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娜
摘 要:隨著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發展,現有的基層文化供給已經無法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群眾文化建設,認識到群眾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充分發揮群眾文化的教益和引導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對其未來發展走向作出分析,希望能夠為基礎文化建設的發展提出一些有益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重要性;未來走向
一、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基層文化面向廣大基層群眾,具有宣傳、引導、啟發和示范作用,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堅強精神動力,同時也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了完備的智力支持。時至今日,一些偏遠地區仍存在文化資源匱乏的問題,基層文化發展緩慢,一些有價值的傳統文化逐漸沒落甚至消失。這就需要切實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吸引廣大群眾參與其中,充分激發民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這樣才能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更完備的文化支持。
(二)豐富群眾生活,提高群眾綜合素質
基層文化是扎根于群眾當中,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建設基層文化有利于發展群眾的綜合文化素養,充分體現出文化為民的特點,在建設、傳播、發展基層文化的過程中,促進群眾自我發展、自我提升,最終實現文化育人的作用。群眾文化能夠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百姓過上更有質量的生活。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新時代嶄新的精神風貌,促進群眾精神文明建設質量的提高。政府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加大了農村圖書館、鄉鎮文化站的建設,這些切實有效的舉措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通過文化育人提高廣大群眾的文化素質,提升全民綜合素養,這些都是新時代的新要求,促進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社會價值體系的構建中,與社會發展和文化進步相適應。
(三)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群眾文化是構建我國綜合文化實力的重要構成元素,在群眾文化建設中,要深度融合核心價值觀理念,用豐富、高尚的文化生活充實群眾的精神世界,從而提高公眾的道德修養,實現文化立德、文化利世的建設目標。群眾文化的發展能夠促進國家軟實力的提高,促使我國向文化強國方向邁進,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文化體系。
二、制約基層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現狀來看,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第一,群眾文化形式較為單一,形式化問題較為突出,在文化活動中重形式輕內容,這就造成親民性不足,缺乏文化引導力。而且一些文化互動流程較為復雜,制約了基層民眾的參與積極性。及時群眾迫切希望能夠參與到一些文化活動,但是由于組織原因或者活動條件限制,很難滿足群眾的參與愿望。二是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缺乏專業人員和團隊,基層文化工作者整體素質偏低,而且在文化活動中缺乏必要的獎勵和約束機制,進而造成群眾文化的組織和發展缺乏主動性。三是資金支持不足,基層文化的開展需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但是,由于農村文化財政支持不足,造成一些文化項目無法正常開展。尤其是一些地區尚未建立文化建設專款,這些都為基層文化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未來發展方向
(一)建設和諧的基層文化
基層文化的和諧發展需要體現出人本理念,在文化建設中要找準重點、理清步驟,促進自然、人文、社會的協調發展,這樣才能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基層文化建設的需求。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政府要重視基層文化的發展,給予相應的扶持和鼓勵。政府要充分調動行動力量、發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為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建立起文化經費專用機制,保證經費落實到位,通過制度保障建立起群眾文化建設的堅實根基。針對一些偏遠農村文化建設滯后的問題,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基層文化支持力度,促進當地文化建設水平的提高,在軟件和硬件建設上共同發力,體現出基層文化和諧發展的特點。
(二)開展和諧的基層文化活動
基層文化建設必修落實到活動上,這樣才能取得實質性效果。政府要更多的關注區域文化的發展,關注農村經濟、環境以及群眾生活的變化,將這些變化反應在文化活動中,深度發掘傳統文化精髓,將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衛教育與基層文化建設密切融合在一起,從而豐富百姓生活,完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譬如組織生態旅游節、民俗文化節、農村文化大廟會、農業科技大篷車、農民畫展、衛生健康大集等,這些都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基層文化形式,能夠改變以往單一性的文化活動形式,吸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其中。政府要根據群眾的興趣愛好組織開展問題活動,尤其需要結合區域文化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化活動,從而豐富群眾文化形式。基層文化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組織和實踐能力,創新文化活動形式,加大基層文化建設力度。
(三)積極借鑒融合,促進基層文化創新發展
在全球一體化發展背景下,多元文化不斷碰撞融合,對于基層文化建設形成了強大的沖擊力。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切實認識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立足本土文化發展的同時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文化成果,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群眾文化創新力度。政府要充分發揮協調激勵作用,引導廣大群眾認識到基層文化建設的迫切性,吸引廣大群眾自主參與,成為建設基層文化的生力軍。政府要積極引進文化建設人才,對現有基層文化工作者加大培養力度,構建起與時俱進的基層文化建設隊伍,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為基礎文化發展建立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政府要鼓勵廣大群眾參與到地方文化建設和培訓中,尤其要鼓勵大專院校學生參與到文化建設志愿者隊伍中,以此促進群眾文化的長足發展。
結語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關系到社會整體文化發展的質量和成效,有利于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同時還能形成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我們要切實理解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對其未來發展方向有客觀理性的認識,積極參與群眾文化建設,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憲俊.基層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4)
[2]吳艷敏.淺析基層文化建設的現狀與對策[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7(03)
[3]呂曉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現狀研究[J].戲劇之家.2015(12)
(作者單位:廣西省南寧市邕寧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