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摘? 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和靈魂。將昆山本土文化滲透到幼兒園美術活動中,不僅有利于昆山本土文化的傳播,還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昆山本土文化走進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本土文化;美術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071-01
在課程游戲化的大背景下,挖掘昆山的本土文化資源,結合幼兒年齡的特點,將昆山本土文化與幼兒園美術活動相結合,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感受昆山文化的魅力,增強幼兒對昆山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1.資源的挖掘
昆山本土文化是昆山人民在數千年的生活中逐漸積累下來的文化傳統。包括各種文物古跡、方言、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等。這些都匯聚了當地豐厚的文化特色和人文底蘊,如果能將其中的內容充分利用,加以綜合開發,就成為幼兒園多元化美術課程的經典內容。
昆山擁有獨特的的地理、人文環境。水鄉古鎮――周莊、錦溪、千燈;歷史名人――顧炎武、歸有光、朱柏廬、祖沖之、沈萬三;昆山三寶——瓊花、昆曲、并蒂蓮;百戲之祖——昆曲。這些具有濃厚本地文化特色的內容都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比如將本地名勝古跡拍成相冊,讓幼兒欣賞等。這不僅有益于培養幼兒的審美與欣賞能力,還能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家鄉,構成他們美好的童年記憶。
2.大自然的饋贈
目前來說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大都千篇一律,材料僅限于蠟筆、記號筆、橡皮泥等,無法提供新的操作材料。這種形式的美術活動,孩子會產生厭倦,無法體會到創作的樂趣,還會僵化他們的創作思維。
幼兒園的活動主要是從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然而興趣還是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必須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尋找他們世界里的興趣點。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孩子對自然界的一切都十分感興趣,而大自然就是一個神奇的寶庫,它總能為我們提供多種多樣的美術材料和作品。
昆山除了有江南古鎮的小橋流水、歲月綿長,還有恬靜舒適的鄉村生活;有鳥語花香、蟲鳴漁趣;有農家樂園、鄉村休閑等。這些都可以給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和樂趣。
根據新課標的目標要求,有選擇地將生活和自然材料融入到美術活動中,對激發幼兒的興趣,促進幼兒積極探索自然和生活的愿望具有積極意義。將本土資源引入幼兒美術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愛、對本土文化的求知欲,還可以巧妙地引導幼兒激發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然而,對于昆山本土文化的引入,有必要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認知能力逐步將本土文化滲透到課堂中。需掌握好課程的難易程度,必須由簡入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斷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實踐能力,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使幼兒的探究性思維得到充分發展,使美術課堂成為孩子實現自身潛能的樂園。
3.操作材料和創作形式的豐富
幼兒園目前的美術活動主要還是繪畫、手工和美術欣賞三種類型,形式比較傳統,難以展示孩子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因此,有必要對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形式進行創新和優化,如:昆山的陽澄湖大閘蟹,幼兒可以用橡皮泥捏出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閘蟹,可以在蟹殼上畫畫,還可以進行添畫......發揮本土文化的優勢,豐富美術活動形式,啟發幼兒大膽想象,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開拓幼兒美術創作的視野,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直接感受本土文化,激發創作欲望。
4.環境、情境的創設
幼兒美術活動不應只是老師示范,幼兒模仿這樣傳統的形式,而應是能讓幼兒充分感受和體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大膽想象并進行創作的活動。
首先,創造特定的情境吸引幼兒的興趣。設置特定的環境,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新鮮感,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給幼兒提供更多的創作靈感。美術活動與生活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需要將生活的樂趣融入到情境中。昆曲是昆山特有的戲曲文化,昆劇臉譜是昆曲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昆劇演員臉部化妝性格化的圖案譜式,臉譜色彩代表著人物的性格。色彩艷麗的昆劇臉譜讓人驚艷,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得天獨厚的昆曲文化,帶領孩子走近昆曲。帶領幼兒欣賞昆曲表演,讓幼兒了解昆曲的華麗婉轉的唱腔;參觀臉譜的化妝過程,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感受到色彩、圖案和排列的藝術美。
其次,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自由創作。幼兒園美術活動以幼兒為主體,作為教師要適當整合和利用本土文化資源,豐富美術活動內容,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放手,教會他們怎樣畫出自己想畫的而非過分強調像不像,好不好。注重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自主性,并不意味著不教,而是要求教師適時、適度的指導,在指導中有的放矢,培養幼兒的主動參與性和愉快的創作情緒,給予幼兒更大的想象和創造空間,引導他們創造出獨特且具有特色的作品,讓他們體驗到自由創作的最大樂趣。
最后,在評價中找到幼兒的閃光點。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幼兒園教師不僅具有指導作用,而且具有評價作用。在美術活動中,盡管幼兒的作品缺乏技巧,但作品中表達了他們年輕的情感。每個作品都有亮點,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作品,會有不同的感受。每個顏色,每個線條都代表了孩子內心的想法,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有發展的眼光、欣賞的眼光。評價要有針對性,以鼓勵為主,通過評價讓幼兒對美術活動充滿興趣,對美術創作有更多的信心,這樣評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結語
總之,我們應充分利用昆山本土文化資源為幼兒構建良好的美術活動環境,既增強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參與度,又將昆山本土文化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他們,讓孩子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