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鍶 林雪源 黃麗穎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與技術產業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已初具模型,國家也在大力扶持互聯網產業,它已然變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與事物都息息相關的重要部分。所以,在各行各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利用互聯網進行銷售工作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特別是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國家也大力支持農民利用互聯網對發展水平進行提升,讓農村經濟發展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農民們在利益方面帶來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將對這種大環境下的,“互聯網+”下的農產品營銷方式及其意義、作用進行簡述,將“互聯網+”背景下的農產品創新的營銷模式進行分析,旨在為相關行業提供一定的參考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農產品;營銷方式
當前我國社會隨著信息與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也較以前有了改變,特別是其普及程度。各行各業都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進行了各式各樣的發展與轉變。新形態下,互聯網便是一個可以將企業和客戶進行連接的平臺,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將農產品的宣傳銷售方式進行轉變,推動農村經濟的改革發展,對農產品的銷售率及渠道的多樣性及暢通性得以提升,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新方向進行了政革。在這個知識經濟與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都應該抓住這個機遇,將自身的產業進行升級,而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一向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農民來說農產品的銷售關乎于他們自身的切實利益,做好農產品的營銷工作,對農民的經濟收入增加是有利的,可以真正提高農村的經濟發展,對于“三農”問題的解決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因此,在農產品企業或個人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對“互聯網+"下的農產品營銷方式開展積極的探索應用,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達到利用互聯網進行產品營銷的成效和目的,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
一、什么是“互聯網+”
我們口中所說的“互聯網+”,實際上是當前社會發展中經濟上的一種新型的發展模式?!盎ヂ摼W+”在實際的發展應用中,主要以互聯網為依托,將生產及生活以合理的方式進行基本要素的有效整理,再將社會經濟發展與這種具備網絡特性的發展成果進行融合,以達到促進社會發展的目的。
二、“互聯網+”下的農產品營銷方式的概念
“互聯網+農產品營銷”并不單單是“互聯網+”和“農產品營銷”的相加,而是二者進行有機結合。隨著“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來,社會上的眾多企業紛紛轉型,將自己的發展模式與營銷方式向著互聯網進行靠攏升級。而農產品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營銷方式指的是,農產品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及電子商務平臺來對其進行包裝和銷售的方式,利用互聯網技術的開放性、共享性的特點,讓“互聯網+”成為新平臺,促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達到快速占領市場、完成農產品的高效營銷的方式。隨著我國信息的高速發展,消費水平也隨之增加,人民群眾對綠色安全無公害等農產品的興趣日益增長,他們對健康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農產品的營銷方式和銷售渠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產品的傳統銷售方式不夠順暢,且銷售渠道很窄;而“互聯網+”下的營銷方式能夠讓購買者自行選擇自己想要的農產品,快速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將農產品的銷售效率進行了提升,增加農民的利益及創收條件。
三、“互聯網+”對于農產品營銷方式發展的意義及作用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處于并將持續處在發展中國家,雖然社會的發展速度及進程加快,但農業的發展長期處在落后水平。因此,促進農業方面在“互聯網+”的新方式下進行創新發展史很有必要的,它能夠為農產品的營銷提供新思路,促進農產品的銷售,還能將農業經濟的發展向前推進,一舉兩得。
(一)能夠提高農產品銷售市場的信息化水平
農產品是通過農民的辛苦勞作得來的,它是為了農民的經濟及溫飽而被生產出來的,因此農產品需要被快速的銷售出去,如果農民所生產的農產品滯銷,則對他們的生活、經濟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所以,消費者和生產者之問的溝通交流十分重要,在“互聯網+”的形式下,通過對農產品利用網絡技術進行的實時更新,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最新的服務信息,也可以告知生產者,消費者有何最新的消費需求,讓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更加順暢:而電子商務平臺也能對農產品進行整合,通過大數據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再返給農民商戶,讓農民可以更合理地對農產品的生產進行安排,讓生產者能夠產出符合消費者心理或想要的農產品,將農產品的經營及銷售進行提高。
(二)能夠促進農村產業的升級轉型及經濟發展
從古至今,我國對農業的發展都十分重視,在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國家都會提到農業發展這一問題。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的新形勢下,利用互聯網技術將農產品的營銷方式及策略進行改革創新,對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及產業升級是有幫助的,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銷售、合理的對農產品進行生產,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減少因部分農產品市場飽和而造成的農民滯銷帶來的經濟損失;還能利用“互聯網+”將農民的發展成果進行共享,帶動更多的農民加入這一改革創新發展,這對于我國的經濟轉型升級的幫助也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四、在“互聯網+”時代中的農產品的有效營銷對策
(一)對農產品的生產結構與營銷進行規范化
目前,我國農業方面的發展速度逐漸上升,但一些影響因素的困擾,使我國的農業發展結構存在許多不規范化。而農產品要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才能順利地進入市場,而要進入消費市場就必須要通過質量考核,所以,我們首先要對農產品的質量進行保證。在農產品的生產結構中,我們可以設立完善的全監管機制,將農產品的每個生產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監管,以求達到國家所要求的標準,而出現的不合格的農產品,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公示,同時,為了將農業經濟發展進行有效促進,可以通過“互聯網+”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信息整合,進而可以讓農產品進行創新生產。而利用互聯網的廣泛性與公共性,對農產品的生產及銷售等環節開啟透明化管理,對農產品要做好質量管理的工作,同時對其質量信息進行產地來源登記,將質量優等的農產品提供到廣大消費者手中。
(二)借助互聯網技術平臺,將營銷方式進行轉變達到銷售的效果及目的
隨著電子商務平臺在互聯網發展下的完善,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變得更為廣泛及便捷,對此,建立自身的電子商務平臺就顯得格外重要,實現信息共享,讓經營者以消費者更快地掌握市場信息,經營者可以根據此類信息有針對性地在網上進行農產品銷售,讓農產品銷售市場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將傳統模式下的經營成本進行降低,達到將農產品的銷售效率提高的目的。對于農業我們要積極促進其進行轉型升級,將生產基地科學合理地建設起來,利用互聯網建立農戶與消費者之問溝通的橋梁,將互聯網的優勢進行充分發揮,讓農產品的營銷方式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進行轉型與創新。
(三)將農業發展的資源通過互聯網進行整合
通過互聯網平臺,對農業市場所需要的發展資源進行收集整合,包括某種類的土壤或水文等資源。合理的對其進行分析,對提高農產品的營銷水平有積極作用。因此,農戶可以通過對市場行情、市場價格等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合理的統計,以達到對生產資源進行合理規劃的目的,對傳統農業生產中的盲目性和趨同性進行回避。
(四)推廣綠色農產品,將農業進行轉型升級
在“互聯網+”的大發展環境下,農產品與其進行結合,碰撞出了新的農村產業,農產品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宣傳,與傳統模式的宣傳力度相比要大得多。農戶還可以進行發展農家樂、生態農業等,生產更多的綠色農產品,將農產品的競爭力進行提升;利用互聯網技術還能使農產品的經營和銷售穩步進行,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五、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不僅讓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改變,還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生產模式。在農業經濟的實際發展過程中,若想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就可以讓農產品的營銷借助互聯網技術,將我國的農業發展進行穩固并開拓營銷領域,最大限度的滿足農業經濟的發展需求。
歸納上述,于農產品的營銷方式來說“互聯網+”的環境非常重要,它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農產品銷售市場的信息化水平起著促進作用,可以讓農村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對“三農”問題是有幫助的。我們可以對農產品的生產設立、完善監管機制,大力推廣綠色農產品,讓農民的利益及農產品的銷售水乎得到提升,讓我國的農業健康得以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凱.“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與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發展[J].農業經濟,2016(04).
[2]張福軍.淺談“互聯網+”時代的農產品營銷與農業經濟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7(07).
[3]艾尼瓦爾·吾加木尼牙孜.“互聯網+”時代的農產品營銷與農業經濟發展研究[J].鄉村科技,2017(11).
[4]萬玉龍,章艷華,洪瓊,胡田田.“互聯網+”背景下蘇北地區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J].電子商務.2017(5).
[5]馬晨,李瑾.天津市“互聯網+農產品流通”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國蔬菜,2017(3).
[6]但斌,鄭開維,邵兵家.基于消費眾籌的“互聯網+”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預售模式研究[J].農村經濟,2017(2).
[7]李明,邱淼,田洪春,郭璐,葉小瀅,黃智剛.“互聯網+農產品”模式在農產品批發市場上的應用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6(10).
[8]陳相坤.“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農產品營銷管理問題研究[J].納稅,2018(16):192.
[9]陳欣樂,尹玉倩,張淑姚,呂行軍,苑海朝.基于“互聯網+”營銷視角的農產品運營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 ,14( 08): 252-253+268.
[10]竇鵬.“互聯網+”視閣下的綠色農產品營銷模式探究[D].安徽:安徽科技學院,2017.
[II]李巧丹.“互聯網+農業”背景下特色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4(06):57-60.
[12]周文華.“互聯網+農產品營銷”體系的探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