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碩
人們在交際中的困難和障礙大多是因詞匯不足造成的。盡管人們不否認詞匯在語言交際中的作用,但不少人認為詞匯不應由老師教,而是由學生自己積累的。正是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我國的英語教學對詞匯的教學始終重視不夠,從小學到中學,許多學生誤以為學好英語的關鍵是學好語法,英語能力差就是因為語法沒搞懂。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常常為這樣的問題所困擾:為什么有的學生單詞記得很牢卻不會運用?為什么他們的作文內容貧乏,詞不達意?為什么他們總是擺脫不了漢語的思維,用直譯、生造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詞匯真的不需要教嗎?僅*學生背單詞就能解決詞匯量的問題嗎?可以說,忽視詞匯教學已經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那么,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來提高初中學生學習和掌握詞匯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游戲形式和學生的競爭意識
絕大多數學生自尊心強,競爭意識濃厚,競賽、游戲是學生喜愛的活動。蘇聯教育科羅寥夫說:“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記憶的可能性增加一半。”因此,在教詞匯的過程,競爭機制和游戲活動可以作為鞏固所學詞匯的有效手段,比如問訊接力賽就是幫助學生記憶單詞的好辦法,讓全班同學按照座位順序進行口頭接力游戲,教師先講出參加游戲者的順序,然后由第一個同學說出一個單詞,第二個同學用第一個單詞的末尾字母開頭,說出第二個單詞,依次類推且不能與說過的單詞重復,若出現重復,間斷或說錯,則判為失誤,罰演一個節目。
二、用歸納對比法講解詞匯
詞匯中有詞和詞之間,詞和詞組之間意義相近或相反的情況,有些動詞可與不同的介詞、副詞搭配構成意義不同的短語,有些固定搭配和習慣用語在英漢表達形式上不同等等,這些都容易使學生混淆不清,感到不易掌握。詞匯教學是循序漸進的,在學生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時進行歸納、對比,有助于學生在掌握詞匯,在具體運用中能自如地使用詞匯,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增強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
1.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
在詞匯教學中利用語義關系,有助于學生較全面地認識一個詞的意義,可以溫故知新,不僅使新詞有所依,同時強化了學過的單詞,使理解更明顯生動。
(1)同義詞及近義詞
例如:good,fine,nice 都有好的意思,用法有所不同。good常用于問候或指質量好,品質好等;fine常指天氣或人的氣色等;nice則是給人感受方面的好。
(2)反義詞的比較
例如:right-wrong,light-heavy,early-late,big-small等。
一個詞可能不只有一個反義詞,如:rich是概括poor的反義最廣的詞,但是與poor health相對的并不是rich health 而是good health,與the poor old couple相對的可能是the rich old couple,也可能是the lucky old couple,這說明反義關系并不一定都適用于一切上下文中,因此,采用這種方法,要有所分析,以免導致學生不正確的歸納。
三、詞和詞的搭配
動詞與不同的介詞、副詞搭配構成意義不同的詞組,以look為例:look after(照顧),look like(看起來像),look for(尋找),look up(查詢),同一個詞組合不同,意義也不同,又如:這些詞組中,take的意思都不相同,take the medicine(服藥),take a bus(乘公共汽車),take care of(關心,照料),take a place(發生),take a rest(休息)。反過來,在漢語中說“開門”“開車”“開燈。”“開玩笑”,“開胃”“開戰”都用“開”,英語卻說“open the door”,“drive a car”,“turn on the light” “joke”,“whet the appetite”,“make war”,都使用不同的動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這兩種語言在結構、習慣及表達上的差異,從而避免在使用中出差錯。
四、從構詞法的角度來教單詞
“英語詞匯總量雖上百萬,但基本構詞成分卻是有限的。無論就音形而言,還是就意義而言,每個英語詞都同其他詞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整個英語詞匯系統中的一個分子。” [3]由此可見,各個詞匯之間是有聯系的,而且系統性很強,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利用詞匯的這些特點,立足于詞匯系統之上,當然對于這些特點教師也不能夠直接把它們說出來,最好能在集中教學詞匯時呈現出來,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發現,這樣的學習有學生親自的參與,更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構詞法包括合成(compounding)、轉換(conversion)和派生(derivation)三種形式。即通過詞根加前綴、后綴或合成法分類,這樣以點(詞根)帶面能記憶一串單詞,例如:care(小心)→careful(小心的)→(carefully)小心地。通過構詞法學習和掌握英語單詞是學好英語的最佳方法之一。大部分英語單詞屬于派生詞,它們可以分解成詞根、前綴或后綴。在每組同根詞中,同一詞根在形、音、義上基本相同,而且反復出現,便于記憶;另外,同組同根詞的各前、后綴不同,使詞義或詞性發生了變化,也便于通過對照、比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將它們一一牢記。此外,初中教材中也有許多合成詞和轉化詞,通過合成詞的構成形式學會判斷它們的詞性和意義,并準確地區分同形詞的詞性及詞義,從而提高單詞辨析能力,深刻領會,靈活運用。
五、創造語境,運用交際法,在情境中教詞匯
交際法提倡的就是通過上下文來學習詞匯,這種方法在我們的課程標準里都得到了反復的強調,如閱讀中根據上下文猜詞釋意等,但是,由于學生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有時并不能達到理想的結果。詞匯只有放在它們所處的語言環境中,通過對上下文的理解進行教學,才能使學生準確的掌握詞義,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應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離開句和文孤立地學習詞匯,無助于發展語言能力。筆者根據平時的教學實際認為,如果教師能以課程改革為契機,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設語境,隨時把這種方法用于我們現實生活里發生的事情,注重它的實用性,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英語的詞匯教學有很多方法,為了使學生在學習詞匯上既能學得有趣又能掌握的快,需采用有效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在初中階段,特別是在低年級,應該堅持聽說領先原則;加強讀 音規則教學,培養學生的拼寫能力;通過實物、情景教學的方式講解詞義,幫助學生擺脫在記憶詞義時,對漢語意義的過分依賴,使他們把英語單詞和其所指的事物、情景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這樣,學生就能夠從英語單詞的語音、拼寫、意義等幾個方面積極地吸收詞匯,從而達到掌握詞匯的目的。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榆縣八面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