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明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任何階段的學生都要對數學進行學習,無論在升學考試中還是以后生活中,數學都充當著重要角色,因此不容忽視其作用。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大部分學生都覺得數學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也不知道從哪里入手展開對數學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培養;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還沒有得到完全的發展。小學數學偏重于算數問題,都比較簡單,所以學生的思維模式沒有完全打開,只是暫時掌握了簡單的數學算術法。對于初中學習而言,針對課堂知識的學習離不開思維的展開,對數學更深層次的探究離不開思維模式的運轉,因此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才能實現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逐步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漸漸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與推進,要求老師的教學質量有所提升,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完善教學方法。那么,數學老師應該怎樣培養學生形成數學思維,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學習激情高漲呢?
一、設置有趣課堂,調動學生學習樂趣,激發數學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的難度性逐漸增強,一個班集體雖然依然有很多優秀的學生,但也有留級生,留級生在學習中習慣被動學習,他們熟悉書本知識,可以輕輕松松搞定簡單的數學題。一個班級里面學生成績有高低,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對學習沒有激情,情緒低落,不愿意跟身邊同學和老師交流,覺得自己不聰明,自暴自棄的心理比較嚴重。因此,教師更要關注差等生,首先要從賞識入手,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指導幫助。在教學當中,對差等生可以準備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讓他們回答,學生回答正確,會在學習中重新找到自信。對他們的學習安排可以從簡單的基礎知識開始,由簡單到困難,逐步遞進,讓他們獨立思考、思維的能力得到延伸。積極發現差等生在課堂中的閃光點,及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其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逐步形成數學思維,為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數學思維,教師應該使課堂生動化、情景化,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跟學生進行友好互動,設置題目:有同學能用8根火柴組成6個相同的3角形嗎?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展示出相關圖形,對于表現好的學生,老師將會給予獎勵。通過使用這一教學方式,引導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進行學習,不僅提升了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小組學習,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學生在學習中,喜歡相互比較,論成績較高低。因此,教師要利用好這一生理特征,對其進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教學中,設置新穎問題,將學生分成小組來進行回答,可以設置獎懲制度,比如:表現好的小組老師可以發筆記本、作業本、筆等小禮品;表現稍差的小組放學后得留下來鞏固課堂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之中,踴躍說出自己對問題的觀點和想法,積極應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同學與同學之間相互競爭學習,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模式的展開有著較大的積極作用,不僅使課堂充滿樂趣,學生也能真正參與到學習中,感受數學的神奇,進而熱愛數學。
三、結語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學科,學生要學好數學,就要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習慣。因此,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鄧廣會.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
[2]江彬.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03).
[3]楊秀松.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