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嬌
摘 要:英語現在也是農村中小學的一門重要課程,由于學生從三年級就開始接觸,看著彩色的教科書和栩栩如生的畫面,都對其充滿了好奇,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和熱情。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到了高年級,他們的學習興趣出現了很大的差異,使得兩級分化現象日益嚴重。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不管學習哪一門課程,首先要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只有感興趣了,才會自覺地高興地去學習,去鉆研,這樣才會更輕松地學好這門課程。對于農村小學來說,6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學生缺乏相應的語境鍛煉,因而學習起來覺得枯燥無味。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興趣呢?從大學畢業就一直在鄉村小學任教的我,到今年已經十個年頭了。在這期間,通過自己的一些教學經驗和前輩們的指點。總結了一些淺薄的觀點。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可以說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小學生年紀小,容易犯錯誤,但是小朋友們都有自尊心。如果他犯了錯誤,老師就一味的批評指責,往往會使教學效果適得其反。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這樣的老師產生畏懼的心理,對他所教的課程產生厭惡的情緒,更談不上學習興趣的培養了。要讓學生學好英語,首先要關愛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每一個學生都是鬼靈精,從內心認可你這位老師,那他就會跟著你轉。作為老師,不能偏心成績好的、聽話的學生,應當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決不能另眼相看,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公平公正的評價,這樣他才會對老師產生好感。還有老師應該了解班上的學生的性格特點甚至家庭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難處,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熱情的幫助。一位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老師,同樣也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和喜歡。這樣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教師較好英語,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將學生由“苦學”變成“樂學”
二、創設真實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優化教學方法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采取“趣味性、開放性”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新品質,教師要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可根據條件利用一體機、簡筆畫、實物、模型、動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種直觀手段,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難為易,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將其引入特定的情景,在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競爭性等各種活動中獲得樂趣、增長知識。讓學生體驗成功是教師進行培養的重要策略。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學以致用,知識才能化為能力,才能為英語課堂引入一泓不絕的活水。我們要把厭學的學生和走神的拴在興趣上.讓“道具”派上大用場;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利用實物,圖片,幻燈,簡筆畫課文插圖等輔助手段創設情景;借助“影音”、多媒體技術實現“情境展現”,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據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像表演劇情一樣演繹課本,;再次,要用小“游戲”帶活大課堂,通過游戲活動來表現情景。這樣,長久堅持,學生們形成了習慣,感覺到英語課就是展示自己的舞臺,不再有心里障礙,不再羞怯,在參與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樂學到知識,從而愛上英語課堂。采用多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創設對學生學習英語有利的情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英語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每一堂課要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和教學對象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如在教學五年級Unit5 There is a big bed!中,there ?is ?and ? there ?are 的應用,我們可以采取就地取材的方法,我有一本英語書,我們班有44位同學,再觀察教室里有的東西來區分單數、復數的應用。通過實踐活動,讓知識直觀而生動地印入學生的腦海中。此外,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用交際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有一位老師在講述This ?is ?a ?tree時,把學生帶到了學校的小樹林里,學生們喜歡的不得了。只要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易于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在師生互動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師生互動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沒有師生、生生互動,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根據小學生的特性,采取交往互動的趣味性教學模式有助于改變傳統英語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刻板教學模式,實現主體問,多向互動,多元信息交流,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以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四、游戲中激發興趣
由于小學生具有愛玩、愛探索的特點,教師如果只是單純的為了上英語課而上英語課,不但達不到教學目的,反而適得其反。比如教師在教單詞課融入游戲,能極大地調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如果詞匯量不夠,就會被淘汰,為了不淘汰,學生就會積極地思考,爭先恐后地搶答。在對話教學中,教師可特設一些情景加游戲,學生充分感受到快樂的同時,又在游戲過程中積極思考,體會英語的運用情景,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五、開展課外活動,發展學習興趣
開展課外活動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教師適當組織一些英語課外活動,使枯燥無味的英語知識更加趣味化、實踐化。例如,在低年級階段組織全班性的英語表演會,通過講英語故事、猜英語謎語、做英語游戲等活動,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中、高年級階段結合教材內容,開展英語趣味故事、英語小常識、出英語墻報等活動,通過各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促進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生活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主動學習,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提高教學質量。
英語作為一門外國語言,需要我們老師、家長、學生攜起手來,天天堅持,鍥而不舍,讓好習慣細水長流,讓我們這些農村“黑馬”也能奮勇前行。讓那些流動的“花朵”也能絢麗多彩。
參考文獻
[1]《小學教師論壇》
(作者單位:南坑鎮大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