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育文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對學生物理知識結構的構建,還要注重核心素養以及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本,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教學。因此,在進行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時,首先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觀念。本文闡述了“蜂窩視頻元”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蜂窩視頻元;高中物理;應用效果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傳授知識為主,大部分教師喜歡根據自己的節奏進行授課,而不管學生是否聽懂,聽懂了多少。而新課程的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的直觀感受。此外,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很難做到對所有的理論以及實驗都進行驗證。但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采用“蜂窩視頻元”的方式將實驗的過程呈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能夠觀察到實驗中的每一個流程以及步驟。因此,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采用“蜂窩視頻元”,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對不熟悉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學習。
一、“蜂窩視頻元”在高中階段物理教學中的意義
“蜂窩視頻元”是一種由短視頻以及小視頻組合而成的視頻元,主要是對物理的相關知識與目標進行整合與提升的學習資源。由于物理教學要求學生不僅掌握物理知識,還需要圍繞物理學科的核心概念將理論知識整合內化,從而使學生形成對物質世界的整體認識以及物理觀念。“蜂窩視頻元”是視頻元的整合,是一種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學習需要一級物理觀念方面的發展需要所形成的按照指示的模塊以及難易,將知識整合為一個教學的全信息物理課程體系。
二、高中階段采用“蜂窩視頻元”進行教學的策略
(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視頻元,做好情境創設工作
物理學科是一門從個別現象推廣到一般理論層面的學科,理論的成立應該建立在特定的條件上,但是這些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達到的。因此,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教學時,教師便可以采用“蜂窩視頻元”來演示實驗,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觀察到實驗的細節,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輕松。此外,由于“蜂窩視頻元”具有連接知識的特性,學生們在使用的時候還能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識,對學生物理水平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意義。例如,當在學習七顆行星的運動時,便有日星說以及地心說這兩種觀點,對于這兩種觀點學生也僅是略有耳聞而已,但是兩種理論均無法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時,教師則可以使用視頻元的方式讓學生觀察到二者運行軌跡的模擬演練,從而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運行的規則,對其有個更加深刻的印象。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便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及理解。
(二)用“蜂窩視頻元”為學生拓展知識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已經能夠接受一些課本之外的知識了,而教師便能夠通過“蜂窩視頻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將課堂教學的內容變得更為豐富。采用“蜂窩視頻元”不僅能夠達到教學目的,還能在教學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當在學習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教學時,便能夠通過蜂窩視頻來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這個實驗,從而使學生能夠觀察到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此外,通過視頻的方式還能表現出實驗過程中看不到的內容,比如能量、熱量等。此時,教師便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額外的知識傳授,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并使學生在有效理解知識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采用慢動作的“蜂窩視頻元”進行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具有典型性以及普遍性的視頻元,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刺激其思考,并形成物理觀念。例如:當在學習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超重以及失重”的時候,教師則可以找些實驗的視頻元給學生看。有一個實驗是將裝有水的開孔塑料袋進行自由釋放,而水不會從小孔中漏出來,學生是比較容易理解這個現象的,但是,很多學生認為如果將水袋拋起來的話水則會漏出,這就是塑料袋向下失重,向上超重的原因。通過遮掩的方式,播放慢動作的視頻元,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運動的過程,從而讓學生更加理解“超重與失重”之間的關系。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堂采用“蜂窩視頻元”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實驗,觀察到其中的細微之處,從而使物理教學質量能夠真正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田澤興,鄧天華,何文元.“蜂窩視頻元”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8,7(2):98-101.
[2]劉彬.微視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陜西教育:教學,2017,7(11):39-39.
[3]孫玉琦.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下),2017,9(30):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