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車聯網概念引申自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根據行業背景不同,對車聯網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本文介紹了一種以車聯網為基礎,為救援部門、駕駛人員提供智能動態信息服務,旨在解決城市急救時遇到的交通堵塞問題,為救援部門的急救工作、城市居民的乘車出行提供便利的軟件系統。該系統實現了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絡,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系統領域的典型應用。
關鍵詞:車聯網;道路救援;車輛定位
1 引言
隨著各大城市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的推進,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也在不斷完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汽車成為了公司外出辦公以及家庭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城市交通系統作為公共建設性項目其使用年限較長,同時涉及城市建設問題道路交通網絡不易產生變化。以北京市為例,2017年末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590.9萬輛,同時還要接受外地及北京周邊機動車進京。即使在平時道路上的汽車依然有著極高的數量,在特殊路段也存在著道路擁擠的現象。當救護車與消防車行駛到擁堵路段時,傳統的方式只有鳴笛和警笛兩種方式,但在擁堵的路段上僅僅憑借著此方式即使其他車主有意避讓也會因路況復雜無法有效提供救援通道。
基于以上情況,以盡可能避免急救車輛在道路以及擁擠路段消耗時間,為患者和報警人爭取更多的生命機會為根本目的,擬建立一套以車聯網為基礎的道路交通及應急救援系統。該系統以車聯網為基礎,但與傳統車聯網不同,本套系統主要進行車輛位置信息聯網,定位車輛位置以及行駛狀態。其次系統的主要功能為提前預報救護車以及其他救援車輛通過信息。
2 市場前景
2.1 行業市場分析
當前道路救援服務在中國市場仍處于空白階段,市場上存在的道路救援服務大多數是為車主提供服務,解決車主的車輛故障問題,如拖車牽引、更換輪胎、緊急加油等,尚未出現為救援部門提供交通便捷服務的產品,且一般救援問題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一直備受矚目,相信該產品上市后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2 用戶市場分析
該軟件的服務對象為救援部門及駕駛人員,可以同時為雙方提供便利。從救援部門方面來說,可以提高救援效率;從駕駛人員方面來說,可以提前知道險情發生地點,避免堵車。因此具有較大的用戶市場。
2.3 行業競爭分析
就當前市場來看,尚未出現此類產品,因此軟件上市初期遇到的競爭比較小,但不排除本軟件上市后,會有其他軟件搶占市場的局面。因此考慮積累客戶資源,接收客戶反饋建議,并且根據客戶需求不斷優化軟件,增強自身的優越性與競爭力。
3 系統介紹
3.1 急救中心以及警方客戶端
(1)急救車輛道路規劃:急救車輛司機可通過本項目用戶產品查詢路況信息,本項目可通過與交通部門或其他導航軟件合作獲取路況信息,同時本項目產品還會為急救車輛司機規劃多條快捷路線供司機選擇,并且司機也可自行設定路線。通過GPS導航系統為司機進行導航,確保司機不會因路線問題耽誤時間。
(2)急救通知系統:在急救車輛司機選定路線后,本項目后臺系統將根據急救車輛司機所選路線定位所有在該路線上的其他普通用戶的APP,并且發送給目標用戶緊急通知,告知該路段將有救援車輛通過,注意避讓,再配合普通車輛用戶為救援車輛開辟救援通道,縮減道路時間,提高救援成功率。
3.2 民用客戶端
(1)導航系統:為推廣該項目的使用,產品民用客戶端擁有導航功能,應用GPS導航系統和與交通部門合作為用戶提供導航服務以及路況信息。
(2)快捷求助功能:當意外發生時,用戶可以通過本項目客戶端快捷報警和請求急救服務,本項目客戶端會撥打110,120,119,隨后警方或急救中心將定位用戶位置,簡化了用戶描述事發位置的過程,同時解決了當用戶在陌生環境中報位不準確的問題。
3.3 基本工作形式
產品基本的工作形式為當急救中心接到報警派出救護車后,救護車司機可通過本項目APP了解路況信息,同時本項目APP會為救護車司機提供多種快捷路線選擇,在司機確定路線后本項目APP將通過車聯網定位系統定位在此路線上的所有用戶車輛,向用戶APP上發送通知,通知其有救護車即將通過注意避讓,能夠讓在道路上的其余車主即使注意并得知救護車路線,能夠提前為救護車提供安全快速的救援通道。
4 結束語
本套系統解決了救護車輛(救護車、消防車)在急救途中面臨道路堵車,耽誤救援時間的問題,同時提前告知道路司機險情,以便駕駛人員提前選擇變更道路,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匯入車流,造成交通堵塞,為自己的出行及救援帶來不便。構建“救援部門+駕駛人員”信息一體化交流平臺,為救護部門以及駕駛人員提供信息服務,達到“及時救援、便捷交通”的目的。本產品的出現是必要的,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此類產品具有較大的用戶市場,相信該系統在上市后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陳獻周.車聯網技術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02):240-241.
[2]榮建,汪坤,邵娟.2017年北京市城市路網交通運行特征分析[J].交通工程,19(01):81-82.
[3]陳榮章,張吉.國內汽車道路救援發展模式研究[J].上海汽車,2013(04):58-62.
[4]王新泉,肖建蘭,王明賢.我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現狀的分析[J].中原工學院學報,2005,16(05):22-25.
[5]綦振祿,焦勝才.基于北斗二代模塊的車輛定位報警器設計[J].中國安全防范認證(02):64-67.
[6]劉敏.GPS車輛報警定位監控系統的開發與實現[J].科協論壇(下半月),(08):81.
作者簡介:閆澤昊(1999-),男,河北河間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計量及微電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