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菁
摘 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信息傳播的波及面不斷增大,傳輸速度不斷加快,傳統的消費和金融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消費觀和消費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選擇,而網絡世界更是險象環生,其中的潛在危機和騙局眾多,形式多樣,往往會不經意間迷惑群眾,讓群眾上當受騙。近年來,高校校園貸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帶給很多大學生嚴重的損失和傷害,社會影響十分惡劣,為了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形成正確的消費觀,避免上當,誤入校園貸的陷阱,近年來,進行校園貸風險防范也成為高校教育的主要安全教育工作之一。本文以天津市兩所典型的藝術類院校——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的學生、輔導員專業教師為調研對象,調研問題包括學生消費情況、金融觀念、校園貸使用情況、危害認識、校園貸不良事件重點案例等,并探究這些院校學生遭遇校園貸危機的主要原因,最后針對性的提出防范校園貸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藝術類院校;校園貸;風險防范;教育引導
一.校園貸案例
本次實地調研中發現,在一所藝術類院校中,存在的一起典型的校園貸案例,以此案例為例,探究藝術類院校的校園貸深層原因,以便解析地區的校園貸風險防范對策。
該校某學生家中共有四名成員,爸爸、媽媽和妹妹,爸媽自小感情不和,他和妹妹一直生活在爭吵中,后來長大了,掌握了一定的生存技能后,較早的獨立,通過在培訓班中代課賺取生活費,他的成績之前也名列前茅,但是因為父母矛盾激化,甚至大打出手,導致他受到較大影響,成績也開始下滑嚴重,在藝術院校學習期間,大二下學期多門學科掛科,被留級。輔導員察覺到了這位學生的異常,并與其談話,期間,了解到因為家庭關系,該學生情緒比較低落,且性格固執倔強,但是也比較獨立,認為自己有能力生存,希望盡快遠離家庭。因為家庭的關系,他顯得有些自卑,輔導員觀察到該生的穿戴比較講究,身上全是名牌,且消費遠遠高于其他的學生,隨著對于物質要求的不斷提升,自己賺的錢加上父母給的生活費都不夠用,為了買一部最新款蘋果手機,他開始嘗試向校園貸某網站借款兩萬元,隨著時間日久,校園貸的利息利滾利,很快欠款已經達到了5萬多,他深覺自己不能償還,因此十分焦慮,煩躁不安,精神狀態較差,以至于無心學習,考試的時候都沒去參加,導致眾多掛科現象。得知這一情況,輔導員積極與其進行溝通,并聯系家長,逐漸平穩學生的心情,讓家長幫助還款,目前學生的狀況已經有了好轉,債務也已經還清,家長認識到他們的疏忽,也保證以后會注意孩子的事情。
二、校園貸產生的原因分析
就校園貸產生的真正原因,還是學生的消費觀和心理問題造成的。藝術類院校學生的家庭條件相對來說應該都還算殷實,父母所給的生活費也能夠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但是還是由很多學生陷入校園貸的陷阱中不能自拔。校園貸在藝術類院校中發生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心理原因方面
2.1.1自卑心理
正如案例中提及的學生,因為家庭的關系,他的內心是封閉的,也是自卑的,他無法從父母那里得到關愛,內心的親情缺失,這讓學生將更多的關注點轉移到物質層面上,精神上,情感上得不到滿足,就從物質層面找滿足,這就導致他們在消費中不是后果,消費沒有計劃,追求高檔奢飾品消費,以滿足一種虛榮的心理。心理越是自卑,就越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關注和夸獎,這種錯誤的心理傾向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導致校園貸有機可乘,因為自身經濟能力有限,面對校園貸提出了一些誘惑不能理智分析,就容易被迷惑,陷入校園貸的陷阱。
2.1.2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還發現,因為藝術類院校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大多比較好,他們的生活環境優越,自小的吃喝穿戴都是好的,在步入學校后,很多學生將名牌和奢飾品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征,好像不背名牌包包,不穿名牌衣服鞋子就好像是丟了自己以及自己家的面子一樣,在這種盲目的攀比中,有些經濟條件并不是那么富裕的學生可能也會盲目跟風,進行相互的攀比炫耀,有的學生明知道自己的經濟條件跟不上,為了賭一口氣,也要掙回面子,因此通過各種途徑借錢消費,他們就很容易上當受騙,成為校園貸的受害者。
2.2消費觀方面
目前,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各種超前消費觀念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消費趨勢,延遲還款的超前消費能夠滿足更多人的消費需求。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已經成為很多大學生的一種消費觀念,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選擇超前消費途徑的過程中,選擇校園貸這類貸款要強求低,手續少,貸款金額高的信用借貸形式,加上校園貸往往給出很多誘惑的條件吸引大學生,造成大學生誤入歧途。
2.3自我防護意識問題
大學生還沒有步入社會,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都比較淡薄,導致他們很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侵害對象。藝術院校學生在網絡金融安全性認知以及風險防范上缺乏有效的認識和方法,金融安全意識淡薄,也缺乏有效的自我權益保護能力,不能正確識別騙子的誘惑,導致上當受騙。
三、藝術院校大學生校園貸問題的有效應對策略
3.1強化輿論宣傳,提升防范意識
針對藝術院校學生開展校園貸防范工作,必須要營造“校園網貸”專題文化宣傳的輿論氛圍。藥通過線上線下,全方位宣傳“校園貸”危害以及風險防范措施。線上主要利用官方微信、學生班干QQ群、微信群和班級QQ群、微信群等媒體渠道進行廣泛宣傳;線下主要通過主題班會和學生座談會宣傳“校園網貸”風險危害,提高學生防范意識,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杜絕不良校園貸款。學校和班級可定期舉行“校園網貸”風險防范主題班會。各班級以網絡借貸中的典型案例為教育素材,組織收看“校園網貸”的真實案件視頻,幫助和教育同學們認清不良網貸的危害性。教育同學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性的消費,自覺抵制片面追求物質享受,抵制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的行為。教育引導同學們要謹慎保護好個人信息,不隨意填寫和泄露個人信息,不盲目信任借貸公司的網貸產品宣傳。
3.2強化教育,提升風險識別能力
學校要引導學生拒絕校園貸,就要不斷強化學生的教育工作,提升學生對于網貸風險的識別能力,學校可以聘請專家、中國銀行專業人員等開展金融常識、網絡金融防騙等主題教育報告會,從專業視角普及金融常識,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意識。還可以組織網貸風險防范知識競賽、情景劇、演講比賽等主題實踐活動,突出主題教育的導向和引領,強化教育效果,在學生社區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活動”活動,剖析不良網絡借貸相關案例,現場播放教育視頻,延伸主題教育活動觸角。通過有效的教育引導,提升大學生校園貸的識別和防范能力。
3.3強化學生監督,落實有效幫扶
目前,藝術類院校要做好校園貸的風險防范工作,就要首先建立健全校園網貸信息反饋機制。充分發動輔導員、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參與網貸情況和消費傾向,及時發現不良網貸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為了解學生網貸情況,全面掌握學生參與網絡借貸的數量,各二級學院舉行學生安全工作會議、各年級班長會議和各班主題班會,通過公開調查,宿舍摸排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生“校園網貸”摸排工作,全面掌握學生網絡借貸情況。教育學生凡已在網絡借貸平臺借貸的要及時向輔導員、班主任老師報告,不得隱瞞,并立刻終止借貸,預防風險,確保安全。
此外,學校還應建立精準化常態化資助幫扶體系。認真落實各項扶困助學政策,暢通學生資助渠道,建立促進共性需求和個體差異相融合的發展性資助體系,及時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學費、生活費等問題;引入社會愛心力量設立“貧困助學基金”和“勵志獎學金”,精準資助因病致貧或突發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導致家庭困難的學生,切實防范校園不良網貸滲透侵入。
總結
近幾年,隨著網購、網絡支付等互聯網消費方式的不斷普及,促使人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代大學生作為網絡購物和網絡支付的主流和先行者,在享受到便捷的同時也使得他們對于金錢的概念越來越模糊,加之花花世界的各種誘惑,使得大學生出現諸多資金缺口,于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目光鎖定到了門檻低且申請便利的“校園貸”平臺。而校園貸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金融行業,監管不到位、同行惡意競爭、信息審查不嚴、貸款息率高,等問題并在后期存在暴力手段追討欠債的違法犯罪行為等,加之大學生風險防范意識不高、理財知識匱乏等,導致巨額錢款無力償還、暴力追討欠款、四處拼接還貸等不良校園貸業務事故頻發,近期天津市還出現了1500名學生因刷課深陷校園貸的問題,影響極其惡略,天津市教育兩委高度重視,不僅給學生個人及其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影響到了學生的人身安全,更是影響了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對此,筆者對于兩所藝術類院校的不同年級學生的校園貸情況以及他們對校園貸的態度等進行了調研,為研究提供了一定資源支持。通過校園貸的案例分析和探討,為藝術院校防范校園貸風險提出了有效建議,希望能夠發揮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林羅添驥.高校突發事件風險防范與教育引導機制研究——以不良校園網貸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1):128-130.
[2]朱理哲,劉韌,聶建暉.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大學生“校園貸”的風險防范與引導路徑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5(09):122-126.
[3]尹娜.高校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對策研究——基于天津科技大學的調研[J].中國輕工教育,2017(06):20-24.
(作者單位:天津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