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龍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與學生充分合作,共同探究,輔以現代化的教學的手段,使學生學到有價值的知識。
關鍵詞:興趣;探究;解決問題
課堂教學這一基本的教學形式,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教學的主要目標都必須在課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數學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首先,備課應從了解學生入手,有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于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系。經過筆者實踐: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松,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系。
其次,傳統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現代的教學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么、說什么、探索到什么、體驗到什么等成了課堂評價的重點。
二、數學教師要提高對課堂教學效率重要性的認識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全面提高教學效果、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素質確實具有重要的意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評價教學質量,既要看教學效果,又要看教學效率。
三、老師要樹立起現代化的教學觀念
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嶄新的現代教學觀。現代教學觀要求教師用整體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因素,實現課堂教學整體優化:要求教師重視學法指導,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要求教師既指導學生有效的學習,更要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要求教師把愉快因素融入課堂,讓學生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
四、數學老師要深入鉆研教材
深入鉆研教材主要應把握新知的生長點;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把握教材的深、廣度和把握教材的關鍵處。鉆研教材,要鉆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順序、每幅插圖和例題習題。有田間的教師還應從教材的變動中深刻理解編者的意圖,正確把握教材的精神實質,這無疑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數學老師要設計最佳的教學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要素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優化了這些基本要素和具體操作的一些細節,如教態、語言、板書、環境等,課堂教學的效率必將提高。
優化教學手段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恰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又恰當地引進了現代教學媒體。既能準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這樣使下系學生的視、聽、觸覺同時并用,從而提高了教學課堂教學效率。
六、數學教學要形成科學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簡言之,就是為完成 特定的教學目標而建構的(或選擇的)在教學過程中相對穩定的由一整套教學策略與之相適應的結構方式。它具有科學規范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學改革等功能,它是教師的教學工具。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探索和構建科學規范的小學教學模式是保證。正如有些專學所言,如果一個老師能夠掌握七、八個教學模式,那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無疑是大有益處的。如果一個小學數學教師能夠掌握數學分課型、分內容、分年段等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效率必將大大提高。
七、老師要營造民主化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對教育評價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視,課堂效率的提高與它有密切的正相關。和諧的教學評價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成就感,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在課堂上我們都會使用評價。從評價主體上看,分為師生、生生、生師;從評價手段上看有口頭語言和稱贊的目光、親切的微笑等體態語言。如“你的想法很獨特,大家可以來討論一下。”假如學生提出的問題果真有價值,老師應該馬上肯定:“你的問題很有價值,老師很重視。”條件許可的話,可以組織學生一起來探討。有效的評價既能指明優缺點,又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力量。從而對自己在知識與技能、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時發現并做出不斷的調整。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張奠宙,《數學教育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羅增儒,《數學教學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4]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