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佩明
摘 要:自1985年價值鏈理論形成以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其內容不斷地被豐富。已廣泛應用于企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輔助服務等方面的資金管理優化與成本預算控制。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建筑行業競爭漸趨激烈,對生產成本控制措施的優化與精細核算,已經成企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而進行探討的重要內容。面對建筑企業運營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價值鏈理論的在建筑企業成本控制方面的應用已經成為研究熱點。
關鍵詞:價值鏈理論;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價值鏈理論的發展起步于美國20世紀80年代,它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企業概念,其基本理論指出企業的本質是對某種產品從創造到供應市場需求整個過程中人們參與的所有與資金流通相關的活動集合。基于價值鏈理論的企業運營成本控制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產生的新興概念,國內對相關理論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建筑領域,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優化策略的探索是研究價值鏈理論如何在企業成本控制當中進行科學應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價值鏈理論的深入理解依據相關文獻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價值鏈理論視角下,實現建筑施工企業對成本管理進行優化的一些應用策略,并從實際角度出發列舉了部分實施方案。
一、建筑施工企業價值鏈分析
建筑施工企業的價值鏈分析應當包括其對外市場產業鏈、對內行業競爭與企業項目生產資本投入的價值鏈關系等方面。明確各個環節的價值鏈內容、構成方式與連鎖機制是提升建筑施工企業實現成本管理優化的必要條件。
(一)市場環境分析
建筑施工企業的運營與外部市場規模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任何企業都不可能脫離龐大的市場經濟體系而獨立存在。建筑企業與不同領域的企業之問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在施工的整個階段對市場環境價值鏈的調研包括以下內容。1.建筑項目在設計之初對地區經濟水平進行橫向比對,判斷市場需求的冷熱程度以分析項目設計的市場實用性,價值回報率。2.項目在施工之時對建材供應源的價值精確核算,分析如何在供求鏈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應。項目在施工結束并投入市場后,合理評估用戶需求力,制定合理銷售價值,提升成本回收率。建筑企業是市場經濟結構中眾多組成環節的一部分,應用價值鏈理論進行成本管理優化控制要求企業明確整個市場價值鏈系統中自身的生存位置,構建以企業項目為核心的區域價值鏈,形成一個合理的外部價值系統。
(二)行業內部競爭
建筑企業數量龐大,其施工的能力,企業的規模也存在較大區別。行業內部競爭非常激烈。對于建筑企業而言如何爭取自身在激烈的行業內部競爭中的生存空問,從而構建以自身為核心的價值鏈,提升經濟效益,優化控制經營成本是必須重視的內容。建筑企業之問的競爭機制具有復雜性、廣泛性特點,其價值鏈存在錯綜復雜的交集。可以對部分內容進行大致分類:第一,招標競爭是建筑企業必然存在的競爭環節,企業在對項目可行性、項目價值度、項目建設難度、進行成本核算,根據企業自身實力擬構價值鏈,應用理論分析得出合理競標資金投入上限,是否滿足企業利益最大化條件。第二,經營手段是建設項目完成后依據價值鏈理論對企業經濟利益獲取能力進行客觀評價的成果,企業參照地方經濟實際情況、產品需求量、建筑企業價格對標形式完成對價值鏈的構建,在科學合理的指導方針下制定產品價格。第三,施工成本優化控制是建筑企業之間良性競爭作用的結果,建材市場價格的穩定取決于建筑企業之間協同合作的機制,在施工材料施工人力的資金投入中,企業在遵從基本市場規律的前提下統一投入比例防止建材企業哄抬產品價格以穩定地產市場的正常運行,保證在企業價值鏈中建造環節成本的控制失調帶來整體建設成本的增加。
二、價值鏈理論應用于成本控制的原則
(一)細化管理
建筑企業的構成部門包括很多,從企業核心管理部門到項目管理部門再到現場施工部門,企業在項目建造過程中價值鏈成本貫穿于整個工程階段,在維持價值鏈體系時,需要穩定各級別各部門的運作,細化各部分的管理工作,堅決執行企業總部下發的各項工作指導內容,對施工過程的管理嚴格要求,杜絕因管理層面出現問題而導致的額外的增加。堅持管理細化原作是保證成本控制優化的保障。
(二)細化工作
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產生成本的主要來源是建筑資源的消耗,建立健全生產建材使用的管理制度是控制施工成本增加的必要條件,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對每個階段建材的購入、使用、質量進行詳細核實與記錄,防止因生產資源的浪費而引起建設成本增加的問題發生,價值鏈理論指出在體系中任一環節的價值形態發生改變,將對整個價值鏈造成連鎖反應。因此堅持施工過程中工作細化的原則是企業成功應用價值鏈理論實現施工成本控制優化的基礎條件。
三、價值鏈應用于成本管理優化控制的舉措
在價值鏈理論的視角下實現對建筑企業施工管理優化的舉措包括以下內容。
(一)市場分析與戰略布局
建筑企業項目的開發基于其能否為企業創造財富的原則。任何建筑企業皆存在于龐大的市場經濟價值鏈之中,再大的行業背景下企業價值鏈與市場經濟緊密結合,項目的價值定位取決于地區市場的需求渴望程度。地區的差異會帶來用戶對建筑需求量的差異,企業的市場進行良好的調研發掘潛在開發價值形成科學的戰略布局對于建筑施工企業提高對成本管理優化具有指導意義。建筑企業在成本控制中不僅僅要著眼于自身運營過程中與供求用戶之間的價值聯系,更要側重于對市場經濟情況的全局把握,精心核算項目開發之前成本的回收率,以優化企業整體經營成本控制模式。
(二)行業內部良性競爭
在整個建筑行業價值鏈當中每一個建筑施工企業都是影響其穩定性的一個因子,價值鏈理論中的“蝴蝶效應”顯示出任何企業都無法在系統的經濟體系中獨善其身,個別企業追求遠高于維持價值鏈穩定臨界值的利益都會啟動連鎖效應,使整個行業經濟圈發生動蕩。促進建筑施工企業問的良性競爭包括產品銷售價格的合理性,企業競標模式的公平性,企業建材獲取途徑的合法性,企業產品質量的可靠性等方面。在項目投標時需根據自身施工能力并結合市場容納度進行科學選擇,避免惡性競爭。項目完成后投入市場時需制定合理的銷售價格杜絕低價對標,造成行業整體成本回收率下降,使得內部市場不穩定因素增加。
(三)施工過程科學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建造成本優化控制是減少資本投入最直接的方式。施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設備使用成本等方面,加強對施工過程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是實現企業硬成本降低的主要手段,其涵蓋了諸多內容。第一,對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專業領域安置專業技術人員,實現對材料加工利用率的提升防止建材的過度浪費,同時,嚴格工程監理保證施工作業效率杜絕“磨洋工”現象發生進而從縮短工期提升工程進度,減少企業經營成本。第二,施工企業在建材的投入當中需要對建材的購人數量、產品質量、依據工程進度進行嚴格的核實記錄控制每個階段對建材購入成本的投入在最大限度上防止資金浪費。同時,必須加強對生產設備使用的管理防止因機械故障引起工期拖延造成成本增加。
四、結論
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前提下,市場經濟結構更加復雜,建筑施工企業在成本控制時不僅要著手與對施工過程成本投入的核算更要著眼于對市場經濟體系變化動向的正確判斷對企業發展做出科學合理的戰略布局,形成與時俱進的發展模式,在這當中積極探索價值鏈在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優化當中的應用方式是提升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捷徑。面對價值鏈理論尚處于發展階段的現狀,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對其深刻內涵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創造出更為成熟的運用方法,為建設施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l]彭曉英,王飛飛.基于價值鏈視角的企業成本管理[J].中外企業家,2017(26):133-134.
[2]張曉明.基于價值鏈理論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7):166.
[3]徐美山.基于價值鏈理論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