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春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退耕還林項目也被提上了進程。就當前形勢來看,退耕還林是保證我國邁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然而退耕還林也必然伴隨著對農戶經濟收入的影響。種植和養殖是農村農戶的經濟來源,退耕還林政策要想在農村得到落實,必須制定和實施相關配套的政策,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退耕還林;可持續發展;農村農戶
1? ?退耕還林工程的優點
實施退耕還林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提供了保證,有效提高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對提高空氣質量、改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意義,退耕還林有著諸多的優點[1]。
1.1? ?阻擋風沙,防止水土流失
森林對國家和地區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伴隨著砍伐樹木數量的增多,我國森林環境遭受巨大的破壞,影響了我國的生態環境穩定性,甚至在生態問題嚴重的地區出現了大規模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嚴重現象,對我國的經濟、環境等有較大的影響。沙漠化的背后是風沙的來襲,會影響我國人民的生活環境。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可以有效地解決生態環境質量逐漸變差的問題,起到阻擋風沙、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環境質量的優點。
1.2? ?減少噪聲污染
城市化建設的加快,使城市建設率增高,伴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施工工地機器噪聲等都在間接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長此以往還會對人民的聽力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誘發多種疾病。而退耕還林工程可以有效減少噪聲污染,隨著耕地面積的減少,森林的規模逐漸增大,有效減少了噪聲污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環境。
2? ?退耕還林對農戶的影響
2.1? ?對農戶收入水平的影響
退耕還林意味著許多靠種植和養殖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農戶減少了經濟收入。在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后,隨著種植面積大規模消失,直接影響農戶的經濟收入。退耕還林政策下的農戶,短時間內依靠國家的退耕還林政策大幅度提高了收入,但長期情況下農戶會存在收入的減少。
2.2? ?對農戶農村的生存環境的意義
我國退耕還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態環境,響應可持續發展戰略。退耕還林對提高我國的綠化面積、改善生態環境以及提高自然環境質量有著較大的意義。尤其是改善了水土流失等問題,間接地改善了農戶和農村的生態環境,對農戶的影響具有積極的意義[2]。
3? ?退耕還林的正確政策如何在農村得到落實
3.1? ?宣傳退耕還林的優點
減少耕地面積,就是減少了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戶的經濟來源,退耕還林政策的實行必然伴隨著一些農戶的反對,因為退耕還林政策影響到了農戶的經濟利益。因此,國家和當地政府應宣傳退耕還林的優點,通過宣傳政府的扶持以及退耕還林存在的優點來使農村農戶正確認識到退耕還林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使農戶自發配合國家政策。
3.2? ?實施農戶種植樹木政策
在退耕還林政策下,減少耕地面積,通過林業的種植率,必然需要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因此,國家可以在退耕還林政策下雇傭農戶作為植樹造林的角色,并且由國家政府來給予經濟上的扶持,使農戶為國家工作,為國家植樹。這樣可以有效解決農戶失去經濟來源的問題,減少國家在植樹造林方面的人力投入問題。
3.3? ?制定相關扶持政策
正確建立扶持政策,可以增加農戶對退耕還林政策的配合度。由國家制定扶持政策,根據農戶所貢獻出來的耕地面積,結合農戶家庭的經濟條件來進行不同程度上的扶持,由國家來給予不同的資金,確保農戶有著足夠的經濟來源。扶持政策的完善確立,可以有效提高農戶對國家政策的配合程度,使農戶更加確信支持國家的政策[3]。
隨著近年來退耕還林政策在不同地區實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國家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正確實施方法。國家可以學習國外成功的經驗,通過宣傳退耕還林存在的優點,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提高農戶對國家的信任度和配合度,使政策順利實施[4]。同時大幅度增加我國在該政策下的經濟投入,更好地投入到對農戶的扶持上,早日落實退耕還林政策。
參考文獻:
[ 1 ] 李漢希.退耕還林對農戶可持續生計的影響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13):202.
[ 2 ] 何會平.退耕還林生態工程對農戶可持續生計的影響[J].農業與技術,2019,39(7):78-79.
[ 3 ] 郭學鑫.淺析退耕還林生態對農戶可持續生計的影響[J].南方農業,2019,13(8):59-60.
[ 4 ] 周錫春.淺析退耕還林與當地居民可持續生計的關系[J].中國林副特產,2018(1):95-96.
(收稿日期: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