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海霞 郭姍姍


摘要:目的:對比老年病人導尿管不同固定位置及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老年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需留置導尿管的86例老年病人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為兩組。選用不同位置固定導尿管,并觀察比較兩組病人的不良事件情況及固定膠布情況。結果:調查組的并發癥發生例數和尿路感染發生例數較較明顯少于對比組,且導尿管固定情況較優于對比組,經統計學分析,P值小于0.05,證明差異可見。結論:老年病人留置導尿管不同位置及方法的診療效果不同,且固定于髂前上棘與同側恥骨聯合中點下緣連線處效果更佳,在留置后不良情況上有很大地抑制作用,且固定更為牢固,不易松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老年病人;導尿管固定位置;尿路感染;并發癥
我國的人口分布現狀顯示,人口逐漸趨于老齡化,這就意味著老年病人占病人總數的百分比將逐漸增高。由于老年病人的新陳代謝能力出現下降情況,且免疫力、抵抗力均較低,臨床上常表現為代謝異常、小便失禁或潴留等,給病人的正常生活和治療增添了很大地阻礙,這就需要臨床快速有效地解決該問題。留置導尿管是臨床上最基本且較為常用的一種診療手段,能夠有效地解決老年病人的代謝及小便異常問題[1]。在導尿管的固定位置及方法不合理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會引發尿路感染、其他并發癥等不良事件,危害老年病人的身體健康,也給老年病人增加了心理負擔。本文為了深入對比老年病人導尿管不同固定位置及方法的效果,對我院老年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需留置導尿管的86例老年病人選用不同位置固定導尿管,并觀察病人的不良事件情況及固定膠布情況,詳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老年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需留置導尿管的86例老年病人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其中男32例,女64例,隨機分為兩組。對比組43例,年齡61-86歲,平均年齡(72.51±3.4)歲;調查組43例,年齡62-88歲,平均年齡(73.18±3.8)歲。研究條件:①86例老年病人及其家屬均了解該研究并同意參與,簽署了協議書并表示配合。②膠布松落原因不包括人為影響。對兩組老年病人的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發現P值大于0.05,證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用作對比的基礎。
1.2固定方法
留置導尿管的固定準備及基本操作:導尿管選用硅膠雙腔氣囊導尿管,男性選用16號,女性選用18號。膠布選用規格分別為2.5cm×9.0cm和2.5cm×10.0cm的3M絲綢膠布。按照常規科學的方法置入導尿管后,在氣囊內注入15毫升的生理鹽水,并將導尿管輕輕拉伸至感覺阻力后連接集尿袋,進而形成病人尿道-導尿管-集尿袋的密閉引流系統。注意事項:集尿袋的更換及病人會陰部的清潔衛生。高舉平臺法:取絲綢膠布中間位置黏于導尿管并繞其一周,使導尿管高于皮膚3-6mm,再將剩余膠布黏于兩邊皮膚。
(2)調查組的固定位置及方法如下:在完成固定準備及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將2.5cm×9.0cm的3M絲綢膠布貼于病人髖前上棘與同側恥骨聯合中點下緣連線距尿道口10-13cm處[2]。取另一塊3M絲綢膠布圍繞導尿管黏貼一周,并用高舉平臺法固定于第一塊膠布上,集尿袋位置與對比組一致。
1.3評價標準
觀察病人的住院日常,記錄分析病人出現的漏尿及引流異常等并發癥發生狀況,并結合尿路感染例數及膠布松落時間來評估兩組病人的固定位置及方法的效果。以尿培養細菌標準值來衡量是否發生尿路感染。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統計并分析所得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來表示,t表示組間差異的檢驗值,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x表示組間比較的檢驗值,以P<0.05證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老年病人置管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尿路感染例數比較
經檢查,發現對比組出現尿路感染的病人有12例,相比于調查組的3例,差異顯著,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對比組置管后的并發癥狀況較多,與調查組相比,差異可見,且P值小于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老年病人的膠布松落時間比較
如表2所示,調查組病人一周后松落例數較多,一周內松落例數較少,其導尿管固定情況較優于對比組,經統計學分析,P<0.05,證明差異可見。
3.討論
留置導尿管是解決老年病人的小便異常情況的有效處理方法。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導管固定位置為病人的大腿內側距根部10-16厘米處,而引流管經過大腿上方至床邊連接集尿袋[3]。但是隨著老年病人的移動,導尿管會受到影響,導致出現漏尿,導尿管牽拉等不良情況,在導尿管移動的過程中易導致細菌侵入,致使患者發生尿路感染。針對老年病人出現的不良情況,臨床應探索研究能夠避免此類弊端的固定位置及方法。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調查組的并發癥發生例數和尿路感染發生例數較較明顯少于對比組,且導尿管固定情況較優于對比組,經統計學分析,P值小于0.05,證明差異可見。
綜上所述,老年病人留置導尿管不同位置及方法的診療效果不同,且固定于髂前上棘與同側恥骨聯合中點下緣連線處效果更佳,在留置后不良情況上有很大地抑制作用,且固定更為牢固,不易松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梁睿瑞. 老年女性患者不同留置尿管固定方法效果比較[J]. 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1):1731-1732.
[2]吳春芳,吳淑燕,張艷艷. 臨床各種留置導管固定方法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和護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275-277.
[3]正月. 淺談留置導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 內蒙古中醫藥,2016,35(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