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慶
摘 要:配網的安全、高效運行以及供電可靠性的提升,能夠改善用戶的用電體驗,同時為供電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電能是當前社會各領域生產工作不可獲取的重要能源,隨著用電量的逐漸提升,對于配網的運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電企業應該致力于安全管理工作,同時應用供電可靠性技術,滿足人們的個性化用電需求,為現代化進程注入強勁的動力。本文將對配網運行安全管理與供電可靠性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供電企業配網運行安全管理與供電可靠性技術應用策略,促進電力系統性能的優化。
關鍵詞:供電企業;配網運行;安全管理;供電可靠性
在電力系統當中,配網是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其運行狀況會與整個系統的運行質量產生直接關聯,因此受到供電企業的高度關注。電力輸送的過程中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了人為因素、自然環境因素和配網自身因素等等,因此難免會出現故障問題。在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當中,對于配網的運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安全管理方法與供電可靠性技術呈現出一定的弊端,難以符合當前配網運行實際需求。尤其是隨著電力市場的逐漸開放,供電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也在加劇,只有保障配網運行的安全性,同時促進供電可靠性的提升,才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應該從運行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與技術措施。
一、配網運行安全管理與供電可靠性存在的問題
在城市化進程當中,配網結構呈現出一定的問題,必須對其進行重新規劃設計,以滿足社會用電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對實際情況的深入分析,在規劃設計中存在混亂問題,與城市規劃存在不協調的現象。兩者之間存在的矛盾,會導致供電企業的成本投入升高,不利于其可持續發展。在建設智能電網的過程中,也需要從配網結構的優化入手,提升運行安全性【1】。由于供電系統的復雜程度升高,在建設中需要應用較多的電纜線路,由于缺乏合理的布設標準,使得配網運行的安全隱患增多。分區域管理理念的缺失,會由于某一區域的故障而造成大面積的電力事故。很多電力設備都是連續運行,長此以往會出現老化問題,在巡檢中未能對其老化程度進行分析以采取維修和更換措施,也會導致在超負荷運行當中發生故障。此外,運行安全管理涉及的內容較為繁雜,但是管理體系不夠健全,使得工作中存在諸多盲點,落后的管理手段難以適應新時期工作要求。
二、供電企業配網運行安全管理與供電可靠性技術措施
(一)優化配網結構
配網結構規劃,是當前城市規劃的重點與難點,應該深入分析當前城市配電網結構與布局狀況,促進其進一步優化。明確城市的未來發展要求及用電實際需求,做好科學化預測工作,保障在配網結構中具有較大的升級改造空間,滿足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供電企業應該確保配電站數量的合理性,滿足居民正常用電的同時,防止出現資源浪費的問題,實現對管理區域的有效覆蓋【2】。對覆蓋盲區和交叉重疊問題加以重點關注,促進供電穩定性的提升,實現對供電站數量的合理控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型配電設備在配網運行中得到應用,應該通過技術與設備引進的方式,增強整體管理水平。先進的配電設備,也能夠實現對維護成本的控制,延長其使用壽命。
(二)配網檢修維護
為了能夠保障配網的安全運行,促進其供電可靠性的提升,還應該加強對配網的檢修維護。如前所述,在配網運行中受到的影響因素眾多,這也給檢修維護人員帶來了較大的困難。應該對各類問題及影響因素進行分類匯總,促進設備故障率的降低,保障其具有良好的性能,防止重大電力事故的發生。尤其是先進檢測設備的應用,能夠實現對系統設備的在線實時診斷,及時發現其運行中的異常參數,并與正常狀態參數進行對比分析,及時定位并診斷故障【3】。這不僅能夠保障評估的客觀性與科學性,而且能夠實現對故障的提前預防,防止對電力生產的連續性造成影響。應該以實際工作情況為出發點,制定合理的巡檢計劃周期,明確各部門與人員的職責,增強檢查的全面性和細致化。對檢測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自動化檢測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減輕人力負擔、降低成本投入,而且可以保障數據獲取的精確性。
(三)配網資料管理
在配網運行過程當中,會有諸多的資料文件產生,以其為依據實施電網安全運行管理,也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內容。在大數據時代當中,電力生產中的數據量呈指數形式增長,對于資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也要求較高。在日常工作當中,應該重視對資料的及時收集和整理,滿足配網運行與維護的工作需求。歸檔處理技術文件和相關資料,并根據供電企業的發展情況對其進行更新,為項目決策審批提供依據。尤其是在設備的更新和改造當中,線路接線圖要避免出現錯誤,這是在電網調度中的關鍵資料。在傳統模式下,配網資料管理常常采用人工的方式,難免會出現較多的疏漏與錯誤【4】。在信息化時代當中,配網資料管理也應該加強信息化建設,以提升資料收集、整理、保存和調用的高效性與數據信息的精確性。尤其是在智能電網的發展當中,這也是降低人力負擔、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途徑。
(四)完善管理體系
配網運行安全管理不僅涉及到管理領域,而且也與技術領域密切相關。為了能夠對系統設備與線路的運行狀況進行監督,應該促進配網運行監控體系的構建,加強計算機集控技術、智能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和現場總線技術的綜合運用【5】。設備的運行參數,應該實時反映給技術人員,促進設備線路運行狀態曲線的構建,以直觀化的形式了解其運行現狀及未來變化趨勢。這不僅能夠實現對設備線路的及時優化,而且能夠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故障隱患引起的重大電力事故。
(五)提升人員素養
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素養,也會對配網的運行狀況產生直接影響,尤其是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在配網中的應用,必須加強其知識體系與技能的更新。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制定針對性專業培訓技術,明確各類設備的運維與操作方法,防止由于操作不規范引起的安全問題【6】。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通過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構建v,明確不同崗位人員的職責,防止責任不清引起的混亂問題。加強安全知識宣傳教育,使其能夠掌握事故的緊急處理措施,降低由于意外事故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
結語
保障配網運行的安全性,促進供電可靠性的提升,能夠促進社會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轉,滿足經濟高速發展的需求。在配網運行安全管理當中,由于存在設備老化、結構不合理和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使得配網運行中存在諸多隱患,這也是引發電力事故的主要因素。為此,應該通過優化配網結構、配網檢修維護、配網資料管理、完善管理體系和提升人員素養等途徑,增強安全管理的實效性,防止人們的用電安全受到威脅。
參考文獻
[1]陳楚英.供電企業配網運行安全管理與供電可靠性技術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3):87.
[2]郭志盛.電力系統供電可靠性的提升途徑探討[J].通訊世界,2019,26(05):211-212.
[3]蔣瑩.配網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對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影響探討[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07):259-260+262.
[4]劉金濤.供電企業配網運行安全管理與供電可靠性技術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4):202.
[5]湯國榮.配網運行安全管理與供電可靠性技術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9):189.
[6]李偉成.如何提高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的技術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15(0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