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艷
摘要: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認為網絡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共享平臺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提升知識文化素養。然而,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缺乏完善的法律約束,負面的網絡信息正在毒害大學生的心理。為培養德才兼備的當代優秀大學生,現階段的職業院校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來對抗不良網絡信息對大學生的沖擊。林林總總的網絡資源是把雙刃劍,既是蜜糖又是砒霜。如何將網絡資源有效的運用到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是現階段高等學校所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進
本文通過研究網絡資源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表達三個主要內容。第一,職業院校通過網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具有獨特意義。第二,網絡環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第三,以互聯網環境為基礎的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為對大學生進行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做輔助,促使其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為社會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一、職業院校通過網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一)解決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開辟新路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時代不斷完善,浩瀚的網絡信息在促進我國網絡系統發展的同時,也影響了職業院校的教育方式。網絡是一個虛擬開放的公共平臺,缺乏對主體責任的認定,也沒有具體完善的網絡監管制度。因此不良信息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腐蝕,導致這些學生沉迷網絡世界,缺乏人際社會交往能力,無法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職業院校針對大學生這種普遍的現象,利用網絡上的相關資源研究大學生的網絡心理。用專業有效的方法,對大學生沉迷虛擬世界、躲避社交等畸形心理進行矯正,使其向著健康正能量的方向發展,不斷完善自身綜合素質,成為德智雙全的新青年。
(二)奠定職業院校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礎
互聯網時代不斷發展,網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日益廣泛。互聯網不受時空的限制,資源共享性強,能夠相互傳遞各種信息資源,物品市場交換,具有實時性和共享功能。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將豐富的學習資源轉化為生動具體的場景,對教學方式的改革提供借鑒,同時也對社會生產具有無可比擬的影響。我多人口多基數大,隨著網絡的廣泛普及,我國網民數量日益增多,居于世界榜首。據研究表明,在校大學生網民比高達95%。大學生具有與時俱進,開創拓新的特點,網絡能夠將購物,學習,放松心情一體化,這對大學生來說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職業院校在采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同時,要創立新穎的教育模式,與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和環境相適應,是其能夠主動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提高教育效果,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真正起到作用。
(三)為職業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生機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對人才的要求標準也不斷提高,我國也呈現出就業難的社會現狀,一定程度上對當代大學生造成了心理上的負擔。如果在校大學生產生心理負擔時,沒有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將會促使其心理向畸形變態方面發展。因此,高等教育學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大部分職業院校缺乏專業的心理咨詢教師,雖然注重心理教育但卻忽視了心理健康預防,教師與學生的供需缺口大等問題亟需解決。網絡心理教育的提出能夠有效的改善現狀,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提高有關心理健康的專業素質,彌補心理教師缺口。大學生也可以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了解自身狀況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更全面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有效預防心理疾病,抵抗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更高效的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二、基于互聯網環境的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培養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
教師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重要的引領作用。當大學生難以正面了解自身的心理缺陷時,就需要通過咨詢專業的心理老師來發現自身的心理問題。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全面詳細的講述并為其提供解決方法,幫助大學生正視自身問題,指導學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然而,我國大部分的職業院校缺乏專業的心理老師,由于前期教育對心理的不重視,專業心理老師的心理專業能力相對較差,不能夠準確及時的指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無法為其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因此,職業院校應該加強對專業心理老師的培訓和心理知識的普及,使其能夠為存在心理缺陷的大學生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
(二)加強網絡信息監管
網絡資源各色各樣,雖然它為大學生提供學習資源,以新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大部分大學生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沉溺在形形色色的網絡虛擬世界里,無法自拔,從而忘記利用網絡最初的目的。職業院校應該制定完善有效的網絡信息監管方法,違規者給予嚴厲處分,告誡學生在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的同時,時刻警惕不良信息的侵害,堅決抵制負面信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三)建立心理教育網絡平臺
僅靠在課堂上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傳播所起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往往不能切實有效的解決心理問題。因此職業院校可以利用大學生對網絡的熱情,建立心理健康網絡教育平臺,采用試卷測試的方式了解大學生的心理,有針對性的發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為之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并根據問卷顯示的問題及時更新、制定合適的心理教育課程。使大學生在解決心理問題的同時,以網絡為平臺,加強與老師、同學的交流,促進對彼此的了解,形成和諧的校園氛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收網絡環境的影響。職業院校應當利用積極健康的網絡資源對大學生進行恰當有效的心理教育,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的抵抗網絡環境的不利影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道德觀念,共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周燕.基于網絡環境下職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8):87.
[2]張衛彬.淺談網絡環境下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策略[J].企業導報,2015(18):135,7.
[3]何雯,王靜.基于網絡環境的職業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4):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