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界定了有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基本概念,針對當前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872(2019)13-0035-01
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指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運作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產生與出現正向結果的效能屬性。它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效果,即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順利地轉化為學生個體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又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效益,即通過提高學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促進社會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還表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效率上,即以一定的人、財、物、時間的投入獲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益、效率共同構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基本內涵,它主要體現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縱向和橫向的效果對比上,其實質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的實際完成情況。
2當前影響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主要問題
2.1思想政治教育脫離實際
脫離實際的傾向比較嚴重。長期以來,高校對于課堂教育環節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但對于實踐活動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則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行之有效的實踐途徑也不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于段都需改進和提高。
2.2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單調,形式主義現象嚴重
學生黨團活動是高校口常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一種形式,起著龍頭導向作用。然而,就黨團活動方面而言,目前,很多時候黨團支部活動不能正常開展,其活動往往停留在發展新黨員或文件學習時所進行的必要程序性及一般性的集會。學習活動也往往流于形式。一些黨
日活動和團日活動存在著“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現象。活動開始之前隆重熱烈,活動過程令人失望,活動結束無人想起。這種“光打雷不下雨”的黨團活動久而久之讓學生產生抵觸和厭倦情緒。根據有關調查結果,在對于黨團活動的看法上,20%的學生認為黨團活動是“浪費時間”,非黨員中有25%的學生認為黨團活動足“浪費時間”。從學生每學期參加黨團活動的次數來看,有36.2%的學生幾乎沒有參加活動,有31.8%的學生每學期參加2~3次,有19.2%的學生參加4~6次。這表明高校里黨團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組織者的綜合素質也有待提高。
3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主要對策
3.1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與理論課緊密配合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加強實踐環節,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會調查、志愿服務、文化活動等結合起來。學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應該在理論課的課堂上進行深入討論和講解。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中,要把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思想道德實踐活動納入進來,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價值判斷自覺地付諸實踐。要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工作者的互動交流,鼓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擔任班主任、輔導員,選拔優秀的學生工作者承擔一定量的理論課教學任務。
3.2創新學生黨建工作,發揮黨建工作的龍頭作用
堅持學生黨員發展工作“關口前移”,充分發揮校、院、系各級學生黨校的作用,建立起從普通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的三級學生黨校“全程培養”體系。根據社會發展,適時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教育。發揮優秀學生黨員的作用,以身邊的榜樣來影響和提升學生思想和政治素質。創新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探索在班級、宿舍和學科中建立學生黨支部的路徑,發揮學生黨支部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3構筑網絡平臺,延伸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和空間
根據大學生全面素質培養的要求,建立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為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學生黨建、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欄目,又要有校園新聞、網上課堂、相冊、博客等文化欄目;既要有就業指導、勤工助學、宿舍管理等服務欄目,又要有影視、音樂、游戲等娛樂類欄目,以充分滿足學生的網絡文化需求。
3.4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教育工作者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嚴把入口關,認真做好輔導員的選聘工作,不斷優化輔導員隊伍結構。要加強對輔導員的管理,建立科學的考評、考核機制,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要將輔導員的培養納入學校師資培訓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選拔和資助部分優秀輔導員參加多種形式的培訓。要暢通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出口”,在努力培養一支高水平、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的同時,建立輔導員隊伍與學校專業教師隊伍、行政管理隊伍以及社會各領域的交流機制。
4結束語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也是當下高校適應現代化發展要求,建設現代化一流學校和培養高素質有用人才的迫切需要,也體現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清楚認知,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改革發展的與時俱進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之關于其源起及本質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陳秉公.21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理論體系[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洪巖,男,講師,研究方向:高校教學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