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華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各界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度愈加明顯,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再加上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等的先進設備應用到教學管理中,以此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因而為了符合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多的院校將信息化管理作為教務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經過研究表明,在實際應用中,小學教務管理體系中的信息化管理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小學教學管理的有效開展。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對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特征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目前小學教務管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網絡完全體系、和樹立現代化的高效教學教務管理理念等三個當面進行策略說明以提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務管理;信息化;管理能力
小學的工作質量和教學質量對學生未來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大對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管理,提高小學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良好有效的學習。而對小學教學質量管理中,教務管理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科學規范的教務管理更有利于學校對學生有效的管理,并能讓老師合理的開展教學工作,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人才,更有利于學校進一步的發展,提高學校的教育水平、促進學校整體的發展[1]。現如今,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能有效的符合目前教學工作的發展現狀。因此有必要在小學教育工作中了解目前教育教學發展的方向,根據其發展趨勢制定相關的教育工作計劃,同時還應使用信息化的方式是促進教務管理能力的提升,使教學過程中的各項資源能夠充分有效的發揮到最佳,使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更加完善,更有效的保證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特征分析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指目前各院校在進行教務管理過程中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新進信息技術,以實現信息之間的交流與共享,優化教務管理過程,提高教務管理質量和效率,提供優質化的教務管理服務,以達到各院校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教務管理水平[2]。實現教務管理信息化是當代院校教務管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時代發展的需求,采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更有效的保證院校內數據信息的準確性,方便相應的工作人員查找和使用。換句話說,在小學中實現教務管理信息化,一方面可以有效的發揮教學資源作用的最佳化,方便師生快速查找教學資源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有效的減少了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浪費。
有效的對小學教育展開管理工作并不是簡單的,所包含的內容和程序相對比較復雜,對相應的操作人員和操作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要求:
1.教育管理工作較為復雜。在對小學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時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生活,以及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等各方面,因此教育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內容繁多復雜,更需要教育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對教務管理有非常強的責任心和耐心,才能更有效的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
2.高要求的專業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務管理系統應跟隨信息技術的發展進行改革創新,這就需要相應的工作人員有非常強的專業素質,有效的提高教務系統信息技術化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因此教務系統管理人員應及時對教育管理系統知識進行補充,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并持續性的學習新知識。
3.高效的服務意識。對小學展開教育管理工作,必須強化在教務管理中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讓工作人員認識服務意識在展開教務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為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4.有較強的連續性。在小學教務管理工作中應密切把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有效的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循序漸進的管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生活提供便利,并有效的促進學校的發展。
二、如何提升小學教務管理信息化管理能力
(一)多方位開展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
在目前小學教務管理信息化管理中,教師對信息化的教學能力較為缺乏,且不能有效的達到信息化教學目標,同時更不能有效的提升教務管理的效率,不利于信息化教學在小學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和發展。與此同時,學校對老師開展信息化教學的能力沒有相應的培訓措施,老師不能及時掌握信息化教學的方法,不能更好的使用信息化對學生進行教學。尤其是在學校引進先進設備的時候,老師對先進技術設備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不能有效的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影響信息化教學的效果[3]。教師信息化的教學能力對小學教務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展開,有一定的影響作用,通過老師自身的能力可以有效的促進教務管理信息化的實際工作效果。
因此在學校實際中開展教務管理信息化應有效的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讓教師對信息化的教學有充分的認識,在實際應用中,通過專業化的培訓提高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效果,持續間斷性對老師進行各方面的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和信息化應用能力,以推動小學教務管理信息工作的效率。同時對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培訓的時候應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培訓指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興趣和對信息化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有效的對教師進行信息化的培訓應在培訓方法上進行創新,信息化的不斷進步,需要對教師的信息化培訓及時采用先進的方法進行教育培訓,學習更多的符合目前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的知識,有效的讓教師學習計算機體系、電子處理軟件等知識,并能通過所學的信息化知識有效的與教務信息處理結合,實現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有效提升,并能進一步促進教務管理在小學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和發展,加強小學教務管理工作,有效整合教學資源,發揮教學資源的最大化,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未來發展[4]。
(二)體現網絡安全體系的合理性
就目前而言,小學在教務管理系統中的信息化管理的應用還存在網絡系統不安全等的不利于教務工作有效展開的問題。而出現這種原因的情況一般都是教務體系不完整,沒有有效建立安全的防護系統,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阻礙了教師和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相關工作。目前小學教務管理中沒有設立相應的部門,沒有合理有效的對部門進行分工,明確部門目標,因而在教務管理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缺乏有效的針對性。另外學校在采購教學設備的時候更沒有注意其的安全性能,更沒有有效的分辨設備的具體使用方法和使用情境,不能有效的保證網絡完全性。加上網絡是一以種虛擬的不可觸摸的形式存在,而且具有公開性,存在各種各樣的不良信息甚至是病毒,對網絡安全有一定的威脅。
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小學教育管理能力是目前行之有效且符合當前教育發展潮流的方法,而在小學中進行信息化教學更應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問題。因此,在購買先進設備時要注重設備網絡的安全效果,能夠在使用過程中更好的系統的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小學教育工作者應對網絡安全意識有正確的把握,能夠有效的分析網絡系統中安全的軟件或者是危害系統的不良軟件,有效的保證設備的安全性能,構建穩定的安全系統[5]。通過實際與網絡安全系統的主要組件有效的結合,保證防火墻、安全掃描、網絡監控等各組件為整個網絡系統提供準確有效的安全保證,發揮信息化設備的最大效能和作用,保障信息化系統在教務管理工作應用中有效的展開。對于信息化設備軟件的保護和數據保護是一種長期的持續性的工作,需要不斷的維護網絡系統的安全,這就需要培養相關人員對網絡系統的認識,加強相關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并開展安全知識的教育,正確的幫助相關人員正確的操作使用信息化設備,減少出現威脅網絡系統安全的問題。另外一方面還要安裝合理的安全軟件,設置符合設備的防火墻系統,及時對教學資源和數據進行備份,降低因系統安全出現的問題導致數據和資源丟失的風險,影響校園展開教務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效果,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6]。
(三)樹立現代化的高校教學教務管理理念
根據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學在教務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并不能有效的應用,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這一問題出現的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學校在實際教學管理中目前仍是采用的傳統的較為保守的教務管理手段,在觀念上沒有認可信息化管理為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校的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同時也不能正確的認識信息化技術對校園資源的有效整合、使用、以及更為節省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7]。另一方面是學校雖然在教務管理中應用了信息化管理手段,但因為對信息化的認識不充分,沒有重視信息化管理的效果,使其應用僅限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發揮信息化管理的最佳效果。
為了有效的改善此類情況的出現,學校應深刻認識信息化技術為學校整體的發展帶來的有利因素,正確的把握使用信息化的教學管理方法,及時轉變觀念,大力推廣信息技術教學、信息化的管理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并能根據相應的理論指導,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和經典案例對自身在應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各方面、各方法制定符合本院校發展的教學模式。另外在小學教育中對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能夠進行有效的分辨,繼承良好有利的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通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彌補傳統教學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同時能夠有效的尋找新方法、新模式有效的管理小學教學,運用符合本院校自身發展的管理方式進行教學管理,以此促進學校資源作用的充分發揮,教師能夠更好的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提升學校的整體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育。
除了采用以上措施解決問題外,在小學教學管理中還存在其他相應的問題。小學教育中管理人員對信息化技術服務能力意識弱,不能有效的服務學校的師生工作和學習,且同時對于服務的重要性沒有準確的認識,影響著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進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不能效的展開信息化管理工作。另外的問題主要是信息的準確度不高,不能有效的為師生提供準確的教學資源和服務,或者是在教學管理中會出現由于資金限制導致不能有效的引進教務管理軟件的問題,不能有效促進學校總體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教學管理中應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必須得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服務態度、以及服務效,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意識培養,并有效的進行服務能力培訓,提高對工作的服務要求。另外,在信息化管理教學中,要嚴格把握數據信息、教學資源的準確性,讓學生的課表、成績、學籍更加準確,以保證老師可以正常的展開教育工作,保證教學管理工作在小學管理中有效的進行,有效的提高管理師生的工作效率和準確性,保證教學工作推動學校的發展。除此外,學校根據自身的實力購買相應的管理軟件,同時加強教務管理人員對軟件的開發能力,保證管理人員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為學校制定開發有針對性實用性的管理軟件,充分利用校園的人力、物力、財力,能夠自主的研發,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校園資源,加強了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提高了對信息化管理、應用、開發等的參與度,另一方面能夠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員和開發人員的能力,相應的提高了技術,并為學校節約了一定的經濟。
結語
對小學的教學管理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對校園管理能力的提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是小學未來教育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并能夠有效的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有利于促進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有效促進師生的發展[8]。然而對信息化的管理不是簡單的,對信息化在小學中有效的展開,很多因素都制約著其發展,因此應正確分析小學教學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教學的局限性,并根據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保證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的保證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正常展開,并能安排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的工作,能夠有效解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出現相應的數據丟失問題。總而言之,對小學進行有效-的教育管理,離不開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管理,應加大對信息化管理在學校教務管理中的作用認識,同時貫徹落信息化管理,根據社會的發展及時對信息化技術進行調整,使之順應學校教務管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莎莎.中小學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何穎儀.廣州市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教務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16.
[3]郭敏敏.陜西省欠發達縣域中小學管理者信息化領導力現狀與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4]黃迎春.中學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廣州大學,2017.
[5]張鑫慧.基于“互聯網+”的農村中學教育管理信息化現狀及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18.
[6]姜英秀.高校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對策思考[J].才智,2018(11):129.
[7]馬萍.重慶市中小學學籍信息化管理的現狀、問題和對策[D].重慶師范大學,2016.
[8]張凱隆.小學教務綜合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廈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