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威
摘 要:在傳統美術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并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身的主導作用,教師只注重自己是怎樣教學,卻忽視學生是怎樣學習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必然不能提升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而隨著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對于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越來越重視,教師需要不斷豐富美術教學的方式,積極開展師生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各種美術學習對于自身發展的意義,保證能夠實現班級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 師生合作學習 策略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政治領域都有不同的改進措施,教育這個領域也在進行相關教育方法的改革,想讓整個中國的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和有效率。而在教育改革中,不僅是對主科,像語數英等科目的改革,而且對藝術型學科,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都有教育方式上的改革。只有這樣,整個國家的教育機制才能更完善,本文正是基于這一點,著重向大家介紹在初中美術課堂上實施師生合作這種教學方式,它的意義非常之大,對整個國家的教學影響很大,而且我在本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些更好實施這種師生合作方式的建議,以供參考。
一、師生合作學習策略對初中美術教學的意義
美術教學是通過直接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對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完善學生人格、凈化學生心靈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培養的是學生的模仿能力,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而且學生的實踐機會較少。這種方式忽視了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容易使學生形成利己主義思想,曲解競爭精神內涵,形成惡性競爭,不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為美術教學帶來了困難。但通過師生合作教學策略,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了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目前初中美術教學開展師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缺乏系統而精細的合作學習觀念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初中美術教師缺乏合作學習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劃分學生小組的時候只是武斷的憑著座位次序、個人習慣和喜好來完成,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美術的興趣,不利于師生合作學習工作的開展。教師經常用固定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來要求學生,就會導致無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更不利于成學生形成美術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
(二)師生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化
部分初中美術教師的教學心態還未及時轉變過來,是抱著走形式的目的而進行師生合作學習,結果教師仍在師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占著主導地位,學生并未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在美術教學中開展師生合作學習,教師和學生地位的平等十分重要。如果教師一直發揮主導課堂的強勢地位,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位置,將導致學生不易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態,無法利用合作學習來形成團結協作的習慣。師生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的情況將導致初中美術教學效率無法快速提高。
(三)學生合作學習小組的規模設置不科學
在初中美術教師開展師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小組的規模要科學合理。根據多所初中學校的經驗來看,學生小組的規模控制在5至10人比較合適,能夠較大幅度地增強師生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率。不過,有些教師安排學生成立合作小組僅僅是做表面工作,在分組以后疏于引導和管理,結果沒有發揮出師生合作學習的作用。
三、開展師生合作的方式
(一)教師注重整個美術課堂的氛圍
初中美術課堂上,想讓學生提高對美術的興趣和保障整個課堂的質量,引進師生合作這種教學方式時,要特別注意的便是營造整個初中美術課堂的氛圍,氛圍的融洽,會讓學生對相關的美術知識時接受的更容易,比如,教師在講授初中美術中國山水畫這一節時,想讓學生更易于接受,可以采用根據自己最喜歡的一些山水詩,來想象整幅山水畫的意境,教師講授一些筆墨技巧,讓學生能運用到自己的作品當中,繪畫完了,可以附上一首小詩,這樣的話,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筆墨技巧,而且讓學生能發揮自己的想法,提高了整個美術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二)創建合作小組并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
創建合作小組能讓學生之間通過合作來更好的完成初中美術知識的學習,而且在一個小組,學生會有借鑒意識,每個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因為每個人長短處不同創建這種合作小組能讓學生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實踐能力需要著重培養,因為美術知識并不是一種抽象,虛化的東西,而是可以真正運用到實踐當中去,每個學生都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讓自己的美術思維更具有獨特性和流暢性,所以合作小組在某種意義上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各抒己見,真正參與到初中美術課堂的學習當中去,這才是一門學科教育的成功所在不是嗎?還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創新能力。
(三)教師發揮引導作用
初中美術的高效率學習,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合作,當然,這種合作學習的主體還是教師,教師既要做參與者,也要做領導者,因為如果初中美術課堂上單純的只有教師一個人單純的教授知識,或者是與學生一起思考探討而沒有總結的話,所謂的師生合作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的美術學習沒有效率,課堂上的學習流于形式,沒有實質的效果,不僅達不到高效率的學習狀態,反而可能會讓整個課堂的氛圍變得散漫,沒有秩序所以教師在講課時,還是要專注于演繹引導者這一角色,對學生的美術學習做到整體的把握,了解哪些地方可能會有欠缺,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學習美術知識,而且要提高整個初中美術課堂的學習氛圍,是每個學生都能很融洽地融入進這個集體,共同學習。當然,同時教師也得做傾聽者,了解每個學生在學習初中美術時的心理感受和想法。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結合師生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有效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宋海波.分析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156-157.
[2]余創新.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3(0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