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福
摘 要:在眾多的初中學科中,歷史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之一,通過學習歷史知識能夠及時了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是當前社會生活的一個見證,歷史知識的學習還是一種情感的傳承,能夠為社會長遠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歷史教學工作面臨著較大的挑戰(zhàn),初中歷史教學需要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落實各項工作,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制定新的教學方案,以歷史學科自身特征為中心展開相應的教學工作,把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學會把歷史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加深歷史知識給學生帶來的影響。下面該文主要論述了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現狀,然后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生活化
一、歷史課堂生活化教學現狀
(一)生活化教學過于形式化
歷史生活化教學的開展需要建立在歷史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對于歷史課程的教學,形式多種多樣。目前最為常見的就是以教師、學生、課本為主體的單一化、刻板化、傳統(tǒng)化教學模式。在此類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忽略了學生的主導地位。對于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往往停留在口號上。對于歷史課程生活化教學的口號極為響亮,但是真正生活化教學的實踐開展極為少數。對于歷史課程教學生活化的案例相對較少,導致歷史教師生活化教學的開展無據可依,阻礙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進程。此外,歷史考核成績的組成較為單一,一般都是書面化題目的回答,從而導致教師、學生以及家長三方對于書面成績的過度重視,整體不利于歷史課堂生活化教學的開展。
(二)課本內容編排缺乏生活性
歷史課堂教學內容往往千篇一律,課本知識教學較為枯燥乏味。以上是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歷史課堂知識教學的固定化、刻板化都導致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厭倦心理。課本內容的編排中,多數保留總結性的知識點,而缺乏有趣的歷史典故,導致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限制在死記硬背上,無法通過有趣的歷史典故聯系性學習。
(三)歷史教學缺少生活實踐
歷史是從前的行為,將行為與歷史脫離,就無法把真實的歷史完全展現在學生眼前。此外,歷史學習過程中,實踐學習具有重要的指導地位。其可通過實踐幫助學生真正融入到歷史課程中去,增加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度。但是,目前對于歷史教學的安排僅僅限制于課堂知識教授,沒有實現歷史教學與實踐的相互結合。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固定,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對策建議
(一)教學計劃生活化
對于歷史教學的生活化改變首先要從教學計劃上開始。教師要從思想意識上認知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計劃制定時即進行生活化教學計劃的設置。將教學目標與生活相互結合,將教學實際融入到生活當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進行生活化探究教學計劃的開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例如,在唐代歷史的課堂學習過程中,除外,課本知識點的掌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了解唐代人的生活、民間風俗以及衣著特點等,引導學生對比唐代的生活、習俗以及衣著與現代人的差異性,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進而將歷史教學課堂生活化。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對于歷史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改進可以建立在教學模式的改變上。將歷史課堂教學從傳統(tǒng)的書本知識講授方式轉變到情境教學模式上來,通過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歷史知識的思考學習中去。中華歷史悠久,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存在一定的距離感,無法將自己真正的帶入到知識學習中去。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結合歷史課本知識,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歷史場景。例如,在相關歷史人物的講解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定一些場景,讓學生扮演歷史人物進行歷史典故的重現,這樣可以調動歷史課堂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情境扮演中,感受歷史人物的情感,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人物。
(三)教學方式生活化
生活化歷史教學模式的開展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斷提高歷史教學中實踐課程的教學比例,通過實踐的教學方式,加強歷史教學與生活的相互關聯性,將社會實踐中的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開展課余活動。例如,可以讓學生家長帶領學生一起參觀兵馬俑,讓學生在現實中感受歷史的魅力,了解兵馬俑歷史文化。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歷史革命圣地,讓學生感受革命戰(zhàn)士用生命換取的和平生活,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了解,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節(jié),推動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總而言之,歷史知識的教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歷史就是人類生活的不斷積累沉淀。在歷史知識學習過程中,應該充分發(fā)揮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讓歷史知識教學融入生活,通過生活化教學充分展示歷史知識。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歷史,構建脈絡的階段,教師應當重視生活化教學,從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多方面對學生歷史生活化學習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張志忠.淺析初中歷史學科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必要性[J].學周刊,2018(18):158-159.
[2]王亞.初中歷史教學信息技術運用探究[J].文教資料,2018(05):233-234.
[3]李騰勇.探析史料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72.
[4]王學花.談小組合作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27):60-61.
(作者單位:漳州臺商投資區(qū)角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