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教育部發布《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用三年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簡稱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罢n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苯逃勘硎荆罨逃虒W改革,把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上,加大學生學習投入,科學“增負”,讓學生體驗“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學習挑戰。
杜絕“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現象
認定范圍包括哪些學科?根據推薦認定辦法,普通本科高校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且設置學分的本科課程均可推薦,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通識課等獨立設置的本科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等。
《意見》稱,要建設一批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課程,一批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課程,以及一批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課程?!皟灮貥嫿虒W內容與課程體系,破除課程千校一面,杜絕必修課因人設課,淘汰‘水課,立起課程建設新標桿?!?/p>
在教學方法上,強化課堂設計,杜絕單純知識傳遞、忽視能力素質培養的現象,杜絕信息技術應用的簡單化、形式化,杜絕“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現象。
對出現師德問題的課程實行一票否決
認定方式上,推薦課程須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還需在教學理念、教學成果、教學設計等多個方面具備實質性創新。
除線上一流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繼續按有關文件實施外,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推薦材料包括申報書、時長10分鐘內的說課視頻(包括教學理念、課程設計、課程實施、改革成效等)和其他佐證材料。
教育部將分年度組織專家對推薦課程進行認定,經公示后向社會發布。對課程團隊成員存在師德師風問題、學術不端問題、五年內出現過重大教學事故,課程內容存在思想性科學性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
教育部稱,將對認定的國家級一流課程實施動態管理,認定為國家級一流課程的課程須繼續建設五年,對于未持續更新完善、出現嚴重質量問題、課程團隊成員出現師德師風等問題的課程,將予以撤銷。
連續三年不上課,教授將被轉出教師系列
《意見》提到,高等學校要嚴格執行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連續三年不承擔本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轉出教師系列。
在10月3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其實不是簡單的教授給本科生上講臺講課,而是讓高校老師明確,第一身份是教師、第一職責是上課,如果不教書、培養學生,就不能屬于教師系列。”
吳巖稱,學生報考一個學校,是因為這個學校有名家、大家、專家。“而一個學生上了四年學都沒見過這些名家、大家、專家,這個學校的職業良心在哪?怎么能夠是一個好學校?”
高等學校有三大基本職能——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但人才培養是第一職責。自從有大學起,大學就要培養人,“教書育人也是一個老師的天職,所以我們要一直抓下去,直到每個教師把教書當成自然而然的工作習慣才可以?!眳菐r說。
摘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