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
摘要:? ?新時期各省藝術高校順應形勢都紛紛設立藝術教育專業以滿足基礎教育現實的需要,旨在培養合格的基礎教育藝術師資。云南省藝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對我省基礎教育的推進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急需教學改革以便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人才培養方法和課程體系,從而體現課程的地方性、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最終體現云南藝術教育專業區域化特色。
關鍵詞:云南;藝術教育;特色;改革
一、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國家教育部在2001年7月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將藝術課程確定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基礎教育中強調音樂、舞蹈、戲劇、美術、影視等藝術類學科的綜合把傳統的分科教學轉變為多門類藝術的聯通,旨在實現全面發展和注重差異的素質教育理念。國家教育部出臺的藝術課程標準是國家以政府文件形式對基礎教育中的藝術類學科進行綜合的決定。隨著基礎教育藝術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部體育衛生已與藝術教育司在2006年重點指出,加大藝術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工作力度,建設逐步適應時代要求的藝術教師隊伍。在此指導思想下,新時期各省藝術高校順應形勢都紛紛設立藝術教育專業以滿足基礎教育現實的需要,旨在培養合格的基礎教育藝術師資。
在云南藝術學院“立足云南、服務全國、輻射東南亞、面向全世界”的戰略定位和“繼承傳統、學習民間、兼容中外、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指引下,我校藝術教育本科專業辦學定位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體現我省地方化與區域化的教育理念,以服務地方區域基礎藝術教育、提高本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辦學目的,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根據我省地方區域性基礎藝術教育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
我省在2006年就開辦了藝術教育本科專業,但該專業在全省只有6個教學點,各教學點招生數也不多,專業建設還不完善、教學改革也還比較滯后,但本專業人才培養對我省基礎教育的推進和發展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急需找到符合我省省情的人才培養方法和課程體系。另外云南藝術學院的藝術教育本科專業只針對我省藝術類三校生招生,根據調研結果顯示,藝術類三校生生源基礎非常好,2017年全省招收藝術類專業的職業高中有49所、普通中專20所,專業主要集中在美術繪畫,工藝美術,音樂表演,舞蹈表演四個方向,2018年報考我校本科專業的三校生有近700人,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扶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前景非常廣闊。綜上原因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在我省三校生的人才培養方面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院藝術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意義重大。我省地處西南邊疆,很多山區、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師資匱乏,不少學校的藝術課程和美育目標形同虛設,急需大量的基礎藝術師資。對這些基礎教育藝術師資要求具有更綜合的能力,一方面在教學條件差,教學用具缺乏的條件下要懂得該怎么教、能如何教,另一方面要能將我省地方民族藝術與當前的基礎教育藝術課程結合,使學生置身于生動、鮮活、熟悉的活動環境中獲得貼近生活、貼近身心的審美教育。
二、專業現狀分析
本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藝術教育領域的實用人才,通過培養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藝術學科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在基礎教育學校和社會教育機構從事藝術教育管理交流等方面工作,并為學生將來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專業培養要求,學生主要學習藝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藝術教育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注重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最終可以具有良好的藝術素養及藝術實踐與研究能力。
目前藝術教育專業的課程結構由學科基礎課和藝術類專業基礎技能課組成。學科基礎課是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要求有選擇性的進行設置,藝術類專業基礎技能課綜合了音樂、舞蹈、美術的技能課,基本滿足基礎藝術師資的教學需求。
存在問題,在云南藝術學院本科審核評估各項準備工作開展的形式下,學院預評估的專家為各專業的發展建設出謀劃策,針對藝術教育專業專家指出,藝術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應體現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長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和人才特點。由此看來,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我院藝術教育專業課程結構目前體現的是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培養模式,對人才專長的體現度沒有針對性地解決,體現我省區域優勢的特點在課程設置中還不明顯不突出,很多很好的地方民族藝術特色在課程中體現還不充分。在人才走向方面,由于基礎教育學校編制的限制,藝術教育專業的畢業生80%的就業去向是本省鄉村、山區基礎教育學校,他們教授的對象則基本上是來自鄉村和山區的孩子,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更強的綜合能力,能考慮鄉村的孩子有條件學什么、需要學什么,也能將我省地方民族藝術與當前的基礎教育藝術課程結合。為了這樣的人才培養需求,課程體系改革亟待進行。在藝術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專業知識是教育的體現、專業技能是藝術的體現、藝術專長是人才特點的體現,缺一不可,只有統一模式的專業技能教學就不會形成特色,只有藝術專長就不能成為合格的基礎藝術教育師資人才。
三、改革內容
1.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根據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長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技能課+專業任選課模塊化的設置體系,并充分體現我省區域特點。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有選擇性的安排學科基礎課,根據行業要求合理分布專業基礎技能課,根據生源專業特長充分安排專業任選課。
2.在專業任選課程模塊中體現區域優勢,體現課程的地方性、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
改革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課程體系的改革能夠培養出一批既有藝術綜合教學能力又有藝術特長,且具有云南省區域性特色的合格的基礎教育藝術師資。具體目標,(1).優化課程體系,針對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對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社會需求狀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突出藝術教育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特點和在保證專業教學計劃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對部分課程進行必要的整合和優化。(2).發揮區域優勢推動精品課程建設,為便于更好地體現藝術教育的特色與優勢突出課程的區域性、實用性、技能性,重點建設部分核心課程,有條件還將申報建設精品課程。
3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第一,本專業課程設置的結構還不夠科學全面,只注重了教育技能層面對藝術專長層面體現不足,人才培養規格過于一致沒有形成人才各自的特點和特色。第二,區域性特色不充分,我省報考藝術教育專業的考生大多是中專學校的藝術生,要么是音樂專業、要么是舞蹈專業、要么是美術專業,如果進入大學藝術教育專業,所學課程完全一致,就不能體現生源各自的專長特點,就形不成人才的特色。第三,我省的區域性和民族性決定了我省有代表性民族器樂、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如將這些元素融入到藝術教育的課程中,既能體現課程特色和我省區域性特色又能培養具備區域特色的我省基礎教育藝術師資。
云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專業已具備的改革基礎
云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專業開設于 2010 年,同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三校生和專升本學生,至今已有八年辦學時間,五屆本科、七屆專升本畢業生。在軟硬件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具備了良好的教學改革基礎和環境。本專業現有教師 24 人,其中在職專任教師2人,外聘教師 22 人。其中副教授以上5人,講師 4人,助教1人,有碩士學位的教師 10? 人,有學士學位的教師 12 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20%,碩士以上學位比例達到50%。本專業現有琴房 40 間(琴房空間和音樂學院共用,其中10間為教師上課琴房),舞臺實訓1間,舞蹈實訓室1間,電鋼教室1間(教室空間和影視學院共用),音樂科技實訓室1間(與音樂學院合作建立)全部實訓室面積共計551.1平米。16-17年本專業有兩位專任教師主持了兩項省教育廳一般項目并已結題,近三年本專業教師在省級期刊發表論文20多篇,獲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一項,獲省級征文三等獎一項。
學校對項目非常支持,學校對教學改革有長遠的規劃,有一系列規章制度,確保項目的運行。學校教務處有《本科重點專業建設實施方案》和《本科重點專業建設項目經費使用與管理辦法》對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和經費使用都有規定,第一,學校負責項目過程管理,保證經費的投入,加強日常管理,實行年度考核,督促檢查指導,及時將項目研究階段性成果應用到人才培養工作實踐中。第二,實行項目主持人負責制,具體負責項目的調研論證、方案設計、成果總結、實踐應用和經費使用等工作,項目組成員相對穩定,規定主要成員必須直接參加項目的方案設計、論證、研究和實施。第三,學校能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
綜上所述,云南藝術教育專業的建設和改革勢在必行,通過改革可以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以便體現課程的地方性、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從而體現云南藝術教育專業區域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