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瓊
摘 要:迄今為止,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很高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是每一個教師和家長都憧憬的事情,提高學生的成績是每個家長和教師關注并且期待的一個目標任務,這個任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而帶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又是每一位教師都在費盡心力做的事情。通過長時間的教學與實踐,不少教師發現在課堂上開展討論教學模式上課會更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會更加有效的加入教師本節課講授的教學內容之中,并且會與其同學積極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在同學之間的探討過程中,他們可以多方面了解與見識知識內容,集思廣益,讓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有一個更深度的理解和記憶。
關鍵詞:課堂討論;初中歷史;活躍氣氛;加強記憶;引導思考
這種探討式教學模式同樣可以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上來,歷史本是一個有趣的科目,可以讓我們了解許多以前發生的一些小故事,了解中國的發展史,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了解我們的祖先......如果單調的記憶歷史書上為我們羅列的一些知識點,或許對于學生來說感受不到它的有趣與魅力,甚至帶來反感與不屑,這樣是不會讓學生對歷史有較高的學習興趣的,故而也不會讓學生在歷史科目上有所作為,取得較好成績。而在討論化模式中上課使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積極性,還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講解補充歷史故事與知識的一個過程,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相互學習,見賢思齊焉,彌補自己的不足,增強團隊學習意識。再者,這種討論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v在三個方面發揮作用:活躍課堂氣氛,加強知識記憶,引導深度思考。
一、活躍課堂氣氛
根據調查實踐證明,一節生機勃勃的課堂遠比一個死氣沉沉的課堂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讓學生可以更有效率的進行本節課的學習,那么活躍課堂氣氛應該是每一節課都應該有的一部分,然而討論教學模式就可以很大的程度上來解決這一個問題,讓學生在高度興奮狀態來進行思考與學習,讓他們對知識有一個更深度的理解與認識,對內容充滿興趣,學到精髓,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多開展組織討論活動來實現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第一課"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一課的時候,里邊會介紹我們學到的早期原始人類,比如我國已知境內最早人類元謀人,后來發現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學生一般都會對自己的祖先有很大的興趣去了解學習,所以這個時候教師去有效發配一些課堂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學生會滔滔不絕的向同學們講著自己所認識與想象的原始人,還會有很大的興趣去跟同學分享自己所見到的書上關于早期人類的一些知識與生活習慣,比如說最早的人類是沒有發現火的,他們都是吃生肉一類,他們用樹葉做衣服,等等。活躍課堂氣氛是討論教學模式的重要目的所在。
二、加強知識記憶
我們都會明白這個道理,經歷過,討論過,我們才會有更深刻的記憶,而如果只是聽聽說說,那些僅僅只是短暫的記憶。這句話同樣適用在學習上,只有我們與別人探討了,參與了本節課的課堂內容,才會對這一課的學習有著更深刻的記憶與印象。在討論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別人對本課的認識,還會在無意識活者潛意識中學習到其他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與見解,所以在討論化教學模式中,我們還可以學習怎樣去加強知識記憶。
例如,在學生學習"原始農耕生活"一課的時候,這一節課會涉及“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會去了解他們的農耕經濟與農耕生活,去了解與認識他們對于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這些概念對于我們都是相對來說比較陌生的,死記硬背是不會有太深的學習記憶的,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抽取更多的關于討論學習的時間,讓同學之間互相講解自己對這一課的認識與學習,講出他們自己對本節課核心知識的認識,這樣他們就會在自己的講解中更深一步的記憶,還會在其他學生的講解下更進一步補充與完善自己的系統知識。
三、引導深度思考
古人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是學習的關鍵所在,如果一個人想學習好,成績好,就是要不斷思考。討論的過程便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因為在你給別人講解自己的觀點的時候,你會很多思考,判斷自己的內容是否正確,思考怎樣可以對小組成員更深刻的貫徹自己的思想;同樣在其他人的講話過程中,你仍然會思考他講的內容的可靠性與合理性,思考他的內容是否會偏離主題,思考本節課的核心所在。
例如,在學生學習“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一課的時候,這是關于國家興亡的一課,講述了夏、商、西周的更替,這一課會涉及很多的時間和事件,學習這一課是讓學生明白關于國家興亡的一些道理,同時還會告誡學生一些事情,這一課的學習也是讓學生認識到人民群眾同樣能夠去通過一些方法或者手段去達到目標,也教導我們去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當然,這些問題不應該是教師一講而過的,更多的是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達到的一些共同理念與思想覺悟,討論教學是這種引導學習知識的方法策略。
討論教學模式確確實實在教師的授課與學生的學習上有著很大的幫助,它不僅可以讓教師減少一些講解與壓力讓學生自由討論,還可以讓學生培養團隊思考協作精神,收獲自己講解知識的技能。在豐富有趣的歷史課堂上進行著討論化模式教學,更能有效發揮課堂討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碧金.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方法的探究[J].華夏教師,2015(11)
[2]周建吉.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設與運用[J].科技視界,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