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旺堆
摘 要:本文通過闡述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性,分析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現狀,提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方法;實踐能力;策略
在傳統教學觀念影響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只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標準。這種一切為了應付考試的教學觀念,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一、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科學實驗課的認識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就實驗教學而言,培養的主要是學生的實踐能力[1]。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有效轉變教學觀念,突破以往教學思想的束縛,重視學生實驗操作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合作實踐探究能力。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意識
小學科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鼓勵學生提問,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在課堂上,教師應積極回答學生提出的各類稀奇古怪的問題,在積極引導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意識。
二、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科學教師專業素質有待提升
在小學教育中,小學科學學科并非主要科目,學校對其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很多教師由于是外聘過來的,專業素養不高,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甚至都未接受過專業培訓,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新課改與素養教育的要求,采用滿堂灌的單一教學模式,課堂內容枯燥,氛圍沉悶,缺乏實驗教學,不能有效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導致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學校教學資源匱乏
小學科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實驗是小學科學教學內容必不可少的內容。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愛玩等原因,上課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況。小學科學由于可操作的實驗,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實驗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但部分學校由于教學資源匱乏,缺乏豐富的教學材料與教學器材,難以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數只能局限于教材,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不利于擴寬學生的思維與視野。
三、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策略
(一)學校應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作為一門研究自然變化規律的課程,小學科學課程中存在大量實驗[2]。為有效展示實驗操作,學校應加強科學課程的重視程度,爭取大量財政支持,加大師資力量投入,購入相關的科學教育教學設備與教學材料。同時,應加強科學實驗室的建設,促進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提高。為有效監督管理科學事宜,成立科學教學研究小組,對課程教學、開展實驗、實驗室管理等工作給予有效管理,安排相關教師管理實驗室及器材,防止設備老化影響實驗教學。為培養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滿足學生需求,可購入科學圖書,必要時可成立科學圖書館,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學校應為教師安排定期的專業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二)重視實驗教學,放手讓學生自己實驗
由于學生年齡小,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夠,因此,在科學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實驗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學習表面涂色正方體內容時,學生由于自身想象能力的不同,導致對正方體的認識也存在明顯不同,可通過不同的出發點考慮涂色面的個數。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在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計劃后,將學生們分為若干組,并以組為單位進行探索與研究。學生們在實驗活動過程中,通過觀察、整理、歸納與總結,對這部分知識有了更深的印象,經過幾次操作后,學生們通過交流與討論,既培養了實踐能力,又培養了科學探索精神。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將科學課程內神奇的課程,以探索科學奧秘的方式,講解給學生,對激發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積極觀察、思考科學現象,掌握科學概念與規律,促進科學素養的培養。為實現科學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增加趣味性,通過吸引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促進學生科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物體浮起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物體形狀的改變,對浮力的影響,筆者為學生精心設計了實驗。實驗開始前,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劃分,并說明實驗比賽規則,利用給出的水槽、橡皮及水這幾個道具,讓塊狀橡皮泥有效地浮在水面上。在實驗過程中,需保持小組合作,同時注意保持實驗桌面整潔。通過小組比賽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學習中實踐,通過筆者的指導,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四)引導學生觀看科教類電視節目或圖書,培養科學實踐精神
培養小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僅憑課堂上的幾節課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時,應將從課本內容,有效延伸至課外,為學生推薦適合的科普類書籍,保證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閱讀,也可鼓勵學生到學校圖書館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圖書,如《十萬個為什么》、《走進自然》等。
為有效激發學生科學探索精神,鼓勵學生利用休息時間觀看科教淚電視節目,如《探索發現》、《走近科學》等節目,并以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寫下觀后感。
結束語
綜上,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應有效轉變教學觀念,應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在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實驗教學,放手讓學生自己實驗,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看科教類電視節目或圖書,培養科學實踐精神,促進學生全面提升自身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月明.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7).
[2]王甜甜.小學科學教學中實踐能力培養初探[J].小學科學:教師,2018(11):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