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高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對社會或社會群體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等的約束與正確影響,它是中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它是學生非常必要學習的一門課程。我國管理類專業由于其就業優勢,人數較其它專業數量多,管理類專業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方法的學科,在管理類專業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工作后的職業道德,有利于管理類專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還有助于培養品德高尚的管理類專業人才。
關鍵詞:管理類;思政元素;教學方式
培養品質優良的學生教育的本質意義,只有在此基礎下才能將專業課學好,才能培養高素質人才。管理類專業課程中蘊含的創新思維、服務意識、合作共贏理念對于學生成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新時代各高校要將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專業類課程中,不斷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素養,這樣才有利于國家的持續發展,為國家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優秀接班人。
一、目前推進管理類專業課程融入“思政元素”中出現的問題
將“思政元素”融入管理類專業課程中,不是指簡單的開設一兩節關于思政的課程,而是將“思政元素”能夠融入到每一節課堂中,都能從學習的專業課程中反應一些。專業課程僅僅只教授了學生技能,沒有重視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才能成為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全的人格品質、正確的價值取的人才,目前高校較重視專業課的學習,且只有單一的思政選修課程,平時上課教授的內容中人沒有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內容,教育還是以專業課為主陣地,學生也是擔心專業成績的好壞,將重心放在了專業課上,教師、學生與學校主動性不夠,不愿去進一步推進。
“思政元素”難以融入課程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專業課的老師,在推進“課程思政”改革時,有心無力、力不從心。專業課老師本來就忙于教案與教學的任務,專業課教學任務相當繁重,大多老師知道管理類專業課程重視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但由于沒有經驗與時間,不知從何推進。目前只有小部分高校在嘗試著將“思政元素”融入平常專業課的教學中,但效果并不是很突出。傳道受業解惑,重在傳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比學習知識要重要,我們要不斷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個努力奮斗。
二、管理類專業中的“思政元素”分析
學習管理類專業就一定會在專業課上學習如何將顧客、客服服務周到,這就體現了對服務意識的學習,服務意識的內容就是管理類專業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服務意識是指企業全體員工在與一切企業利益相關的人或企業的交往中所體現的為其提供熱情、周到、主動的服務的欲望和意識。這就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職業價值觀的體現,引導學生做一個品德高尚,有責任感的人才。管理類專業課程中無時無刻不反映著思政魅力,它是我們民族優秀品質的體現,我們平常的為人處世、舉手投足都體現著它,它是我們人生之路的智慧導師,他存在于我們的日常學習之中,管理類專業課程中還有著很多蘊含“思政元素”的內容,例如創新思維的培養與合作意識的培養、職業責任意識的培養等,它們都有著濃厚的思政氣息,只需要我們將它們拿出來,展開來體現,就會有出色的效果,不管是專業課教育還是思政教育,都是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與精湛的技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型人才,為我國教育事業添磚加瓦[1]。
三、如何將“思政元素”更好的運用到管理類專業課程中去
(一)教學教學方向做出改變,增加“思政元素”的體現
要充分的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各個專業的課程中的育人元素,這樣才能夠激勵大學生將自己的個人理想融入至我們國家與整個民族的事業當中去。教師在整個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專業老師們要根據要求和對實際情況的了解,對教學方案進行適當的修改,將“思政元素”巧妙的融入其中,可以適時的將凸顯優秀品質典故、名人事例等加到課堂講課內容中,讓他人的優秀品質去影響學生們,促成他們形成高尚的品德,要更巧妙的去體現“思政元素”,這樣可以保證在不改變全部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積極的領導學生去接受思政思想的教育,采用一些新鮮有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這樣老師與學生積極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學習氛圍積極向上,這樣既減少了老師的壓力又提高了專業課與思政思想的教學質量[2]。
(二)增加課堂趣味,多樣化教學形式
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式模擬,比如服務意識教學時,可運用情景模擬的形式,讓學生真正的處于這個情景,然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得體大方的將顧客服務好,設計一些特殊情景,讓學生懂得尊重顧客,體會責任意識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管理是一門技巧,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方法,還有方法選對了,才會有管理的成效。在講述合作共贏理念時,要留下小組作業,讓他們之間合作,并在作業完成后給予學生學分獎勵機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讓學生們領會合作的意義,以達到專業課與思想政治的雙贏教育模式[3]。
結束語
育德樹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管理類專業課程的教學與思想政治的教學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培養出新時代的高品質人才,就要突出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擇業觀、正確的職業觀,為學校、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修養的管理類骨干人才,為社會和諧、管理類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趙仕宇,陳天凡.新工科背景下高職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1(2).
[2]薛浙瀛.“工匠精神”引領下構建高職《客戶關系管理》課程課堂教學設計[J].現代職業教育,2018(26):73-73.
[3]劉桂宇.“課程思政”視域下藝術類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改革研究——以廣西藝術學院“‘話校史,‘畫情懷”教學實踐活動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