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冬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設計方式的應用現狀,重點介紹了幾種全新的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設計的方法,它不僅能夠克服現有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設計方法的缺點,而且具有操作性強、效果顯著等優點。通過對這幾種全新的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設計方式的應用研究,以期為地鐵的安全運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關鍵詞:地鐵;基地調度;設計思考
1 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的基本特征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每一個行業都需要做出改變,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才能更有能力面對市場上的各種挑戰,否則只會被歷史的洪流淹沒,地鐵行業也不例外。在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設計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整個流程的設計,在這樣的流程安排過程中,相關的負責部門需要對涉及到的業務進行充分的調整,并且平衡每一個業務之間的聯系,除此之外,還需要確保整個地鐵車輛基地調度計劃是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的,對于地鐵車輛基地調度計劃來說,最關鍵的就是地鐵車輛的調整數目和出發時間表,只有將這兩項事情妥善地安排好,整個地鐵車輛調度計劃才能滿足市民的出行要求。
具體的地鐵車輛基地調度計劃流程是:如圖1,相關的負責部門先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規劃地鐵的出行數量和出行時間,并且,這些工作人員還需要按照政府檢察人員的要求完成一些地鐵車輛基地調度計劃的表格,方便后續的檢查。除此之外,在每天的地鐵運行過程中,負責規劃設計的工作人員你也需要密切關注地鐵實際行駛情況,將一些出現偏差的情況記錄下來,并且及時對地鐵的開出時間進行調整,確保所有地鐵的安全運行,然后,在每天地鐵停運的時間內,去尋找引發誤差的一些原因,并且將這些問題記錄下來,留給后續的維修和檢察人員,讓他們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這樣的工作安排,整個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才能滿足所有要求。
2 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的具體設計方式
在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的設計過程中,首先,地鐵的管理系統需要進行更新和調整。如圖2,相關的負責部門需要對地鐵的電子系統平臺進行加密設計,并且保留一定的權限,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地鐵車輛基地調度的計劃安排,并且,也只有這幾位負責的工作人員有權進入系統查看計劃或者更改計劃安排,與此同時,這些計劃安排還需要共享給地鐵的駕駛人員,這樣一來,整個系統的靈活應變形就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地鐵的實際行駛過程中,駕駛人員發現了一些問題,從而導致地鐵延誤,這時,地鐵駕駛員就需要及時將信息傳遞給控制臺,從而更改后續車輛的發車時間,確保安全。其次,檢查人員的管理制度也需要改善。當地鐵車輛的基地調度因為一些物理因素而耽擱時,檢查人員需要在地鐵停運的時間內進行檢查,并且需要在系統中錄入自己的檢查時間和檢查情況。這樣一來,系統就會對檢查的情況進行存檔,如果在后期的運行過程中,地鐵車輛基地調度還是出現類似的情況,相關的管理人員就可以查看記錄,對一些檢查人員進行問責,從而使得整個檢查的制度更加規范。在這樣的基礎上,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的設計也會更加順利。再次,相關的領導人員不能一直按照傳統的思維模式進行工作的安排,需要多多利用互聯網技術,在互聯網的幫助下,一些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在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的設計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進行大數據的收集和整合,這樣一來,工作人員就可以找到最適合的調度方案,并且對于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工作人員也會提前有所了解,還可以對一些發生概率大的問題進行提前規避,從而最大程度上降低對地鐵正常行駛的影響。最后,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的設計也可以根據天氣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尤其是在一些惡劣天氣情況下,比如暴雨、大風、大雪等情況,在這樣的天氣環境下,一些外出的人往往不會選擇地面的交通設施,而會選擇地鐵,以此來減少惡劣天氣對自己造成的不良影響,這樣一來,地鐵的調度安排計劃就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可以適當增加地鐵運行的數量,并且縮短每班地鐵之間的時間差,如此,地鐵就可以滿足突然增加的客流量。更重要的是,如果地鐵系統可以和天氣監測部門聯合,互聯網技術就可以根據預測的天氣情況對調度模式的設計人員進行提醒,從而達到智能化的一個程度,在物聯網技術的協助下,整個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也會更加完善和人性化。上述的幾種方式都是非常可行的,都會對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的設計產生積極的影響。
3 總結
總而言之,目前的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設計方式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相關的負責部門需要盡快找到解決的方式,以此來改善地鐵車輛的基地調度模式。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相關的負責人員需要及時在系統中做好記錄,并且熟悉一些突發情況的應對,還需要根據客流量及時進行調整,這樣一來,整個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才會發揮出最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姜春陽.天津地鐵車輛基地調度模式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06).
[2]王孔明,李芾.杭州地鐵1號線七堡車輛基地調度橫式設計[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3,16(03):121-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