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穎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讓閱讀成為學生感悟生活、情感的主要工具,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啟發學生大膽想象,讓閱讀成為啟迪學生思維的“活水”,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發展。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一篇優秀的文章,不僅僅是“只言片語”的感悟,而是一種整體的理解和品位,然而現在的小學生在語文閱讀理解方面出現了“喜歡、表面化閱讀”的情況,這將嚴重影響其閱讀感悟。學生只是流于形式的讀,不去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老師的講與他們的學脫節。這一現象引起我的深思,教師應改變學生的學法,讓閱讀成為學生學習寫作的引路人,讓他們在學中有所體會,有所收獲。下面談一下我自己的見解,以讀促寫。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本質上仍未能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呈現出死板教條式的閱讀教學方法,這顯然與新課改要求不符,無法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不但要教會學生閱讀,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閱讀方法,觀察生活,進行大膽創作。現針對自己感悟的兩點閱讀教學問題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重技巧而輕感悟
在教育改革下,大多數的小學語文教師為了快速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重視閱讀技巧的培養,但現在科技發達的情況下,學生只喜歡那些吸引眼球的游戲,而不喜歡讀書,因此老師不得不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進而忽略情感體驗能力的培養,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有些教師給學生總結了提取關鍵詞句理解文章中心的若干技巧和方法,這對于一部分學困生來說,這種技巧是遠遠不夠的,他們根本體會讀的技巧,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習閱讀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片面化教學導致片面化理解
教師的教學是針對全體學生設計的方法,但部分學生對閱讀學習總會表現出吃得不夠透徹的一面,因此老師重視文章的某一段、某一句或是某一個關鍵詞讓學生理解文章是不全面的,尤其是對學困生來說是一件難事,關鍵詞句的補充作用有時會影響學生的整體感悟,學生對教師教給的這句話,理解的不全面,上下句的聯系也掌握好,對文章整體理解更是不夠透徹。因此導致閱讀教學成為教學中最頭痛的事,那如何改變現狀,讓學生喜歡閱讀?發散思維,更好地對文章的理解?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發散思維,啟發想象
現在的學生喜歡新鮮的事物,只要能在要堂中讓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他們就會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然而對文章的學習,我們就要花點小心思去研究教材,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與文中的作者一起去享受生活,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秉持“人本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感悟,這樣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
(一)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自主性是前提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興趣,就會自主的進行閱讀,這是培養其閱讀思維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日常教學中,我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讀,讓他們認識到閱讀樂趣,然后讓他們發表對文所寫內容的感悟,即使不完整或不正確也不批評學生所發表的觀點,時間長了,學生就能喜歡閱讀,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
(二)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感悟
1.從文本整體出發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圖
學習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是我們學習課文的主要目的,我們的教是為了讓他們在學中體會情感及寫作方法,只有做好這兩件事,學生才能從閱讀中學會寫作的方法,才能喜歡閱讀。
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中,老師的意圖并不是教北京的春節是怎么過的,而是在于學生從北京的春節體會我們的傳統習俗,并結合我們的生活感受人們對春節的重視,以及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整篇文章從人們的活動體會過春節的那種喜悅氣氛,通過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并結合自己的生活,說說我們的春節是怎么過的,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發散,更好地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
2.引導學生交流,體會關鍵詞句的同時要照應到文本的其他內容
學生在課上的立交流學習也是培養發散思維的一種方式,引導他們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文章情感的同時,要注重讓他們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結合文本情節的發展主線,體會關鍵詞句與文本的其他內容的關聯之處,這樣就會激發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在學習中又得以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學習《為人民服務》一課中,文本中提到“人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如果僅從這句話來分析,那學生一定會覺得張思德同志的死很重要,并不能真正體會到毛主席寫這篇演講稿時,一是悼念張思德同志,另外一層意思還要讓全黨全軍團結起來,在困難面前要戰勝困難,一起為解放事業而努力。這樣才做到兼顧關鍵詞及整體的聯系,讓學生真正感悟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要基于整體文本感悟
寫作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難事,所以學習作者的寫作法很重要,我們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本只是一個側面,重點是學習作者所要表達的方法與思想。所以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文本全局進行分析,把所有情節、人物有機的串聯在一起,從而正確的感悟文本的中心思想,體會寫作法。這對于學困生來說,也是學習閱讀的重要方法之一。
4.注重知行合一,結合生活經驗感悟生活
“學無止境”這對于每一個來說的,在生活中總是要學習的,對于閱讀教學也是如此。我們要在不斷的學習中去教學生的學習閱讀,從學中感悟生活,從生活中感悟作者的表達思想。即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知行合一,要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去體會文章中的生活道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增強學生的文本感悟能力。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要想學好文本的思想,就要敢于大膽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讓他們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只有這樣做,學生才能從文本中學習方法,進而抓住生活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學生的發散思維,想象能力才能得以提高。當然,上述分析只是我個人的淺見,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吳曉嵐.發散思維 ?啟發想象——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的思考與體會[J].內蒙古教育,2013(6):75-76.
[2]季艷梅.啟迪想象,走進童話——小學童話閱讀教學中想象能力的培養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1).
[3]檀婷婷.以生為本視角下的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