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波
摘 要:重視加強和改進中職教學工作,深化中職教學改革,引導中職教學沿著正確的科學的方向邁進,對于創建中職良好的教學秩序,提高中職的教學質量,促進中職學校規模發展與內涵發展相結合,促進中職教育健康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職電工電子專業必須進行教學改革,才能提高教學效果,適應社會需求,滿足企業要求,以實現培養現代中職人才的目標。本文主要闡述了通過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換位、項目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工電子;教學策略;中職
電工電子專業技術基礎課,要求在課時少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掌握基本電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多年的教學經驗與事實證明,中職技校的學生基本不適于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與教法,而現行教材與教學形式,多于理論教學為主,且理論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實操實訓安排相對較少,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本人在電工電子課程的教學中,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積極探索了以下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換位、項目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教學以現實生活為入切點在電工基礎課的教學中盡力以現實生活作為切入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第一次上《電工基礎》課程時,先不急于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在教室里做與本課程相關的電路:家用日光燈的電路連接。學生并沒有親自動手安裝過。當電路一接通,燈管發光的瞬間,教室里的氣氛頓時變得熱烈。學生們顯得興致勃勃,沒有人因為電路的簡單而不以為然。此時就開始介紹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在電工專業中的地位。電工基礎與現實生活聯系很多,我們不妨盡可能多的把教材中的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體驗和感知實際事物的同時,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他們就覺得學有所用,從而可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推進改革 以實現信息化教學
電工基礎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課程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教師用語言不易描述。在教學中,往往有許多圖景難以被學生想象,實驗又無法進行,如果能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制作逼真的模擬課件,使演示實驗全體可見,增強實驗效果,就可以幫助學生擺脫這些認識障礙。將網絡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方法引入到課堂,利用聲音、動畫、圖像等現代化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吸引力,將電工電子專業課程的內容形象化描述、生動化講解,把電路和電器的工作原理用多媒體形式播放,便于學生的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實施換位教學法,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一種“傳播式”教學:講授――演示――練習,它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這只對學習自覺性很強的學生才能適應,而在中職學校,難免造成課堂上氣氛沉悶,教與學脫節的情況發生,致使一些學生各方面不能和諧發展,削弱甚至扼殺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電工基礎》教學實踐中,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嘗試使用換位教學法。換位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素質,充分發揮了激勵、喚醒和鼓舞的效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四、以項目活動為主體,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
項目教學法是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的改革。在《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的教學過程中,實施項目教學活動,可以有機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既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結合仿真或真實的工作環境,可有效的培養學生環保、節能及安全意識等各種職業素養,真正體現國家提出的“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課程建設核心理念。針對項目教學法,采取分層考核方法。分層考核是項目教學法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補充。由于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教師如強求一律,則會打擊差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其自暴自棄。因此,分層考核主張通過學生自選項目難度,通過展示作品來判斷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無形中提高了差生的成績,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優生做出好作品,額外再得到一些分數,也提高了他們繼續研究的興趣。
五、加強實訓,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實踐教學是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實踐素質、,它對形成職業崗位能力與專業教育的特色、提高專業教育的教學質量,為企業培養一線人才具有重大意義。電工電子專業強調課程內容與生產服務第一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相結合,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技能、經驗、興趣,因材施教。通過實訓課程改革,使學生學到就業的一技之長,用人單位招到了合格的員工,真正的做到了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設置實驗和實訓課程,通過參觀認識實踐、演示、動手和實驗等方式,達到鞏固基礎理論知識,訓練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鍛煉現場操作技能是很有幫助的。
在加強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除了開展實踐課程外,中職學校針對電工電子專業動手能力強的特點,還應該建立教師和學生工廠實踐制度,定期組織教師和學生到工廠進行工程實踐,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熟悉電工電子產品的工作流程,掌握企業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以及企業用人的情況和變化,從而按照職業崗位素質和能力需求改進教學方案、調整培養需求。
最后,要實現真正的“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電工電子專業的教學從根本上改革,還應從專業課程建設的實際出發,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研修,滲透項目教學法的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創新課程評價體系,擴大雙師型教師隊伍規模,加速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作為學校和領導部門,則應積極創造有利于教師研究的氛圍和寬松的環境,使教師有機會對改革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為教師培訓提供條件和保障。
參考文獻:
[1]李言旭.層進式教育法探討―淺談職業電子技能教學[J].湛江教育,2000(10).
[2]劉蘭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體制研究[J].中等教育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