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虹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極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與學習效率,并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技巧,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良好的合作協調能力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模式來培養。對比傳統課堂教學,教師是課堂主體,而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在學習上嚴重缺乏積極性甚至形成厭學情緒。因此,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給學生交流合作、互相幫助、探索學習、發揮特長的機會。
一、小組合作形式
(一)雙人合作
雙人合作通常指同桌之間的合作,但因為學生人數問題,有時需靈活安排學生結對。如,當班級人數為奇數存在沒有同桌的同學時,可以就近安排三人一組?;蛘甙嗉壌嬖趦蓚€單桌時讓前后兩人為一組討論學習??傊?,雙人合作的好處在于組織簡便靈活,適用于簡單問題的討論。而且,同桌兩人因長期學習生活在一起,對彼此的想法比較熟悉,交流高效,不容易出現討論跑題、閑聊的情況。比如,在學習《俗世奇人》這一篇文章時我提出了兩個文章事件概述的問題:一個是“本文讀來充滿風趣,有些單口相聲的味道。相信同學們都預習過了,文章主要寫了哪兩個人物之間的故事?”另一個是“請以泥人張和海張五之間的交鋒為中心自由朗讀文章。簡要復述故事情節?!痹谕乐g交流完后,選擇幾組回答問題,最后由我幫助他們總結答案。
(二)前后桌合作
前后桌合作是最常見的課堂四人合作形式,應用廣泛。這種合作中,每個同學發表觀點的機會不少,而且不同觀點之間可以互補也可以互相矛盾,有利于培養學生辯證看待問題的思維。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課文中我提出了“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字里行間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作者對三味書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一開始在討論中,學生對作者的情感分析并不全面。大多是你說一個詞,我說一個詞。但漸漸地,他們的討論逐漸豐富起來,最終,學生合理組織語言得出結論。
(三)小組間合作
組間合作是針對一篇長課文而進行的一種合作形式,通過將課文拆分,給不同4人小組同一個任務。將不同小組分為目標相同的一個大組,允許大組間不同小組相互交流借鑒,合作補全問題答案,最終將不同問題的不同答案結合起來得到一個較為完美的結論。這樣就完成了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這種合作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形成較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例如,在學習朱自清《背影》這篇文章時,針對“文章除了寫父親外,還寫了自己的感受,其中寫了自己四次流淚。在課文中找出來,并說說表現了自己什么樣的感情?!痹谶@個問題中,先讓小組合作完成第一小問,再在第二問中將不同的流淚描寫表達的感情分配給不同的大組討論,最后由我總結他們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小組討論學習優缺點分析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不同于以往的“填鴨式教育”一節課沉悶單調的特點,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以其生動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授課效率。它是通過節約時間與提高反饋這兩點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在檢驗課堂背誦或者字詞掌握情況時,布置任務、分工監督簡單兩步就能完成以前可能一個中午才能完成的教學目標。而且不同小組之間的競爭改變了學生拖延的習慣,讓字詞或者背誦情況的檢驗更加簡單方便。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同學間的合作交流不但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通過“共有知識”到“公共知識”的轉化過程,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明白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
過去的教學方式因為課堂主體是教師,學生參與度不高,在課堂中時常有學生走神。有了交流之后,學生成為主體,互相討論基本不再出現上課走神的情況。而且因為不同的想法之間碰撞,學生的思維狀態始終保持活躍,并且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提高。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同學,以及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而言,這都是極大地自我滿足的過程。
(三)提高學生語文學科基本素養
聽、說、讀、寫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基本素養。過去的語文教學重“讀、寫”輕“聽、說”,學生語文素養的教育是缺失的。而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入極大地彌補了這一空缺。小組中每個學生認真傾聽他人觀點,理解每個人表述的區別,同時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一過程中逐漸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傾聽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將得到極大提升,這是其他教學模式所不明顯具備的功能。
(四)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把握文章主旨是每次教學的關鍵,從不同角度多個方面去理解一篇課文有利于學生提煉文章的思想,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引入小組學習后,組員對文章的不同理解的交流使學生獲得了不同的情感體驗?,F代文閱讀中,學生使用小組交流時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的方式,使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通過平時的感悟思考以及思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都得到極大提升。
(五)浮于表面,形式大于內容
有時候,在小組討論的任務布置后,學生便開始講空話。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所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關注課堂紀律以及學生的參與狀態。對于討論問題的選擇以及成員工作的分配,教師要認真思考、參與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學習中,并且熟練運用交流合作這一方法,防止討論學習變成走過場。
(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
引導預習授課前布置預習任務,講清要預習的知識點,并且及時檢查,讓每個學生形成粗略的想法。這樣一來可以避免討論時部分學生邊緣化、參與度不高的情況,二來可以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明確分工,要讓一個小組獲得較高的整體評價,教師要主動引導小組內的分工,引導學生尊重他人意見,對別人的思考成果給予較高的評價,養成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想法。
三、結語
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合理使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授課技巧,關注自身發展,做到教學相長。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