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而貫徹這一戰略的根本就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其中人才培養是關鍵,大學生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群體,其自主創新能力更應該引起足夠重視。本文就如何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做淺要分析,從現狀和路徑探索逐一展開。
關鍵詞: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開幕式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而要增加自主創新能力,人才培養就是關鍵,大學生作為當代人才培養的重要群體,培養其自主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也就成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現階段,我國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已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要在全國大學生之中形成一種自主創新的普遍意識還任重而道遠,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還應該得到高度重視。
一、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現狀分析
1.創新實踐活動不足
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主要場所,應該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實踐機會,最為顯著的就是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良好氛圍,但是這些措施大都停留在初級階段。經常是鼓勵性的相關文件下發至各個學院,只有小部分學生能夠自主參與進來,由于規則、范圍、資金等的一些限制,大部分學生只是對文件進行瀏覽,并未進行深入系統的實踐行動。大學生是充滿青春活力、思維開放的群體,比較能夠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也時常能打破常規提出獨特的想法和簡介,就是由于缺少創新實踐的條件和機會,即便有創新觀點也難以得到重視,更何談能付諸實踐呢?
2.科研激情不夠
要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激發他們的科研激情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以目前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更多的是重學生干部活動而輕科研創新活動。不可否認,大學生積極參加干部社團活動,能夠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提高與人溝通協調能力或者能夠獲得更多的榮譽為評獎學金時增加機會,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活動之中,而導致科學文化知識的欠缺,自主創新能力的薄弱。還有一種觀念認為,科研創新活動仿佛就是研究生的專利,于大學生而言相距甚遠,學生科研意識不強、激情不夠很大程度上也與老師有關,大部分老師會習慣引導研究生做各種科研項目,而忽略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或者說只是有意識的引導有考研意向的本科學生學習。基于這兩種原因,而導致大學生的科研激情不足,自主創新能力欠缺。
3.目標價值取向錯誤
現在的部分高校為了提高學校的就業率而增加其聲望,對學生的教育實行崗位定向培養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部分大學生將工作視為學習的唯一目標,而導致
片面追求個人價值、個人利益和個人需求的實現,一定程度上造成人生價值觀的偏斜,將學習變得功利化,認為凡與未來所涉及崗位無關的知識皆是無用知識。我們講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是指無科學根據、理論事實支撐的臆想,自主創新能力是在深入探究科學理論、通過吸收各方先進的科學發明和技術,再進行自己的模仿創新或者自主創新的能力,它是一種對社會有價值的能力。部分大學生將學習視為自己獲取單一崗位的工具,而不進行多方面、深入的知識探索,這是對學習目標價值的錯誤取向。
二、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新性能力的路徑探析
(一)加強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1.學校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
從學校層面來講,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就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毅力,這兩種品質是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新活動的重要心理品質,它們能夠為學生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因此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注意維護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多進行鼓勵式教學而不是一味的打壓,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和毅力;還要對注重對學生創新式教學的研究,在課堂實踐時更加注重思維方式的訓練,比如跨學科方法論的運用,可以將知識更加融會貫通,發散學生思維,或者逆向性思維方式的教育,正常情況是從原因、現象入手轉變為從結果入手等。總之,老師要學會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各種手段方法來培養和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
2.學生自己要提高自主創新意識
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是一項長期浩大的工程,不管學校創造多大的創新實踐機會,如果大學生自己沒有自主創新意識,不能充分利用這些鍛煉機會,那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永遠只能停留在建設之中,而不能真正投入到生產之中。面對學校教育,大學生首先應該扎實自己的專業功底,有意識的向授課老師或者導師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得到他們的有效指導;其次就是,重視自己的創新想法,及時記錄并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進行深入探索擴展;還要積極參加學校提供的創新創業活動,通過自主創業來實現自己的創新目標;利用假期多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擴寬自己的眼界、增加知識面、通過接觸更多的行業和人員而達到思維的開闊。
(二)靈活考核方式
傳統大學的教學考核方式便是閉卷考試,以此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順利通過考試,一到期末,便有所謂的“劃重點”環節,這樣一來,從知識點方面學生除了能夠掌握到考試重點知識以外所剩無幾,從考核題型方面也限定了學生的思維發散。要想增強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就應該從各方面引起重視,單就考核方面來講可以設計考試題型盡量偏開放式;以所學專業為主,大學生能夠自由設計自己的作品;以社會事實為角度出發,暢談大學生自己的看法;以大學生自己對所學科目的了解,提出自己對本學科知識建構意見等等。
(三)建立系統長效的鼓勵機制
要增強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有了創新意識并付諸實踐還不夠,學校應該為大學生的自主創新成果給予有效的鼓勵機制,以此激發學生創新實踐激情。可以設立單項創新實踐成果獎學金;或者鼓勵學生組建創新團隊,學校提供給團隊靈活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以創新實踐成果替代相關學分要求,或是在最終考核之中實行加分制等等。大學生的自主創新實踐活動應得到學校的實際鼓勵和支持,并將此形成一套系統、長效機制,有了制度作保障,才會讓大學生的創新熱情更加高漲。
(四)充分發揮大學生導師制的引導作用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在本科學習階段應該以學習課本基礎知識為主,深入鉆研只有到研究生階段才會接觸,在大學生自我科研意識不強的情況下,導師就應該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對于一般的任課老師來說除了課堂學習探討以外,大學生與任課老師的接觸并不是太深,任課老師對大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在本科期間,大學生也完全可以憑著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導師、研究生一起做科學研究,以此增強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這一過程中大學生自己要有意識與導師接觸,導師也應該拿出比教導研究生更多的耐心去鼓勵本科生參與到自己的科學研究,學校在制定大學生導師制的相關規定上也要更加仔細,并注重落實。
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不僅能夠營造高校良好的自主創新氛圍,還能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貢獻。增強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作為高校培養的重要任務,不單單是要大學生自己提高創新意識,更多的是學校能夠提供足夠的創新實踐機會,不管從教學方式、實踐活動還是課程安排、導師引導,都應該貫注對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的意識。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在當今這樣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擁有足夠的信心和才能去從容面對,將自己融入創新時代的潮流之中,不斷為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范淇元.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5(6):8
[2]閆瓊.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探索[J].熱點思考·教育前沿,2016(1):9-10
[3]盧智增.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6(11):152-154
[4]陳興文,劉燕.大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培養途徑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1):28-29
[5]田天,馮釗,金美玲.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路徑探析[J].教研探索,2013(2):9-10
[6]丁仲愷.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交際,2016(2):176-177
[7]陳曦.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探析[J].吉林建筑大學學報,2015(12):106-108
作者簡介:
朱泓穎,女,漢族,重慶合川人,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中國化研究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