嚴盈鋒
摘 要:麥肯錫公司早在2011年就已經預見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并提出:“各個行業和領域都已經被數據滲透了,目前數據已成為非常重要的生產因素。對于大數據的處理和挖掘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它集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畫像,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信息并準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臺在營銷和風控方面有的放矢。本文結合現存實際情況,對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和風險應對進行淺析。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發展;風控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已經基本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在現代社會,我們無論是學習、娛樂還是辦公,互聯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金融發展也逐步實現了信息化與網絡化,時至今日,網絡化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已經成為常見的業務形式。但在新的形式與機遇面前,互聯網金融發展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想要在大數據時代下游刃有余地面對互聯網金融發展所遇到的機遇與風險,則必須要對當前的金融形式有正確的了解與認知,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抓住機遇、規避風險,從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穩定有序發展,并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1]。
一、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與優勢淺析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與電子計算機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也給各行各業的生產帶來了巨大的變革。金融行業一直較為重視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相交常規商業分析手段,大數據可以使業務決策具有前瞻性, 讓企業戰略的制定過程更加理性化,實現生產資源優化分配,依據市場變化迅速調整業務策略,提高用戶體驗,從而獲取更高的利潤。線上互聯網業務成為了常見的業務形式,并且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2]。從數據的獲取、儲存、搜索、共享、分析上來看,都有著一定的優勢。
(一)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數據的全面性
金融行業數據資源豐富,數據應用由來已久。從發展特點和趨勢來看,數字金融以及金融云的快速建設落地奠定了金融大數據的獲取環境和應用基礎,轉換更替了原有的數據獲取的不全面的局面,同時金融數據與其跨領域數據的融合應用不斷強化,金融行業數據的整合,共享和開放正在成為趨勢。大數據時代,讓信息的含量更大、更加的全面,讓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數據更能全面及時有效的被獲取。
(二)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數據的可視化
在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數據有著可視化的優勢。大數據的時代,人工智能,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讓互聯網金融數據,能夠達到可視化的目的。很多數據的搜索都變得更加容易,解決了以往數據獲取困難,調取程序復雜等問題,而且數據在全面性的基礎上,也更加的可視化,能夠呈現簡單的邏輯分析,提供更精準的決策依據。
(三)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數據的便捷性
在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數據有著便捷性的優勢。大數據的時代,無論是數據的獲取,還是數據的搜索、共享及其他方面,互聯網金融數據都有著很大的便捷優勢,轉變了以往搜索困難、共享困難等情況,在互聯網和信息化的基礎上,變得更加的便捷,更容易為金融企業所獲取。
(四)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數據的高效性
在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數據有著高效性的優勢。原有的數據獲取方式,需要進行數據的羅列,再進行數據需求的提報,得到相關的數據,需要經歷一個時間鏈條,有一定的程序性。但是大時代下的互聯網金融數據獲取,有著高效性的優勢,能夠讓企業高效的獲取相關的金融數據,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數據分析。
二、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風險淺析
(一)數據精確性有待提升
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高速發展,數據獲取變得越來越簡單,而數據缺乏了管控,很多情況下的數據缺失精準性。尤其是對數據精準性要求極高的金融數據。所以,在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雖然有著巨大的優勢,但是數據粗略性的風險還是需要進一步的進行管控。
(二)數據安全性有待提升
互聯網高速發展,信息化的手段越來越大,信息共享的程度也越來越大,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二者相互促進,更是促進和提升了信息的獲取及共享渠道,為互聯網金融數據的搜索帶來巨大的便捷性,也為儲存帶來了更高效的途徑。但是,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的進行思考。一是儲存的安全性問題,原有大量數據檔案的紙質化存檔,轉化為現在部分或大部分為電子化、信息化的存檔過程,數據存儲的全面性,存儲過程的安全性,是否會有相關的數據丟失等,都需要進行重點關注;二是信息共享的安全性,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數據,是否能夠安全的存儲,是否會存在有相關人員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獲取本不應查詢的信息等,都需要進行細化和思考。
(三)監管力度有待提升 體系有待健全
“海量數據”,讓數據的監管更是困難,在整體的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體系的健全,有效的提升監管的力度,才能做好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風險防控。涉獵范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管控工作難上加難。沒有行之有效的監管體系、沒有健全的監管制度、沒有專業化的金融管控人才,很難做到有效的風險管控,更難達到必要的風險應對。由此,進一步提示我們,在看到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時,更要看到風險和做好風險的應對,讓經濟更好、更平穩迅速的發展。
三、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風險防控策略淺析
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誕生了大數據,大數據的誕生及商業應用的深化發展,對于市場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該類現狀下關于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與風險,也引起了從業人員及研究人員的重視。如何有效地應用大數據,并且,合理地管控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風險,成為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中主要面臨的問題[3]。
(一)提升數據精準性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繁多復雜,海量數據的引入,讓數據的精準性很難把控。這就要求企業相關部門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要有效的提升數據的精準性,對于數據的選取有初步的甄別(數據清洗),能夠選取有針對性的數據進行數據的初步統計和核算,依托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讓數據的精準程度有效的得到提升,能夠提取到適合企業金融發展的數據,真正助力發展。比如,在數據提取之前,要對數據的提取工作確定相關的提取原則,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進一步的細化篩選,確保數據的精準性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有效提升。提升數據安全性
上文提及在數據的安全性方面有待進一步的進行提升。一方面是數據的存儲安全性,這就要求企業不僅僅是下載數據時要做好內部的要求,上傳數據時也要做好相關的要求,確保數據的存儲安全,這個過程中,也要對數據進行有關的卻準。二是在共享和搜索的過程中,相關的數據是否應該曝露,要做好前期的相關卻準,確保企業數據的安全性,是每一個企業員工應該做的基本工作,也是建立保密意識的根本基礎,要銘記于心。
(二)建立管控體系
有效的防控機制,是做好一切防控工作的基礎,扎實的做好防控工作,是建立管控體系后應該落實的重要工作。作為企業,應該建立有效的管控體系,要對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的數據安全進行整體的把控。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建立健全的組織架構,設置適宜企業發展的制度和流程,并在此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優化。在整體過程中,要做好風險的整體把控,并做好相關的防控預案,能夠及時發現漏洞,即使是在出現漏洞后,也能夠及時的對漏洞進行有效的彌補,做好相關的操作規程設置并不斷的進行優化和完善。
(三)提升監管力度
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飛速發展,提升監管力度,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企業日常的金融管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疏忽,需要內部管控部門的存在,也需要監管部門發揮作用,要及時的做好監管,不斷的提升監管力度,并能夠找準有效的風險防控點位,創新之余有監管,有效的做好相關風險的管控工作。面對機遇,要做好風險的管控。
(四)培育專業化人才
大數據時代無論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開拓,還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風險應對,人才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培育專業化的人才,是大數據時代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一是培育好專業的管理人才,要對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數據,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析,在保持數據全面性的同時,要更好的保證數據的精準性,在良莠不濟的數據之中,要能夠選取到有效的數據,讓更多的有效的數據能夠存在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之中;二是作為企業的管理人才,也更是要做好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和選聘工作,面對“海量的數據”,要選取能夠被使用的有效數據,是一項專業化而復雜化的人才,需要進行有效的必要的甄別,因此,在此過程中,一定要選聘專業化的人才。
除了以上五點,在企業日常管理的過程中,也要做到有效的宣貫和把控,我們都了解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數據的紛繁性和復雜性,卻并不能夠都達到有效的能力進行甄別,但是,我們至少要有進行甄別的意識,并對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整體過程中的數據要有一個初步把控,或初步請求把控的意識,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大數據時代,不斷的助力互聯網金融發展,發揮應有的益處和優勢,做好相應風險把控,并做好相應的應對策略。
綜上所述,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一柄雙刃劍,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也是如此。在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了無限的機遇,也面臨了挑戰。在當今社會,優勢在不斷的彰顯,在有效而充分利用機遇時,我們更要做好基礎風險防控,讓金融發展更好更迅猛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照圓. 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與風險應對措施探討[J]. 現代商貿工業.2019(13):2.
[2] 崔立群. 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與風險應對探析[J]. 時代金融.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