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制造企業在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明顯,然而市場對制造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對企業內部成本費用的控制把握更嚴格。在企業的經濟利益最大化以及增強企業之間市場的競爭力的目標下,合理的控制企業制造的成本費用成為重點工作。
關鍵詞:制造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措施
一、引言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市場經濟正在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度不斷地增加,隨著企業不斷地引進先進的設備,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的同時,企業內部的成本費用也正在增加,要想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就要有效地控制企業的成本費用。
二、加強制造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意義
制造企業成本費用的內部控制是企業發展的必要途徑,合理的控制成本費用具有以下幾點意義。
1.讓企業利益最大化
企業的庫存越多,自身的經濟收益就相對減少。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企業制造成本費用過高,如果企業可以合理地減少所用的成本費用,讓產品的價格控制在消費者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這樣就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有利的優勢,在制造企業和消費者之間,企業處于主動地位,占領有利的市場地位,提高經濟收入。
2.在面臨突發情況時可以坦然地面對
通過降低企業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收入,這樣企業的流動資金就會隨之增加。企業的流動資金增加,在企業面臨經濟危機的時候有可以解決的能力。
三、制造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成功案例
美國的福特汽車創立于1903年,當時每年制造出的汽車大約1700多輛。由于市場剛剛起步,汽車興起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那時候的汽車是普通家庭的奢侈品,當時由于汽車價格比較高,很多家庭買不起汽車,造成汽車的銷量越來越少。于是福特公司開始想辦法降低汽車的價格,提高公司的經濟收益。最后福特公司認為以最低的成本賣出最多的產品,即使汽車的價格降低后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于是福特公司開始從每一個細節人手,讓成本下降。隨著汽車成本的減少,汽車價格相對減少之后,越來越多的家庭可以買得起汽車。福特公司讓汽車的成本一天天下降,大量的汽車被賣出去而增加了產量,讓生產成本繼續下降,那個年代福特公司發展的理念就是用低成本和大銷量來進行市場競爭。福特汽車在這種發展理念下,從1908年開始在T型汽車上實行單一品種的大量生產。19巧年建成了第一條生產流水線,實現了一分鐘生產一輛車的愿望。1916年T型汽車的產量達到了58萬輛。1927年T型汽車累計產量突破150萬輛大關,市場的占有率到了50%。
四、制造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可以提高市場競爭力,但是目前我國制造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還存在許多問題。
1.成本控制的觀念落后
目前我國制造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利益,只是在產品的價格上面進行來回調動,而不考慮根本問題,導致企業的收益并不是很理想。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成本控制觀念比較落后,一些企業只考慮傳統的成本控制觀念,只在生產的時候節約成本,不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這樣往往會導致產品的質量出現問題,最后導致企業的經濟收人不但不會增加還可能相對減少。
2.管理方式比較落后
一些企業在進行成本費用統計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人工來進行統計,很難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完成這項工作,造成效率低下、統計時間長、精準度不高。另外一些企業只注重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忽略了從產品的研究、設計、采購以及員工平時的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問題,這樣的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導致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體系不能正常的運作。
3.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體系
一些企業在控制成本時,往往只注重會計核算,并沒有形成有效的成本費用內部控制體系,讓企業的成本費用控制工作很難進行下去。
4.對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認識比較片面
一些企業對成本管理控制的認識不全,把降低成本當成了企業提高經濟收益的戰略目標,忽略了產品的競爭力。另外,當前企業成本內部控制還是處于利用會計核算來進行的階段,缺少相關技術的融合。也有的企業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僅僅是在生產線上對成本進行控制,忽略了其他環節的成本控制,缺乏全局意識,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5.員工的節約意識不強
一些企業的制造人員認為企業每個月可以給自己發工資就夠了,對生產線上的產品不夠重視,出現一些小問題可以進行修理的產品當成廢品扔掉,或者由于其他因素故意損害公司的產品,不懂得節約,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利益。
五、制造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重新認識成本控制觀念
傳統降低成本的觀念已經不在適應了,從現代降低成本觀念的角度看,成本的降低是要考慮產品類型以及其他因素對成本的影響,如果盲目地降低產品的成本,可能會導致產品的質量不合格。現代成本的管理手段并不是必須要生產成本的降低,而是盡可能地減少成本的支出,獲得盡可能多的經濟收益,從而提高成本效益。
(二)利用新技術,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管理
企業在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管理上應該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發新的手段來進行管理。人工操作和計算機信息化處理有機結合。例如,通過建立ERP系統,減少企業部門獨來獨往、盲目投入以及重復浪費的情況,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更方便成本費用,讓成本費用統計時間變短,效率以及準確率都有所提升。
(三)要對制造全過程的成本進行控制
企業在成本控制的時候,不應該只是從生產線上降低成本,還要考慮制造過程中的研發成本、材料成本以及其他環節所產生的成本費用。其中研發成本所需要的費用最為明顯,所以必須要降低研發成本,降低研發成本就需要在研發之前做好市場調研工作,降低研發的風險。除了研發成本之外,還要注重企業在設計、采購等方面成本考慮。
(四)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制度
擁有完整的成本控制制度是企業降低成本工作的重要措施。要想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制度,就要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完整的現代化制度。在建立制度的同時,也要考慮社會的需求在不斷地變化,這就需要企業的相關制度也要不斷地更新,讓現有的制度隨著企業的變化而變化。采用先進的成本費用控制方式、手段的應用,以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目標為核心,構建可操作性強、可執行性好的成本費用控制系統,才能確保制造企業提高工作效率。
(五)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培養員工的成本意識
一個企業的主體就是員工,讓成本費用的控制從員工自身開始做起。企業要加強成本控制的培訓工作,讓員工知道控制成本費用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工資是和企業的收益有直接的關系,讓員工從自身做起,讓企業的降低成本的工作從底層做起。另外,企業應該對那些節約成本的員工進行嘉獎,對浪費成本的員工進行處罰,通過獎罰制度,讓員工可以更用心的工作,避免出現故意浪費產品材料的現象。
六、結束語
制造企業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發展依據,企業要想更好的發展就必須重視成本費用的控制。企業要認識成本控制觀念以及重要性、結合新時代的信息技術合理的控制成本費用、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成本控制的目標、加大培訓力度讓全體員工從自身做起以及要建立比較完整的成本控制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吳艷麗.企業加強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措施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78-81.
[2]任妹敏.淺談制造業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6(15).
[3]盛文蔚.論機械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5(17):59-60.
[4]李倩.湖南某汽車彈簧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問題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4.
[5]劉菊華.論制造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現狀及發展建議[J].會計師,2016(20):54-55.
作者簡介:
陸燕青,佛山豐田紡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廣東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