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文
摘 要:隨著個性化素質發展和閱讀的教學改革的推進,個性化閱讀作為一種能夠使學生形成自己的體會與理解,并將學生視作閱讀教學中主體的閱讀方式,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課程當中進行恰當的結合使用,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高年級語文
1 引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科學地進行引導與針對性的教學。個性化閱讀方式是素質教育背景下一種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新式教學方式,在應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合理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活動,同時加強對學生自主閱讀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從而更好地發揮個性化閱讀的教學優勢,提升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質量。
2 個性化閱讀重要性
個性化閱讀教學打破了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束縛,摒棄以教師理解為主的教學習慣,告別了模板式閱讀的局限,將人文情懷充分融入到閱讀教學中,凸顯人文情懷,尊重學生的理解與創造能力,讓閱讀不再成為應試教育的必備能力之一。鼓勵學生通過有效閱讀探尋更加豐富的精神世界,讓學生真正思考人生、感悟世界,在閱讀中尋求更加富有的精神財富。這不僅是新課改中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教育者所肩負的育人重任。
3 個性化閱讀在課堂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3.1 教學實踐難度大
由于部分學校對于升學率的要求和考量,即便我國的教學改革進展和教學理念的更新有著廣泛的影響,但是填鴨式的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另一個現實問題是,相關的理論知識在課堂實踐當中很難應用,而個性化教學的方式方法在主流模式當中也處于比較模糊的階段,致使個性化閱讀模式的實施只能流于形式。這種現狀不論是對教學目標,還是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都沒有益處。
3.2 對“個性化”的誤解使引導者角色缺失
由于教師對于個性化閱讀的含義有誤解,導致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者角色有所缺失。部分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自主閱讀,這就容易使課堂過分活躍,學生發言漫無目的,只剩空談。甚至會提出怪異和偏激的觀點,來獲得大家注意,干擾了課堂的秩序。這種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上也很難收獲知識,甚至會偏離文本,對其的理解程度也達不到教學目標。
4 個性化閱讀方法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應用
4.1強化課前教師指導,優化學習質量
個性化閱讀的教學質量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與點撥,其最終目的在于優化傳統課堂教學的質量。在開展個性化閱讀前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新課重難點,制定相應的預習案,引導學生開展預習活動。例如,在《負荊請罪》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預習案的設計,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預習活動。首先,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對文中的生字進行熟悉,如“藺”“壁”等,在此基礎上能夠通讀全文。其次,要求學生自主查詢資料,初步了解“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的大致歷史背景,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打好基礎。最后,就是由教師統一指導教學,梳理文章脈絡,精細化教學。在學生個性化閱讀預習的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年紀特點,在教學時注意個性化閱讀學習的方法教學,結合預習案設計,引導學生先找出完璧歸趙和負荊請罪之間的聯系,然后結合歷史背景了解當時七雄并立狀態下秦國的實力。通過個性化的閱讀拓展學習,提高學生對作者生活背景以及思想的認識,激發學生對文章的獨特見解,優化課堂教學。
4.2教師的適當引導,培養閱讀主動性
教師作為課堂學習的引導者,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不但要使學生在學習時充分發揮個性化,還要適當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與學習的方向。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夠將學生的思維帶領到正確的軌道上,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珍珠鳥》這一課的時候,為了能夠對學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了解文中描寫事物的特點,教師可以適當的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教師可以設置問題:珍珠鳥的外形特點是什么,從文章哪些語句中可以可以體現出來?珍珠鳥在飛翔、跳躍時有何動作特點,從哪里可以看出?然后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解決問題。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生帶著問題,對于文章中的內容就會更加仔細的品讀,這不僅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學生對文章中的內容記憶也會很深刻。
4.3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開展多種教學方式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屬于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看待事件、世界的視角,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以平等交流的方式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例如,在進行《桃花心木》的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閱讀前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考這個故事表達了怎樣的觀點,作者對這個故事投入了怎樣的情感,并將優美的詞句積累下來,將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畫下來。在閱讀任務反饋階段,有的學生認為作者是從種樹的經驗去表達育人的經驗,有的學生認為作者表達的是對自己人生成長的感悟,有的學生則認為作者寫下這篇文章應該是為了將這種觀點傳遞給更多人,無論學生最終的回答是怎樣的,教師都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尊重學生的看法和觀點,給予他們充分表達的空間,并組織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不斷挖掘文章的優秀之處,加深他們對于文章內容的感悟。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的重要部分,閱讀教學是學生綜合語文能力塑造的重要方式,尤其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正處在三觀塑造的關鍵時刻,文本理解能力更為重要。個性化閱讀模式的實踐,需要教師注意因材施教,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推動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展開,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閱讀愛好。
參考文獻
[1]鄧乃霞.個性化閱讀方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126.
[2]伍玲.個性化閱讀方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