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以及素質教育的廣泛普及,中學漢語言教學日益受到重視。本文立足于當前漢語言文學對中學生的重要作用,結合漢語言文學的特點,分析了如何在中學階段加強漢語言文學教學,以供廣大同仁研究探討。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中學生 重要性
漢語已經不再僅僅代表一種語言,更象征著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數千年文明積淀后的精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漢語言文學內涵豐富的文明結晶,在中學開展漢語言文學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漢語言文學的特點
漢語言文學作為傳統的人文學科,是體現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載體,擔當著傳承與提升全民語言與文化素質的重任。漢語言文學課程內容主要是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而總的核心思想內容則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對自身,民族,國家,乃至對人類的一種認識與社會責任感。正是這種溫暖正義的人文關懷,決定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特點在于: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對美的語言和語境的認知,輸導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漢語言文學對中學生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奠定學生堅實的語言知識基礎
漢語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發展中最具魅力的創造之一,它維系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表達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有了漢語言,人們的思想得以表達,古人的智慧得以流傳。在漢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表情達意的基礎知識和能力,能在其中感受漢語言的魅力,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和鑒賞力。隨著全球學漢語熱潮的興起,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學好漢語言,學好我們的母語,對于中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好我們的漢語言,我們才能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表現出更強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信。
(二)有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
漢語言文學中孔子儒家思想的影響力最為廣泛。千百年,人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尊崇“仁”“禮”,提倡“以和為貴”。除此之外,道家的“無為”、法家“法治”思想都或多或少影響著人們。但無論人們思想上認同或接受了哪家學派,對于人們的行為總有一種塑造或規范作用。正是漢語言文學中種種思想的影響,才使得社會井然有序的發展,人們的行為才有了參照的規范或準則。現代社會的法律從根本上強制約束人們的行為,為人們的行為確立了一個底線。但這并不是我們社會最終的追求。我們理想中的“法律”,是發自人們內心的認同與約束,是人們道德感驅使下的行為規范。而漢語言的學習對于人們道德的提升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繼而表現為行為的規范。無論是漢語言文學的內容還是漢語言文學的潛在規范,學習它們都有利于塑造人們的行為,規范人的思想,保證社會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
“人文”兩個字最先出現在《易經》中:“文明以止,人文也。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即重視人的內在修養。那么學習漢語言文學,則有利于提高人的內在修養。[3]漢語言文學中的經典,讓我們能直接感受古人的智慧,學習他們的高尚品格,并使我們不自覺的朝向好的一面發展。四書五經,讓我們從中找到了做人、處事、人際、親子多個方面的啟示。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寥寥幾語,把如何了解一個人完美的展現在眼前。子夏問孝,子曰:“色難。”簡單的兩個字,把孝的精髓,孝的真諦闡釋的淋漓盡致,既貼近生活,又高于生活,讓我們對孝與敬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類似這樣的思想數不勝數,學生浸淫在漢語文的海洋之中,一定能吸收到古人最經典的思想,提升自身的修養,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
三、中學生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
(一)把握好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重點
語言是中學生學習的必要內容,它是中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基礎。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及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豐富中學生的語言積累材料,從好的句型、優美的句子開始進行積累;強化學生語言積累的形式;通過學生在日常學習或閱讀中,積累優美的文章,強化學生語言形象的積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中,學會應用語言。還可以通過互動的方式來強化學生語言的應用。
(二)加強學生自主學習,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優化語文學習方向,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提供學生個性化學習平臺。在教學中,傳授相關的基礎知識和自主學習的方法,加強對學習和教學的引導,拓寬學生的思維面,讓學生的想象與情感有深度的進行發展。
(三)發揮學生課堂主體作用
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引用新課標的教學方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和理解,從本質上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
(四)重視漢語言文學的全面性
在信息知識時代,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內容十分的豐富多彩,有心理的、虛擬的、現實的等作為語文學習對象。語文材料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一個載體,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媒介,要讓學生在媒介中進行探索,尋找自身的寶藏。對于中學階段的漢語言文學來說,打破其空間界限,將現在、將來與歷史融合在一起,是比較好理解的。即能將歷史中寶貴的精華帶入到課堂,豐富教學內容,通過歷史文學的學習,了解歷史的過程,讓學生了解最先進的動態,為自身將來的發展留下伏筆,培養自身的創造能力。
結語
總之,漢語言文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道德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增長見識,提高對語言文學的積累和運用,還能對其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大有幫助。中學教師應該結合時代發展特點,不斷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以實現中學漢語言文學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雪景.論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2017(6).
[2]李宗昊.中學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淺析[J].科技視界,2015(10).
[3]王嬌.淺析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J].才智,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