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
摘 要:傳統的人資管理體系均是以人力資源管理所具有的業務職能為基礎來建立的,換言之,傳統的人資管理體系是以工作為本,我們通常由以下幾個業務板塊來闡述人資管理,分別為績效管理、人資聘用、人資規劃、人資培訓及薪資的管理。但是,在這個將“以人為本”作為管理理念的時代下,這種以工作為本的人資管理模式遇到了較大的挑戰,充分暴露出其缺陷,應當將其加以創新,逐漸發展為“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研究,希望為研究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研究
以往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都是基于人力資源管理的業務職能構建的,或者說以往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以工作(職位)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我們講人力資源管理往往主要講人力資源管理的幾大職能業務板塊: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招聘、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和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然而,在普遍推行“以人為本”為管理理念的今天,這種以工作(職位)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遇到了巨大挑戰,顯示出其弊端和現實不適應性,需要轉型為“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1 以工作(職位)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缺陷
1.1追求目標過于單一
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兩個要素分別為勞動與資本,這兩者彼此沖突,又相互合作,處于長期的工業時代下,雇主所重視的指標為效率,其指的是對相應的資源進行充分運用,它是雇主所追求的核心目標。以工作為主的人資管理模式,其實質就是以資本為核心,盡可能實現雇主的目標及需求。但是該模式未考慮到各個員工的追求目標,而公正與發言權就是他們的追求目標,公正指的是員工獲取平等的物質及待遇,如合理的工作條件、公平的待遇等。
1.2評估標準較為功利
對一個組織而言,其發展狀況存在多種評估標準,不僅有功利主義的標準,而且包含了公正及人權的標準。首先,功利主義標準指的是盡可能地追求效益,其測量的指標通常為利潤、生產效率等;其次,公正標準所要求的對經濟進行平等的分配,同時制定公正的經濟管理制度;最后,人權標準所強調的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功利主義標準具有較強的工具性,人權及公正的標準屬于內在的標準。以工作為本的人資管理模式所重視的僅僅為功利主義標準,而不重視人權及公正的標準,在實際應用中,若勞動與資本出現矛盾與沖突時,人資管理一般基于雇主的利益視角來解決勞動與資本之間的矛盾,其處理的結果通常側重于雇主的一方,而未重視雇員的權益,甚至對其造成了損害。
2 以人為本”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構建思路
2.1“以人為本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構建的指導思想
人力資源管理是由人事管理演變過來的,人事管理是以事務為中心的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是以業務職能為中心的管理,其實兩者并沒有實質的區別,兩者關注的都是資本的需求。而“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可以滿足資本和員工雙方的需求,“以人為本” 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就是通過滿足員工的需要和追求,從而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對企業的忠誠度,由此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度。
2.2“以人為本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核心內容
以工作(職位)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和“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本質區別之一在于如何看待作為企業人力資源載體的員工,以及如何處理和協調在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中,企業與員工、管理方與被管理方、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以人為本” 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要建立一種基于平等、互利互惠和長久合作的員工關系及其管理機制與模式。這是“以人為本”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最為本質的屬性和目標之一。
3 “以人為本”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的核心課程體系
3.1員工發展板塊
3.1.1員工的培訓及開發
該課程的目的在于提升員工的就業能力,即員工在招聘中所具有的知識、特性、態度及技能,通過開展嚴格的培訓,員工的發展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并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企業在開展相應的培訓時,應當將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的職業生涯相結合,同時基于各個員工的不同狀況來開展有效的培訓。以往采取的實踐大多僅僅對員工的知識技能進行運用及消耗,卻極少重視員工的人力資本。
3.1.2員工職業生涯的規劃與管理
企業應當要求員工進行自我評價,為員工的發展提供有效咨詢,以強化員工的自我認識,從而使員工制定出科學的職業目標。例如,諾基亞公司,其經理每半年都會與員工探討他們的職業規劃,制定有效的提升及培訓計劃來強化個人能力,使員工獲得長遠發展。
3.2企業發展板塊
3.2.1人力資源規劃
我們在對人資進行規劃的時候,一般只重視人資的數量及結構,而極少考慮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而“以人為本”的人資規劃,不僅要對人資的數量及結構加以規劃,而且要對員工的職業生涯進行考慮,促進企業員工的日后發展。
3.2.2招聘
我們大多是基于工作的需求及崗位的說明來開展人力資源招聘工作,其目的在于招聘與崗位要求相符合的員工,而依據“以人為本”的原則所進行的招聘工作,不僅可以聘用到滿足企業要求的員工,而且要對員工的職業生涯進行綜合考慮,當員工入職之后,企業應當對各個員工的職業生涯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崗位相結合,為員工提供有效的職業生涯發展途徑,某個崗位在聘用到員工之后,同時也要為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希望與渠道。
參考文獻
[1]應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陳葆華.教育教學論壇.2017(34)
[2]以人為本理念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新思路[J].于安麗.人力資源管理.2013(07)
[3]淺析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劉衛云.人才資源開發.2016(24)
[4]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分析[J].熊艷.現代經濟信息.2008(03)
[5]應用型本科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研究[J].周旭.時代經貿.2018(24)
[6]聘任制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問題[J].何雅冰,王明清.科技資訊.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