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圖章
摘 要:“生活即教育”是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念,即要求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明確生活與教育、生活與知識之間緊密的聯系,只有在理論知識講解基礎上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解決生活中真實問題的能力進行全面培養,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現階段這一先進教育理念被廣泛應用于小學德育教育活動當中。鑒于此,本文首先對小學德育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提出進行了簡要分析,在分析小學德育的生活化教學的內涵與內容的基礎上,總結了小學德育的生活化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策略
近年來,我國在積極加強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對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產生了深刻認知,在這一背景下為了強化小學德育教育效果,相關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積極引入了各種先進教育理念與模式,生活化教學策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有效應用于小學德育教育當中的,對于實現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小學德育的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小學德育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提出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更沒有積累起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日常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會對新鮮的事物感到好奇。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實際展開小學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就必須結合生活實際,引入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物進行德育教育,才能夠加深小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最終為強化小學德育教育效果奠定基礎。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對于實現這一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這一理念一經提出就獲得了各地區小學學校的高度重視,在結合教學實際、學情以及小學生特點基礎上有針對性展開德育生活化教學的背景下,可以在提升學生理論知識水平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以及身體健康的全面發展,為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學會融入生活以及感受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德育的生活化教學的內涵與內容
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小學德育教育活動當中,可以從生活實際角度出發,為學生獲得更多的德育認知與體驗奠定基礎,這對于強化德育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將所學到的德育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在落實小學德育生活化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應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設立科學的德育培養目標。通常情況下應從培養學生自強、自立以及自信心入手積極引入德育教育內容;其次,應注重對小學生良好學習以及生活習慣的培養,因此在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活動中,應培養學生尊老愛幼、愛好干凈整潔等良好習慣的培養;再次,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禮儀。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以及生活中主動、積極同教師以及長輩問好,并學會主動認錯和道歉;最后,在長時間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識,能夠積極主動同其他同學進行配合,虛心學習等。在明確小學德育的生活化教學的內涵與內容基礎上,才能夠強化小學德育教育效果、實現人才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
三、實施小學德育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
(一)營建生活化德育氛圍
要想將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功能全面發揮出來,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營建生活化德育氛圍是基礎。因此小學學校在德育教育活動中,可以積極樹立“以文化育人”的理念,即在校園文化景觀布置的過程中,將我國《論語》中的名句、圖片等布置在走廊墻壁上,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禮儀知識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為小學生積極營建具有德育氛圍的校園環境,在長時間禮儀文化的熏陶背景下,小學生會對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產生深刻的認知,并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規范,為高效落實小學德育教育、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二)從生活細節入手展開小學德育教育
新時期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應注重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的培養,這對于強化德育教育效果、為小學生長時間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實際落實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應注重把握生活細節。
例如,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課間游戲環節等,經常容易出現亂跑、打鬧等現象,針對這一細節,在實際展開小學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注重秩序化管理,教師應注重維護秩序,引導學生在走入教室時自主排隊,在下課后也應在教師的口令下,遵守紀律排隊走出校園等;同時還可以積極落實《德育一日常規》等教育活動,鼓勵小學生在課前自主做好準備工作,上課時主動同教師問好,注重自身的書寫姿勢、發言紀律等,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小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強化小學德育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在從生活細節展開小學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學生每日做好事,共同參與到班級衛生打掃、保護校園花草、文明用語監督等活動中來,長此以往,有助于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對于小學生積極主動展開德育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三)豐富生活化德育實踐
新時期,生活化小學德育教育落實的過程中,小學學校應注重利用中國傳統節日展開教育,在這一過程有助于將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引入課堂,對于強化德育教育效果、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德育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學教師應對不同節日的特點產生深刻認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從生活實際入手,為學生構建起親身體驗德育文化的機會。
例如,小學教師應針對國慶、中秋、端午節以及清明節等重要法定假日,積極組織校園德育活動,將生活化內容融入到小學德育教育活動當中,在豐富的德育內容基礎上,為強化德育教育效果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小學學校還應結合學校運行實際,舉辦“尊老日”、“感恩周”以及“展示周”等獨特的校園德育教育文化活動,對每一項活動的內涵進行講解,并設計實踐活動引導小學生將自己生活中所做的尊老愛幼等行為與班級學生進行分享。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有助于將小學德育教育活動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結合,還能夠強化德育教育效果,為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在積極加強小學生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對提升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性產生了深刻認知,在這一背景下,要求小學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并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特點,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從營建生活化德育氛圍、從生活細節入手展開小學德育教育、豐富生活化德育實踐等角度出發,為強化小學德育教育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尹艷秋. 小學低年級德育目標的特點及其實現——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解讀[J]. 江蘇教育,2019(15):7-10.
[2]康亞峰.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小學德育生活化研究——以縉云縣長坑小學為例[J]. 課程教育研究,2018(50):79-80.
[3]精致的德育·生命的校園——廣東省東莞市南城陽光第五小學“三生”德育尋繹[J]. 中小學德育,2017(09):81.
[4]董蕓. 接受理論視域下小學德育課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困境與對策[D]. 贛南師范大學,2017.
[5]黃雅芳.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生活化教學探析——評小學品德課堂教學的“草根研究”[J]. 中國教育學刊,2017(03):119.
[6]黃惠儀,鄭凡. 德育需“得寸進尺”——關于城鄉結合部學校德育生活化推進策略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