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房
摘要:小學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實行科教興國的必經之路。做好小學教學管理工作,是有效推進、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提條件和重要基礎,也是推進學校品質課堂建設和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證。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實現有效的教學。基于此,本文就小學教學管理工作有效性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教學管理;策略
引言
教學管理是學校的管理人員根據教學特點和教學規律,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對教學過程實施全面的管理。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要實現較好的教學水平,就必須加強教學管理工作,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工作的成敗。眾所周知,教學過程包括教師的教授和學生的學習兩個方面,為使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加強對兩個方面的有效管理。因此,為落實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教學,小學教學管理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小學教學管理水平。
一、當前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管理理念落后
部分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管理和教學方式,重視成績高于重視素質的現象還較為普遍。相應的,教學管理者的創新意識不強,也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素質教育還沒有在根本上得到落實。一方面,小學校教學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沒有得到根本轉變,無法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教學管理的目標不明確,教師素質與專業水平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有差距,教學管理方法比較落后。
(二)教師的教學水平不均衡
很多小學教師并不是專業的師范教師,很多年紀較大的教師在觀念上不容易轉變,對于新的教學設備很多教師并不會使用,而新來的年輕教師教育經驗不足,學校并沒有安排統一的培訓,因此,教師水平差異較大。而且,很多學校在招收小學教師時標準都比較低,甚至有很多教師并不是專業的師范學校的學生,整體的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三)對學生的引導不夠
小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不成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而實際上,教師在課堂上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會開小差,甚至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教師對這種現象并沒有及時的制止。或者是在維持課堂紀律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把握好課堂的主次,偏離了學習的方向。
(四)教學目標不明確
很多教師在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很容易因為課上發生的一些小事,耽誤講課的進度。大多數的教師都無法完成課堂任務,甚至沒有明確的課堂任務,經常跑題,一節課下來,沒有講什么有用的東西,有可能維持了40分鐘的課堂紀律。還有就是教師在講課時把握不清重點和難點,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
二、加強小學教學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一)更新教學管理觀念
在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學校是為社會培養和輸出人才的重要場所,學校要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校必須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在制定教學管理方案之前,必須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情況,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地制定教學管理方案,實現有效管理。除此之外,教師還必須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教師絕不能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教師要全方位地對學生展開教學評價,注重教學過程和學生參與度的評價,而且教學評價不僅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包括學生之間的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發現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調整對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強化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高校教學發展規劃中的重要環節,是迎接國際化挑戰時必須注意的一個重要方面。現階段,我們要堅持適合我國國情的“任人唯賢、寧缺毋濫”的原則,努力打破人浮于事的不良現象,想盡一切可行的辦法,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行崗位責任制,并落實到每一個人,做到獎勤罰懶,將教師的業績考核落實到實處,對業績優秀者拿出部分獎金以資鼓勵。學校應建立教師培訓機制,制定相應措施,努力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與教學水平;加強師德建設,堅決杜絕學術腐敗等不正之風,以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學校還應走向社會廣納賢人,將高新人才吸引進來。
(三)強化科研意識,實現科學化教學管理
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人員承擔的責任重大,管理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利用長遠發展的目光看待教學管理工作落實,激發全體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不斷創新思想,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教學管理工作人員對于工作開展過程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要高度重視,積極找尋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而且還需要注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對學生進行素質評價。要求教師可以熟練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對教學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和改良,并且對相關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教學管理人員要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創建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管理體系,促進小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完善評價體系、提升教學管理質量
1.建立目標評價體系
只有明確科學的評價目標,才能保證評價活動全面展開和落實。評價體系應包括教育發展、督導、管理、學生發展四個方面的評價內容,應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使學與教、管與被管都能主動積極地進行。
2.注重對學生身心的全面評價
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德、智、體等要求更高,我們應完善對學生的評價標準,考核評價機制應囊括思想品德、身心素質、學習成績、勞動素質、個人特長等多個方面,這樣才能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
3.重視教師評價體系
要將教師評價作為教育評價的重點,從德、能、勤、績等方面對教師進行全面的考核,嚴格測評教師的專業素養。此外,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輔相成,在制定教師評價體系時,要參考教育成果,以激發教師的創造潛能。
三、結束語
當前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環節,是維持高校日常教學秩序的基礎工作。教學管理水平是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每一個管理者都要樹立不斷學習、創新的意識,從知識和能力儲備上滿足教學管理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從而推進民辦高等教育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