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秀
摘 要:在小學階段進行語文作文教學,若想切實增強學生自身寫作能力,就應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多元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學生對寫作素材的積累,采用多樣的表達方式將學生情感更好地融入作文中,進而增強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對此,文章將著眼于小學作文教學對其有關教學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路徑
引言:
作文能夠清楚體現學生自身的語文綜合水平,在進行寫作時學生能夠對以往所學知識加以鞏固與適當復習,與此同時還能增強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在寫作的整個過程中學生思維始終處在相對活躍的狀態,有助于對語文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對作文教學的相應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與創新。
一、作文教學與情境法相融合
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語文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深度開發自己的想象力,而且能夠把想象力與寫作相結合,進而讓作文更具活力。可是增強想象力并不是所謂的“天馬行空”式,需要和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語文教師需對一系列的活動情境加以創設利用其引導作文教學,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情境中對現實生活展開聯想,不僅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間,而且可以防止作文空洞[1]。運用情境教學能夠在課堂中集中學生注意力,對其創造能力與想象能力進行有效培養而且還能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將作文主題作為創設情境,需要教師事先準備好相應的資料,要是條件允許教師應在寫作教學中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法。我們以《家鄉的景物》這一作文題目為例,顯而易見這個寫作主題就是針對家鄉的某處景物進行描寫,出于達到提高學生作文表達效果的目的,可以將學生曾經在家鄉拍攝的景物照片拿到課堂與大家分享,也可以將這些照片以幻燈片的形式播放從而勾起學生美好的回憶,再結合學生的想象,不僅能夠讓教學氛圍更加輕松而且有助于學生寫作順利進行。關于情境教學不僅可以創設生活情境,也可以依據文題為學生創設一些實踐情境,在這一過程中有助于師生間進行良好交流,還能打造輕松的課堂寫作環境,讓作文中充分體現小學生所獨有的童趣與童真。
二、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在小學教材中的篇章自身就很優美,而且還有一些美文佳句。因此,教材應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寶庫,教材篇章均能夠成為學生所使用的閱讀范文。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應在閱讀教學中提高精讀與細讀的比重,漸漸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在課文中出現的經典佳句,可以讓學生進行摘抄或是背誦進而將課文語言轉變成自己的。正所謂“讀書萬卷,下筆有神”,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進一步延伸與補充,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陶冶情操拓寬視野,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見識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2]。語文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形成“多讀書勤思考多摘抄”的閱讀習慣,將書籍中的優美詞句或是經典片段記錄下來,而且可以進行適當仿寫變為己用。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多多練筆,例如:寫生活觀察日記,讀書心得等。因為學生一天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課堂中度過的,不利于學生積累寫作材料。因此老師需積極組織學生趣味運動會等十分意義的多彩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可以在思考、觀察、行動中充實自己,而借助生活觀察日記或者是讀書心得則有助于鍛煉學生文筆。
三、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寫作興趣
關于寫作,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創造性,要是能夠激發并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欲望,學生會得到超乎想象的收獲。興趣始終學生最重要的教師,如果引起學生興趣自然產生一種寫作沖動。從實際情況來看,當下小學生寫作存在困難的地方就是缺少素材,因此在進行寫作活動之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去親自體驗與觀察,例如:《校園里的景物》,教師則可以帶領學生利用空間細心觀察校園環境,進而讓學生作文更具真實性。藝術來源于生活,作文也是一樣教師應培養學生從多個視角對生活進行觀察,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進而充分表達其情感。與此同時,還需做好評價反饋工作評語應多以鼓勵性為主,班級中的優秀作文,教師應為其創造展示平臺使學生自身的閃光點可以體現出來,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寫作熱情。在進行作文寫作時,絕大多數學生會認為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對于自己并沒有一定的寫作意識。但要是作文內容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可,那么必然會進一步激發起寫作的欲望。所以語文老師應提高對評價反饋的重視,依據學生層次不同給予其相應的鼓勵性評語,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成就感。
結束語:
關于寫作,其不是朝夕之事而是一個積累過程,需要在大量閱讀過程中擴展學生知識涵蓋面,需要在調動學生寫作興趣的基礎上實現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寫作。同時,語文教師應提高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程度,目的是在交流過程中升華學生的情感體會,進而全方面地增強學生寫作能力,提高學生語文思維廣度,也只有這樣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的習作。
參考文獻:
[1]閆景娥.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寫作的提高辦法[J].華章,2014(11):58-59.
[2]曾樂紅.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