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然
摘 要: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無限通訊技術發展快速,它也推動了金融服務的全面升級,在網上銀行正式推出以后,手機銀行也正式成為了新型金融平臺與支付方式,在互聯網科技大背景的實現了技術上的有效發展突破?;谶@一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本文就深入芻議了手機銀行的基本發展內涵與實際發展情況,詳細介紹其發展優勢,最后提出其未來發展建議。
關鍵詞:手機銀行;互聯網金融;發展內涵;優勢;發展建議
手機銀行是近年來銀行金融領域行業發展的最大創新亮點,它主要基于移動通信終端與銀行數據庫連接實現了多項手機業務功能內容。從技術層面講,手機銀行是打破了傳統技術局限性的,它沒有時間空間限制,可完全通過智能終端APP隨時為客戶辦理各種銀行業務,像炒股、融資、借貸、常規消費等等行為都可實現。而作為金融交易環節上的關鍵一環,它的信息系統與支付終端也非常健全,可為金融創新主流業務發展提供無限可能性。相比較而言,它就是傳統銀行的新時代重要替代品。
一、關于手機銀行
手機銀行(Mobile Banking Service)還被稱之為移動銀行,它主要利用移動通信網絡與終端辦理相關手機銀行產品內容,可為客戶提供不同類目的銀行服務內容。換言之,手機銀行就是當前手機智能終端與銀行業務的結合體,它主要通過手機辦理銀行業務內容。
就手機銀行的基本功能而言,它就包括了常規的銀行賬戶管理、自助轉賬、基金外匯與證券行情查詢、買賣、信用卡管理、手機支付等等內容,這些功能基本涵蓋了傳統銀行中所能承辦的所有業務項目。除此之外,像消費者的常規社會消費、生活消費等等消費類目手機銀行也能滿足??紤]到手機的隨身便攜性,它能夠為消費者體驗移動金融客戶端智能、高效、便利服務的同事也能為消費者帶來一系列實際優惠??傮w來說,手機銀行是可實現隨時隨地事務處理的,它將銀行與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1]。
二、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手機銀行的發展現狀分析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手機銀行的發展進程快速,早在2000年2月中國銀行就與中國移動簽署了聯合開發手機銀行服務協議,同年5月正式在全國26個地區區域展開試點建設推廣,同時中國工商銀行也開通了專門的手機銀行系統,正式拉開了我國手機銀行發展運營的大幕。在當時,手機銀行技術運營模式是基于STK方式(SIM Tool Kit,用戶識別應用發展工具)展開的,模式中用戶利用STK卡替換傳統的SIM卡,但是其換卡成本過高及系統安全性問題堪憂導致市場推廣步履維艱。
在2005年,交通銀行正式推出了國內首款基于WAP技術的手機銀行,其在經過多年發展后銀行功能得以全面豐富,已經從傳統短信模式過渡到功能更為全面的WAP模式。在2006年3月,我國銀監會正式頒布了《電子銀行安全評估指引》,其中就圍繞商業銀行的手機銀行領域業務構建了相應監管體系,這也為后來(2009年)我國推出首個3G版手機銀行創造了有利基礎。
在2010年,央行正式頒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其中主要對手機銀行的市場準入、監督管理制度進行了分析,特別對非金融機構的支付服務行為進行了有效規范。規范中就強調要促進我國手機銀行產業的健康發展,最大限度促進國內手機銀行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截止到目前,我國手機銀行行業在國內已經進進入了全面加速發展階段,2018年末,我國五大銀行的手機銀行用戶規模正式突破8億。就目前來看,中國購買互聯網理財蟾皮你的網民數量規模已經超過1.01億,這一數據相比于2015年底增加了1113萬人,其中網民使用率達到14.3%左右,互聯網理財市場在經過了多年的快速發展后也進入了理財產品發展盛期,它也讓網民形成了良好的線上理財習慣。
總體來說,當前的手機銀行市場龐大且未來發展趨勢被普遍看好,它引來了個各路銀行企業,展開了一系列激烈的競爭過程,更多銀行企業希望通過各種優惠方式手段吸引消費者,例如比較流行的手機銀行注冊費用減免優惠、轉賬優惠、匯款手續優惠或免費等等,各種低價策略吸引廣大消費者紛紛來至,成為了手機銀行的重要客戶。從消費者層面來看,手機銀行的出現為廣大消費者用戶帶來的是更加便捷、高效、實惠、有價值的在線金融服務項目[2]。
三、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的手機銀行發展優勢分析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手機銀行的發展優勢眾多,其中諸多發展優勢非常親民,可為消費者帶來貼心服務內容。具體來說下文分享幾點。
首先,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手機銀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消費思路,傳統銀行排隊問題令消費者困擾,但是在手機銀行出現以后,它所構建的電子繳費渠道幫助消費者解決了這一難題。以中國銀行為例,它就為消費者提供了手機銀行代繳公用事業費服務項目,如果消費者擁有一部WAP上網功能的手機,就能利用手機銀行結合中國銀行長城人民幣電子借記卡辦理手機銀行服務客戶端,通過該客戶端可便捷化繳費過程,利用智能手機上的“代繳費用頁面”輸入賬單條形碼及相應金額,點擊確認后就可快速完成賬單支付過程,相當便捷有效。另外像中行手機銀行還提供了生活繳費項目、電話手機繳費項目等等,且所有繳費情況都可即時查詢。
其次,手機銀行的即時功能性表現突出,可滿足消費者的即時交易需求。如果消費者遭遇銀行座機占線或無法利用計算機進行網上交易時,就可直接開通手機銀行享受智能化移動服務。另外像手機炒股、關注外匯市場變化等等服務性內容也是手機銀行上所重點推介的項目內容。例如股民消費者在了解外匯行情價格后,可直接掛單委托交易,利用手機銀行中的交易委托查詢功能確認交易成功后快速完成整個交易過程,相當快速便捷。
第三,短信遠程操控賬戶是手機銀行智能化遠端服務的一大優勢,它銅鼓哦短信就能提醒用戶實現遠程交流溝通,了解自己的薪水、匯款等財務狀況是否已經及時到賬,同時也能對各種貸款的還款情況進行查詢。銀行方面會快速通過短信主動通知用戶。就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他們的手機銀行服務非常適用于各個廠商及各種型號的手機。配合當前工行所提供的7天24小時全天候服務,可實現對消費者賬戶的自由查詢、轉賬與匯款過程。同時利用電子商務多項功能,也可基于工行手機銀行為用戶提供即時網上消費實時支付服務業務內容。
最后,手機銀行的全程加密保障安全服務是非常到位的,它能夠保證消費者銀行賬戶不受到外部黑客攻擊,整體私密性表現良好且更加安全。目前建行的手機銀行就采用到了通信專線連接內容,從手機終端到銀行端全程采用加密技術,同時也采用到了數字簽名機制,確保消費者手機終端能夠與銀行卡有效綁定,為客戶交易與賬戶資金安全提供保障。
四、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手機銀行的未來發展建議
當前手機銀行發展快速,但其針對用戶消費者的基礎建設還不夠穩固,技術方面也依然具有較大提升空間,結合手機銀行當前的技術安全特性與服務內容,為提高其應用普及率本文也提出了以下3點建議。
首先,應該思考如何提高客戶針對手機銀行的認知與依賴程度。銀行方面應當積極開展相關市場調研與服務推廣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到手機銀行的功能應用優勢,結合多點技術內容實現對手機銀行相關業務資源的合理配置,滿足廣大消費者的線上交易需求。在整個過程中,手機銀行還應該加入交叉營銷模式,強調構建良好的手機銀行服務與客戶關系。例如在2018年,中國銀行就正式發布了升級版手機銀行,新的手機銀行在基礎功能有所增加意外,還同時配合中行APP為消費者提供了包括繳費支付、投資理財、融資還款、跨境金融、國家助學貸款在內的200多項主要金融服務內容,體現出了新版手機銀行較強大的服務功能。
其次,應該考慮如何改進手機銀行的服務技術保障。相比于傳統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的技術優勢更為突出,因為它擁有相對龐大的潛在市場客戶群,所有手機用戶都是它的未來客戶,所以手機銀行必須做好自身安保工作,利用目前已有的SIM卡配合賬戶密碼、指紋、面部識別等等進行多重認證是由必要的。再者在應用功能方面應該良好體現手機銀行的實時性,結合其快速反應速度提高功能應用效率,同時減少諸多不確定因素,為消費者提供高效率、安全便捷的銀行服務內容??傮w而言,當前的手機銀行安全性是廣大消費者群體所最為關注的。所以手機銀行必須在該方面進行深度強化,結合手機銀行安全驗證等等提升安全防護技術。例如國內浦發銀行就在消費者銀行交易行為過程中專門設置了兩道安全網絡,分別利用消費者的登錄密碼、支付密碼兩道密碼保護消費者隱私,同時也融入了動態口令卡密碼,最大限度降低手機被盜以后賬號信息的泄露可能性[3]。
最后,要加強針對手機銀行的金融監管服務,保證監管部門時刻對移動金融領域中的金融監管內容進行監管分析,同時快速制定確立行業標準,有效規范手機銀行的資金安全管理、技術操作與服務標準流程,實現三位一體統一建設,全波移動金融業務服務到位,避免金融風險發生。同時還要構建相對良好的手機銀行業務法律環境,例如可出臺電子簽名制度、客戶隱私保護制度等等,特別突出強調手機銀行智能化管理的法律有效約束過程。
總結:
手機銀行對于當前時代發展陌生也不陌生,陌生就在于它的諸多創新技術依然還未被社會各個行業領域所適應,其中的金融安全管理問題依然較多;不陌生就在于它其中的金融科技技術已經為業界所接納認可并廣受好評。在未來,手機銀行還將打造銀行金融服務領域發展新局面,為更多客戶消費者提供便捷性金融服務內容。
參考文獻:
[1]錢斌.工商銀行手機銀行? 為打造第一個人金融銀行賦能[J].中國信用卡,2019(09):9-13.
[2]朱炎.如何打造好用、客戶愛用的手機銀行[J].中國信用卡,2019(09):29-32.
[3]梁俊茹,馬英軍,車惠萍,海金波,劉慶玉.商業銀行參與互聯網金融競爭模式選擇[J].經濟研究導刊,2019(11):13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