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趨勢是類型越來越多的英語課逐步代替過去單一的英語基礎課。其中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作為選修課或者大二部分專業的必修課,正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筆者多工作的學院的重點專業都是機械和電氣類,本論文通過對本學院17級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以期得出學生對ESP課程的態度和期望,最終目的是讓本校的英語教師應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專業自主化發展道路。
【關鍵詞】ESP課程;需求分析;問卷調查;發展道路
【作者簡介】廖琦,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青年骨干教師科研計劃項目,項目編號為:2017QN18。
一、引言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ESP研究在中國的萌芽階段,當時的研究主要是對國外ESP發展的介紹,在國外ESP研究成果中,關于師生關系的分析也是重要的一部分,ESP的學生通常需要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以及相關的專業知識,他們學習ESP課程就是期望能通過此課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以及職業發展能力。然后教授ESP課程的教師絕大部分是英語教師,在語言能力上比學生優秀很多,但是在專業知識方面卻弱于學生,導致很多教師產生了畏難情緒,尤其是本校的女教師,由于本校的優勢課程集中在機械和電力方面,所以ESP的教學也集中在這兩方面,因此在ESP課堂中學生真正想學的是什么,課堂中師生的角色如何定位等問題就值得我們去深思。課程的開設是因為社會、個人、團體、機構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對這門課產生了需求,需要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來完成特定的任務和達到一定的目標,所以課程的設計者和授課者必須了解這些需求是什么,并且需要對這些需求仔細的分析,才能尋找到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所要達到的目標,這就是需求分析存在的意義所在。需求分析回答了“學生為什么要學習英語”這個問題。本文通過對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17級飛機機電維修與應用專業84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旨在獲得學生學習飛機維修英語的目的和動機,進一步得出為了適應學生的需求,本校的英語教師應該怎樣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專業自主化發展道路。
二、大學英語學生需求分析
ESP教學和課程開展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來制定相關的計劃,教材和教學方法。一般情況下學習ESP課程的學生英語水平都比一般學生高,學生的來源都是在校大學生而非國外ESP教學的職場人士,所以中國的ESP學習者就會呈現出不同于國外學習者的一些特征:
1.盲目性。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盲目性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需求有一定的脫節,有些學生甚至不理解為什么要在大學開始英語課程,在歐倩(2013)的調查中顯示:23%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或者“無所謂”是否開設英語課程。學生對社會需求的不了解導致的這種情況越演越烈,畢業后就業時的焦慮感也會增加。
2.個性化。進入大學階段的同學絕大部分已經是成年人了,相比小學初中時的任務型學習,該階段的同學在學習英語課程方面也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和需求,逐漸形成了自主意識。有的同學只是為了完成大學的學習任務才學習英語這門必修課的,有些同學是為了到英語相關的崗位就業而學習英語,而有些同學是為了到國外深造而學習。學生的動機和需求不同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歐倩(2013)的調查報告顯示,湖南三所職業學院共300名學生中,74%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增加以后就業的籌碼。
三、研究設計
1.調查對象。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17級飛機機電維修與應用專業的同學,共計95名,收回有效問卷84份。17級的同學目前正在進行大學二年級課程的學習,恰好開設了《飛機設備維修英語》這門課。
2.研究方法。運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為了便于調查,也為了調查的高效性,問卷中的19個問題全部用中文表述,全部用選擇的方式進行。學生在每個問題后選擇數字, 其中所述情況與我1=幾乎完全不符合, 2=基本不符合,3=有點符合,4=基本符合,5=幾乎完全符合,
3.問卷問題研究方向:(1)ESP學習的動機和態度;(2)ESP的學習目標;(3)ESP教材;(4)ESP教師和教學方法。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ESP學習的動機和態度。在ESP學習動機和態度方面,46.7%的同學的主要動機都是將來工作上的需要而不是通過學校的考試,對英語感興趣和很樂意去學習英語的同學分別只占了14.2%和29.7%的比例,只有23.8的同學有足夠的信心學好這門課。在實際應用方面,38%的同學都認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很有必要和很有用,只有23.6的同學認為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要求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結合在一起教學。
2.ESP學習的目標。在學習目標方面,35.7%的同學希望通過學習課程能用英語交流專業信息,40.4%的同學十分想通過學習本課程看懂英文的專業資料。
3.ESP教材。在ESP教材的選用上,42.8的同學認為教材對這門課十分重要,38%的同學認為教材內容應與將來所從事的職業相關。
4.ESP教師和教學方法。在ESP教師和教學方法上,23.8%的同學十分認同課上應該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只有13%的同學認為授課語言應該以英語為主。
五、結論
1.作為本校第一屆飛機維修類專業,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有接近一半的同學學習專門用途英語的目標就是因為工作需要,問卷中還反映了一個問題,由于部分同學的學習動機主要是為了考試和工作,所以在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上就有所缺乏,如何開發出使學生感興趣的教材就是我們ESP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之一。
2.飛機維修專業將來的就業方向比較明確,所以大家對聽和說這兩項技能不是特別看重,反而注重讀和譯,這就需要我們ESP教師更深入地去了解對口工作單位的需求,應該根據市場和工作的要求來修訂教材和改變教學方法。
3.大部分學生都覺得好的教材對于學習有促進作用,作為ESP教師應該時刻掌握時事動態,把握市場發展規律,與時俱進地選用合適的教材,在適當的時候還應該開發適合于本校學生水平以及就業需求的教材。
4.在教學方法上,由于ESP教學的內容大多以理論為主,所以趣味性可能差點,這就對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上課的時候如何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英文和中文所占的比例為多少教學效果最好,很多問題就值得整個外語教研室,甚至是教授ESP課程的專業教師來一起探討。
綜上所述,在課程建設方面,選用符合目前市場需求、就業需求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我們選擇教材的重要考慮因素,盡量選用使用成熟的教材,多種教材結合教學;在教學語言上,由于本校是高職高專類學校,生源的考試成績相對較差,所以在開始階段還是應該采取先讓同學上好基礎理論,后期再開展ESP教學,在教學中還是應該循序漸進的提高英文語言的授課比例。本文由于調查樣本較少,只固定了一個專業的同學進行調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還應該擴大樣本的范圍,以及加上對ESP教師和英語教師的訪談,進一步了解教師的感受,結合兩者的需求和看法來尋求一條合適的ESP教師專業化自主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蔡基剛.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學 ESP 課程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 2012(3):47-50.
[3]歐倩.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職軟件外包英語課程建構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14):148-150.
[4]王麗娟.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問題和策略探討[J].外語界,2016 (06):57-63.
[5]楊慧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三)[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6]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7]楊慧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三)[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8]魏曉紅.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具備的素質.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三)[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