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輝
摘 要:在我國高校的教學過程中,體育學科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一門學科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他們的健康意識,還能夠在精神方面鍛煉學生。高校是我國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的平臺,體育教學中也要適當的融入人文教育,本文就簡要的分析了這兩種教育內容的融合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校 體育 人文教育 融合
在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融入素質教育是必然的發展方向,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全球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個高校的教師必須要正確的認識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幫助學生塑造健康體態的同時,養成良好的人格,塑造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1]
一、明確融入人文教育的課堂價值
人文教育,就是要做到以人為本,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傳遞人類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優化的文化品格,將其轉變為學生自身的人格品質、氣質和修養。當然,在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時候,是決不能脫離人文精神的培育的,所謂人文精神,就是人類為了追求自身更好的發展和生存,將真善美作為追求的重要目標和方向,努力追求自由,解放自身的一種文化精神。由此可見,人文教育的本質就是要幫助學生追求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必須要貫穿于教育實踐活動的各個細節之處,尤其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讓小無聲認識到體育運動并不僅僅是身體的挑戰、不僅僅是為了爭得榮耀,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理解體育學科的精神價值。在當前介于的環境背景下,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人文理念的教育是改革的必然發展方向,教師要采取多種的教學方式、盡可能的開創輕松的教學課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引導更加有效的體育運動,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幫助學生做到全面的成長和發展。在我國的傳統教學過程中,以成績決定一切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導致很多院校甚至是學生都只看中成績,但是不重視他們的品德人格的發展,更不重視他們的綜合素養的發展,這就導致人文教育被長期的忽略。在體育課堂中,有部分學生為了得到好的成績,不惜違反體育精神和體育規則,這都是他們缺乏人文教育的一種表現,因此為了改善這種現狀,教師必須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挑戰和基于,確保學生不僅具有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學習的能力,還具備健康的身體狀況、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養等等,這不僅僅是我國高校的體育學科教學目標,也是學生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人才必須要奮斗的方向。[2]
二、轉變融合人文教育的教學觀念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了他們的教育行為,因此想要推進人文教育在體育課堂中的融合,就必須要進一步的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思想,不能再遵循重視技術教育、輕視人文思想培育的觀念,要將現代市場化的學習觀念完全扭轉過來,不能讓學生以為的追求功利主義的思想觀念,而是要培育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將這種人文教育與健康的人格培育恰當的融合在一起。缺乏了人文主義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觀念,作為學生,只有將自己的體力、情緒、智力和倫理各方面的因素全部綜合在一起,才能夠成長為一個完整的、完善的人,只有實現了這種成長的教育才能夠被稱之為完整的教育。這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融合人文教育的理念確定人文教育在體育課堂上的地位。首先,教師要優化現有的體育教學結構,對教學的整體發展進行構造上的調整,不僅需要包括健身教育,還要在娛樂、文化等方面進行培養。例如,在文化方面,體育教師可以增強有關體育發展史、奧林匹克文化和歷史的介紹、對學生進行軍事知識的教育等等,以此拓展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知識深度和光復,挖掘在體育技術中的理論性課程,并深入的分析其中存在的人文精神。其次,學校也要重視體育教師的個人發展和人文素養的培育,在強調發展個人專業素養的同事,必須要擴大教師的知識領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這樣一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不自覺的融入相關的人文教育知識,確保文化素養的教育成為課堂中的常態教育,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實現教書育人完美的結合。
三、加強校園人文教育的教學建設
首先,良好的校園氛圍和文化建設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情操、磨練他們的意志、塑造堅強自我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自身優勢,加強校園體育的文化建設,組織更加豐富的、多彩的文體活動,讓學生在日常娛樂活動中不僅能夠加強自己的體育技能、拓展自己的現有的知識領域,還能夠有效的磨練自己不怕困難、不輕言放棄的體育精神。這種人文教育是只能在體育課堂上才能夠實現的,例如,在學校舉辦的馬拉松大賽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的報名,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挑戰自己的身體素質,在參賽的構成中培養自己鍥而不舍的精神,從而有效的實現人生觀、價值觀與體育活動的有效融合。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體育課堂上開展一些有關人文教育的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人文教育,讓學生大膽的嘗試不同的體育項目,尤其是不同的團隊項目,讓學生學會處理不同角色的作用、處理好與自己的同伴以及對手之間的關系。在團隊項目中,增添自己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文化視野,確保學生會在體育和人文兩方面共同協調發展。[3]
總之,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融入一定的人文教育,并且將其與體育課程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養成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新社會的綜合型棟梁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歌.構建“科學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高校體育課程--北京交通大學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體育課程設置的對比研究[J].運動,2014,(3):51-53.
[2]陳仲平,宋證遠.對高校體育教學中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融合的本質特征及途徑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1(1):58-61.
[3]劉振興.普通高校公共體育籃球課人文化教學模式構建的可行性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