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飛燕
摘 ? 要:近年來,我國為實現美麗中國的規劃藍圖,作出了較大的努力,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是作用于我國貧困區域的重點幫扶措施,能進一步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文章分析了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現實問題,并對其提出了相關解決對策,希望能強化我國精準扶貧效應。
關鍵詞: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美麗鄉村;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之間的經濟生產結構逐漸發生了轉變,同時,城鄉經濟差距持續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也有所不同,為提高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實施了鄉村旅游精準扶貧計劃,通過精準篩選貧困區域和貧困戶,取得了一定的扶貧成就。
1 ? ?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現實問題
1.1 ?扶貧理念缺乏可持續性
近年來,我國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積極開展了以鄉村旅游為脫貧途徑的精準扶貧工作,鄉村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具有較好的旅游效益,但是在開發旅游項目時,部分區域出現了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開發行為,不利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1.2 ?鄉村旅游扶貧精準性缺失
以鄉村旅游為途徑進行的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是精準篩選貧困區域,目前,精準扶貧政策下的鄉村旅游開發地必須從政府劃定的貧困區域中進行選擇,這就導致了選擇局限性的產生:開發的旅游區域未必是實際意義上的貧困區域,而實際意義上的貧困區域處于劃定區域以外。
1.3 ?鄉村旅游條件規劃不科學
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效果的發揮,是以貧困區域中旅游項目的開發為基礎的,從這一層面上來看,現階段我國對貧困區域旅游項目開發的前期評估缺乏合理性。據有關調查顯示,當前階段的評估工作主要是針對貧困鄉村是否具備旅游資源進行的,忽略了對鄉村位置、周邊環境等因素的綜合評估。
1.4 ?扶貧主體之間連接性較差
通過對現階段我國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進展進行調查后發現,實施鄉村旅游開發項目的組織或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孤島效應”,區域間扶貧主體之間的連接性較差,抑制了片區式精準扶貧工作的展開效果,同時,貧困區域之間的旅游項目為形成“片區效應”,抑制了經濟效益的發揮。
2 ? ?推進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對策
2.1 ?實施可持續扶貧理念
當前階段,我國在貫徹和落實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同時,進行了“美麗中國”和“美麗鄉村”等相關規劃,目的是將我國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因此,應深入分析當前階段我國鄉村旅游的開發情況,貫徹可持續扶貧理念。在國際上,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模式各有千秋,但唯有人民群眾滿意、符合自然發展規律并契合科學精神的發展理念,才是最有價值的發展理念以及最有實踐意義的發展模式。可持續扶貧理念的貫徹和落實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的推廣。
2.2 ?提高扶貧區域篩選能力
從當前階段我國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要想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發揮精準扶貧效應,相關政府機構和扶貧組織人員應該強化對鄉村旅游開發區域的篩選能力,對其提出以下相關建議:(1)提升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相關工作人員的扶貧意識,杜絕追求政績、忽視實際貧困情況的不良工作氛圍。(2)提高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部門的工作能力,營造以“精準”為核心的工作風氣,強化對鄉村旅游開發區域的篩選效果。(3)以政府現階段劃定的貧困區域為基礎,拓展貧困區域范圍,并在一定時間內,重新審視劃定區域內的貧困情況,及時更新幫扶區域,以擴大幫扶面積[1]。
2.3 ?完善評估機制
旅游產業是扶貧脫貧的重要支柱和建設美麗中國的助推器。到2020年前,我國政府計劃通過發展旅游業使1 200萬人口脫貧,這些人口占全國貧困人口的17%。因此,當前階段要想進一步擴大扶貧效應,提高貧困區域的經濟產能,應在鄉村旅游區域的評估機制上進行完善。以我國遼寧地區的扶貧工作為例,對評估機制的完善情況進行分析:遼寧屬于東三省之一,具有濃厚的東北文化氛圍,具有較好的旅游開發條件,但是在遼寧的部分貧困區域中,存在著交通環境惡劣、生態系統復雜的情況,因此,在進行旅游項目評估時,應綜合多方因素,明確開發難度,預測旅游項目的開發結果,從而達到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長期作用的目的[2]。
2.4 ?建立扶貧主體連接網絡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烏什縣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直接實現就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450戶1 800余人,鄉村旅游間接從業人數3 000余人,為該縣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實現脫貧“摘帽”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見,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實際作用效果顯著。為幫助我國精準扶貧工作主體脫離“孤島效應”困境,進一步夯實我國經濟建設基礎,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構建主體連接網絡,由政府扶貧部門組織貧困區域內的扶貧主體進行協同工作,以規范化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為基礎,實現鄉村旅游扶貧區域連接性能的提升。(2)定期開展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交流會,邀請扶貧主體參與,在會議中共同分析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進展,探討工作難點,實現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3 ? ?結語
總而言之,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實施,相關部門應提高對精準扶貧區域的篩選強度、拓展工作面,改善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現狀。通過開展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有效縮短我國城鄉差距,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幸福指數,為我國生態文明社會的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卓國.探索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實現路徑[N].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7-12(007).
[2]滿孝平,常紅旭.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游扶貧實踐路徑研究[J].中國市場,2019(2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