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英
【摘? 要】一般而言,牧區遠離發達地區,位于偏遠的草原和山區地帶,因而牧區小學生在成長學習各個方面中所能得到的資源,相對比較匱乏。再加上牧區小學生所處的語言文化和溝通交流的環境,相較于城鎮小學生而言,較為閉塞。因此,語文學習成為牧區小學生所面臨的最大難題,而語言文字學習的滯后也嚴重影響了牧區小學生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要想有效提高牧區小學生的語文水平,語感能力的培養是重要的途徑之一。本文將針對牧區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探究如何培養和提升牧區小學生的語感。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語感;培養方法
“語感”即語言感悟,是指一個人理解和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它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的標準之一,也是體現個人語文素質的重要方面。葉圣陶先生明確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學的要求不再是單純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而是轉變為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這其中就包括了學生語感的培養。培養良好的語感,可以有效提升牧區小學生的語文基礎水平,擴大他們的語文發展空間,因此,針對培養牧區小學生語感,本文提出了以下四個方法:
一、注重朗讀,激發語感
《三國志》中有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這句話不僅僅指文章讀的次數多了更容易被理解,更多是指在不斷讀的過程中能培養出自己的語言感悟能力。讀得越多,語言不斷地受到練習和運用,一個人對語言的感悟性也就會越來越好。因此,要想理解文章,提高自己的語言感悟能力,必須去讀文章。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感情基調,因此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讀出文章的感情。有的文章在抑揚頓挫的讀法中,字里行間的情感就會流轉起來;有的文章在朗朗上口的讀法中,豪情萬丈的氣勢就會被激發……在小學階段,學生在語言感悟方面的能力是沒有被發掘出來的。因此,教師培養小學生語言感悟方面的能力,首先應該注重朗讀,可用教師范讀、學生跟讀的方式,也可以由學生分角色朗讀的方式等,這樣就能在學生閱讀量的積累過程中,為學生語感能力發生質的轉變積蓄力量。
二、創設情境,孕育語感
“情境式閱讀”是學習的方法之一。從古至今,凡是名篇巨作,皆蘊含了作者本人豐富的思想感情,而這種感情大多都是以融情于景、借物抒情的方式表達出來的,理解這類文章的關鍵點就在于把握文章的情境。只有把握好文章的情境,才能體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滿腹愁緒;只有把握好文章的情境,才能理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壯志豪情。由此可見,情境就是孕育語感的搖籃,只有將學生的思維帶入文章的情境中,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身臨其境”,近距離地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但要注意的是,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較低,在把握文章情境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應當主動幫助學生把握情境,通過反復的引導和創設,從而提高學生自己把握情境的能力,使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獲得有效性發展。
三、研磨詞句,增強語感
“研磨詞句”是培養語感的第三種方法。注重朗讀是為了激發語感,創設情境是為了孕育語感,而研磨語句則是為了增強語感。語言的感悟和理解重在一個“品”字,不僅要品,還要“細品”,研磨詞句就是細品語言的過程。唐朝詩人賈島在作《題李凝幽居》一詩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句時,就在“推”和“敲”間猶豫不決,反復斟酌。他不斷比較兩個字的表達效果,最終決定用“敲”字,來襯托月夜的靜謐,自此,“推敲”就成了研磨詞句的代名詞,賈島的這一舉動也成為古往今來研磨詞句的典型例子。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是培養學生語文各方面基礎能力的階段,在學生完全具備獨立創作的能力之前,教師要帶領學生去品悟別人的文章,讓學生掌握品悟文章的方法和要領,學生要做的就是在品別人文章的過程中,不斷研磨重點詞句,體會作者下筆時的思路,時間久了,從別人作品中學到的東西就會積累下來,不斷沉淀,形成學生自己獨特的創作思維。
四、聯系生活,豐富語感
培養牧區小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充分聯系生活。任何學習脫離了實際生活,就會變得沒有內涵,空洞乏味,培養語感也是如此。一個人對于語言的感悟和理解不能一味地借鑒別人的看法,只有自己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才是最獨特的,才能培養出自己的語感。而生活作為語文素材最重要的來源,也是豐富學生語感的最佳途徑。牧區小學雖然地理位置偏遠,但換一個角度里看,牧區小學生所能接觸的生活素材是最為獨特的,也是城鎮小學生無法感受到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就地取“材”,鼓勵并引導學生留意生活,細心觀察,將課本中學習過的文章所表達的內容、情景等,與生活聯系起來,這樣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
五、結語
語感作為閱讀理解的技巧和寫作的輔助,是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必備的能力,為了學生能夠擁有扎實的語文基礎和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感的培養應該從小學階段開始做起。根據牧區小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們也應當結合用理論結合實際,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牧區小學生提高自身的語文語感能力。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2018年度“十三五”規劃課題“培養和提高牧區小學生語文語感能力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735)。
參考文獻:
[1]郭啟河.小學語文語感培養初探[J].學周刊,2014(1).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