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對小學生寫字的統一要求是“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且有一定的速度。”也對寫字的質量提高了要求,明確提出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但目前小學生的書寫質量不容樂觀,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責無旁貸,下面就提高小學生的漢字書寫效果說說我的淺見。
關鍵詞:小學生 書寫 提高
引言
當前小學生的書寫現狀讓不少家長和教師擔憂,有些學生執筆姿勢和坐的姿勢不正確,做不到書寫時的“三個一”,寫出來的字不是很小,筆畫書寫不到位,就是寫的太大,撐破了格子。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一是家長認識錯誤。隨著電腦、手機、筆記本等信息終端設備的應用,家長認為書寫“無紙化”,何必要寫好字。二是孩子過早寫字。幼兒園時,孩子年齡小,讓孩子在沒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下書寫,寫出來的字可想而知。三是現在的小學生作業量大,為了追求速度,就無暇顧及書寫效果。
一、激發小學生的興趣,開啟書寫之門
小學生的注意力還不夠專一,而且整個書寫過程乏味枯燥,所以激發小學生寫字興趣尤為重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小學生有著寫字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去書寫,注意力就很集中,書寫效果就不錯。沒有強按牛頭來吃草,著名的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興趣。”那么,怎樣激發小學生書寫興趣?其一、說口訣,如教師在指導基本筆畫“撇”的寫法時,就通過說口訣幫學生記住“斜撇”、“短撇”、“豎撇”。其二、編兒歌,如老師在指導小學生寫字姿勢時編個《寫字姿勢歌》,小學生對這瑯瑯上口的兒歌特別喜歡,牢記在心中。其三、說故事,小學生從牙牙學語時就聽著家長講故事,對聽故事興趣濃厚,所以當老師講王羲之長期練書法弄黑一池水的故事,學生們豎起耳朵,瞪大雙眼聽得津津有味,進而能夠激勵學生主動地、持之以恒地去練字。其四、欣賞名家書法作品,伴隨著老師贊賞的話語,促使孩子對書寫興趣大增。其五、創設寫字比賽的環境,讓學生始終保持寫字的激情。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夯實書寫基礎
良好的書寫習慣的養成,應該從一年級開始。例如老師要教給小學生書寫姿勢,做到“三
個一”。對于低年級學生,老師要教筆畫書寫的方法、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如橫要左低右高,豎要直等基本規則,橫有長橫,短橫,撇有斜撇,豎撇,短撇,捺有平捺,斜捺等變化,以及漢字的間架結構,如左右結構的字有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當;上下結構的字有上窄下寬,上寬下窄等,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把字寫正,寫穩。當學生升入中、高年級,對漢字的構造特點和規律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老師要強調運筆了。各科任教師在課堂上要耐心示范,指導,留足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寫好字,要做到天天寫,堂堂練,做到寫字便是練字時,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書寫的指導和監督,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夯實書寫基礎。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書寫能力
1.讓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形成直觀感受
一次低年級的寫字課上,我出示了“再”、“之”、“戶”、“心”、“申”這些獨體字,讓學生找一找這些獨體字中的最長的筆畫,小學生很快就找出來,然后十分有興致地看著我,不明白老師的意圖。在學生的期待中,我拋出下一個問題,如果把這些長筆畫寫短,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大家寫一寫!學生在書寫中認識到通常整個字中最長的筆畫是關鍵筆畫,寫好了關鍵筆畫,才能把整個字寫好。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就對這些獨體字的書寫規律形成了直觀的感受。
2.讓學生觀察、比較、討論后總結規律
當學生升入中年級后,一次寫字課上,我讓學生觀察三組字的異同點,“翠和翁”、“博和甫”、“股和幾”,連書寫最不好的學生都看出“翠和翁”有“羽”,但“翠”把“羽”的筆畫----橫折鉤寫成了橫折,第二組字也是,第三組字中的“股”把筆畫橫折彎鉤變成了橫折彎。接下來小組討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讓學生暢所欲言,只有在這樣的討論中,學生才能明確對書寫的理解。然后讓學生舉一反三,總結規律——帶橫折鉤的字充當某字的字頭時,為了與下面的部件靠得更緊密一些,它的橫折鉤要變成橫折。老師問:那么帶橫折彎鉤的字充當某字的字頭時,橫折彎鉤都要變成橫折彎嗎?聰明的孩子馬上反應道,既然老師把這個問題單獨提出來,肯定沒那么簡單,他們在紙上寫了寫帶橫折彎鉤的字如“雜”,“旮”、“旯”“挖”等,發現他們的橫折彎鉤都沒有變成橫折彎,經過班級討論,最終明確----帶橫折彎鉤的字充當某字的字頭(或部件)時,只有“幾”的橫折彎鉤需要變成橫折彎。老師適時地讓學生認識到,在書寫時,必須注意筆畫的變化,才能寫出美觀規范的字。[1]
3.讓學生學會評價
為了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寫的漢字哪里寫得好,哪里寫得不好,如何改進。在課堂教學上,不僅需要老師在學生書寫過程中適時地評價,更需要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因為同學互評,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書寫的興趣,也能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寫好漢字的自覺性,學生互評,學習同學的優點,以達到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的目的。學生通過評價這種自身的實踐活動,提高對漢字的觀察、分析能力,開發智力,通過互評,能夠感知美,欣賞美,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在評價中不僅要注重書寫結果的評價,更應該注重書寫過程的評價,并且能照顧到書寫個體的差異,對書寫能力弱的同學予以更大的耐心,一有進步就鼓勵,讓他們保持書寫的熱情,持之以恒,進而提升書寫能力。
結語
總之,寫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筆美觀規范的字,就會讓別人對你心生好感,也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筆者試著從激發小學生的興趣,開啟書寫之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夯實書寫基礎;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書寫能力三方面予以闡述,旨在提高小學生基本素養。
參考文獻
[1]文濤,余菡.關注細節指導重視書寫意識滲透[J].小學語文教學·園地,2018(03):83-84.
作者簡介
孫良珍(1971.11.10—),女,漢族,安徽當涂縣人,本科,一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生語文教學和小學生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