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衡
摘要: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成為大勢所趨,數據也成為了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資本,數以萬億的信息數據數量更是為媒體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契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經歷過艱難的嘗試和失敗,最終找到了融合發展的良好路徑。本文將結合靖遠縣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更為詳盡地分析H5、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特征、動力以及途徑,為我國融媒體發展質量和發展速度的提升提供良好借鑒。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新媒體;特征;動力;路徑
2019年1月31日,靖遠縣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標志著靖遠縣媒體發展從以靖遠縣廣播電視臺為主體的傳統媒體走向新媒體。靖遠縣融媒體中心在運行過程中堅持“融為一體,合二為一”的建設原則,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在推進靖遠縣新聞信息傳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前,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以及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融媒體發展已然成為當下媒體合作的主流形式,紙質媒體以及廣播電臺等傳統媒體在大數據時代也紛紛走上轉型升級的道路,積極開拓新媒體平臺,加強融媒體中心的建設。
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特征
(一)媒體傳播矩陣平臺的構建
在大數據時代,新媒體可以借助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對用戶的信息進行數據分析,針對用戶的附加需要為其提供更為多元化的媒體服務,構建新媒體傳播矩陣平臺。在媒體矩陣平臺的支持下,媒體能夠迅速提升自身影響力并實現理想意義上粉絲導流。媒體傳播矩陣平臺的構建是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主要特征,其能夠為融媒體的發展吸引諸多用戶群體,進而實現媒體變現的最終目的。
靖遠縣融媒體中心利用H5、視頻以及直播等新媒體方式,持續不斷地推出全媒體產品,產生了良好的媒體效應。這一過程中創造了大量點擊量超過10萬的媒體作品,其中包括點擊量突破30萬的《好媳婦武耀蓮37年來用真情演繹孝道,傳遞好家風》的抖音作品。靖遠縣融媒體中心通過電視臺、抖音、微信、微博以及快手等媒體的融合,實現了媒體引流,極大地增強了靖遠縣融媒體的影響力、傳播力以及引導力。
(二)受眾群體的整合
受眾群體的整合也是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重要特征,在融合之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受眾之間的界限較為清晰——傳統媒體受眾主要是“80前”群體,而新媒體受眾的群體則是“80后”群體。這也就使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采編方式和報道內容具有較大差別。但是在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積極尋求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受眾群體的整合,融媒體編輯內容和方式也兼顧不同媒體的現實需要,對于媒體的整合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三)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平臺的搭建
在傳統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以及權威報紙是國家政策的主要宣傳平臺,但是在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國家政策也選擇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逐漸搭建起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平臺。當前,微博憑借其高效的信息傳播效率以及數億用戶群體成為國家時政新聞傳播平臺,許多國家機關以及地方政府機構都開設了微博賬號,用于發布或者回應網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融媒體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傳播的積極作用。
(四)信息互動性的增強,迎合年輕人碎片化時間的利用
傳統媒體時代,用戶發聲渠道較為局限。但是大數據時代下,不僅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記錄者和傳播者,還可以實時參與新聞信息的討論。信息互動性的增強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大數據時代融合的顯著特征。同時,短視頻以及短新聞的出現,新聞編輯形式日益簡明扼要都極大地迎合了年輕人碎片化時間的利用習慣,也反映了大數據時代媒體融合過程中對年輕人群體的關注。
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動力
(一)媒體受眾差異化以及需求偏好變化
媒體受眾差異化以及需求偏好變化,要求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兼顧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是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主要動力。因為傳統媒體在大數據時代發展過程中發現受眾數量發生了下滑,新媒體吸引了年輕群體的目光,中年群體也有轉向新媒體的趨勢。所以,積極推進與新媒體的融合,開拓不同渠道的媒體信息傳播平臺,是傳統媒體在大數據時代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
微博平臺隨著信息量的增加以及用戶群體數量的增加,其技術能力和穩定性不斷提升,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更是成為了很多官方媒體的重要陣地,抖音融合線下店鋪運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媒體變現效率。同時,H5技術的發展更是為媒體的多元化以及趣味性提供了技術支持。新媒體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持續發展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推動力,能夠幫助新聞采編人員實現全媒體編輯,是大數據時代的強大支撐。
(三)媒體產業鏈以及整合的需要
當前,傳統媒體遭遇了寒冬,電視廣告以及紙質媒體廣告數量和收入逐漸降低,因為廣告商更為中意傳播范圍廣、速度快且變現效率高的網絡傳播媒體。因此,媒體產業鏈以及媒體整合的需要推進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大數據時代的整合,這是基于傳統媒體扭轉盈虧的現實需要。
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路徑
(一)立足本土,講好故事
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也不是形式主義的融合,其應該是貼近人們生活的,能夠肩負起講述人們身邊事的責任的融合,就像微博說的“隨時隨地,發現新鮮事”。所以,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路徑應該是立足本土,講好本土故事。
靖遠縣融媒體中心在今年4月26日的冰雹暴洪災害報道過程中,利用直播、航拍、文圖等手段全面報道了抗洪救災、災后自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等各個階段的節奏重點;聯合氣象部門通過微信平臺、頭條號、即時播報等第一時間為群眾發布暴雨預警信息,引導群眾采取措施自救;對遭受冰雹爆洪災害的全方位報道,體現了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強大傳播效力。
(二)提升新聞采編人員全媒體采編能力
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在新聞采編過程中內容較為繁多,但是在新媒體平臺,用戶更為偏好短視頻的新聞采編方式。所以,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還需要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全媒體采編能力。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能夠有效掌握不同媒體用戶的差異化偏好和需求,在媒體傳播矩陣平臺內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進行新聞采編,例如針對電視平臺用戶的新聞求真需求展開后續追蹤報道,新聞采編方式也可以更為嚴謹和嚴肅;但是針對微博平臺的用戶就需要迎合其碎片化閱讀的需求,簡單明了地運用5W新聞編輯原則在短時間內播報新聞核心信息;在知乎平臺則可以運用圖表化的內容來進行新聞分析,并引導人們的討論等。
(三)創新融媒體運營以及盈利模式
大數據時代,改變傳統媒體過度依賴廣告收入的盈利方式,創新融媒體運營以及盈利模式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關鍵。所以,需要利用大數據信息構建完善的媒體產業鏈,加強傳統媒體以及多種形式的新媒體的合作,在增強用戶粘性的基礎上提升媒體影響力,進而提升媒體信息以及媒體產業變現效率。當前,頭條新聞利用抖音以及“抖店”的線上宣傳和運營已經實現了媒體變現。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是最為重要的資產,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也是時代的選擇。通過對二者融合的特征、動力以及途徑的分析,結合靖遠縣融媒體中心的建設經驗以及抖音運營變現的經驗,我們可以更為深入地探索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的經濟效益,探究融媒體在大數據時代社會責任的承擔以及媒體矩陣平臺建設的完善問題等。盡管當前各地都積極開展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但是我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還處于初始階段,在未來還將面臨諸多困境,融合程度也會日漸提升。在用戶群體整合以及新媒體技術的推動下,我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將越來越高效。
參考文獻:
[1]賓士雄.大數據時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12):74.
[2]張東生.大數據時代下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的融合[J].傳播力研究,2019,3(03):63.
[3]旦增曲珍.淺析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現狀與困境[J].傳播力研究,2018,2(30):79.
[4]孫磊.大數據時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8(1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