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明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促進了我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時,出現了更多的媒體形式,在這種大背景下,傳統媒體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卻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當前時代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關系越來越復雜,不再僅僅是簡單的競爭關系。由此,本文主要是針對大數據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與發展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與發展
一、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的關鍵性及必要性
(一)傳統媒體的特有優勢
傳統媒體主要是指報刊、廣播、期刊等,傳統媒體的發展歷史悠久,各方面都很完善,尤其是有很豐富的工作經驗,雖然當前大背景下,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傳統媒體的樣式、出版時間以及媒體風格等已經深入人心。傳統媒體在媒體行業的發展中有著很關鍵的作用,且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有著更強的系統性和更為完善的管理體系,另外,傳統媒體比新媒體的可信度更高,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和權威性更強,對人們的影響也更大。
(二)新媒體的優勢特性
新媒體是將媒體與科學有序結合的結果,因此,它不但具有傳統媒體的先進性,還具有現代化科技的先進性。新媒體具有傳播受眾全面化、傳播形式多樣化、傳播載綜合化等特征。現階段,網絡幾乎已經普及到覆蓋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新媒體可以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能夠使傳播的信息變得更為生動,便于民眾在短時間內了解信息內容,有利于提高民眾了解信息的興趣。另外,媒體的普適性極強,在很多領域都有輔助性作用,電腦、電視、書籍、報刊等都可作為傳播載體,因此,網絡傳播的新媒體影響力極大。
(三)新舊媒體融合,優勢互補,實現共贏
我國經濟正在不斷發展,同時,媒體事業也有較大發展。新媒體對數據的管理和分析能力更強,與客戶的溝通交流更加便捷加快了實際工作的進度,使得對信息數據的處理更具有針對性,能夠更加便捷的從客戶反饋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進而完善傳播方式及體系。新媒體在與用戶的互動方面有較大的優勢,能夠對收集的用戶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及時反饋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而傳統媒體在這方面有所欠缺。長久以來,傳統媒體一直受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在獲取用戶反饋信息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其發展受到一定限制。新媒體包含的內容更為豐富,它通過融合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使得微信、抖音等社交軟件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便利[1]。但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如缺乏權威性、可靠性和真實性等。由此可見,新媒體雖然發展迅速但仍然離不開傳統媒體,二者存在競爭關系同時又存在互補關系,因此,二者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有利于促進媒體事業的發展,使其為人們提供更加規范、便捷的平臺。
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媒體融合管理體制
加強對新舊媒體融合的管理體系的完善,對新舊媒體融合有著較大的影響。對于新舊媒體融合要加強監管機制的完善與發展,與新時代共同發展,不斷進步,在強化傳統媒體適應力的同時對新媒體的監管體系進行規范管理,強化規則意識,構建合理的評估體系。
(二)增加新舊媒體的交流互動
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新舊媒體的各自優勢,在此基礎上實現新舊融合,使其共同進步、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融合過程中,要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使得新舊媒體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共同提升時代性和權威性。同時,在融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二者的價值,使得二者在融合的同時有所創新。還應該不斷總結媒體事業發展過程的經驗和規律,對其進行創新優化,以便于能夠使得媒體事業實現長遠發展。另外,還應針對傳播途徑進行分析,分析總結線上線下傳播規律,進而加強新舊媒體的聯系,建立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的優質媒體平臺。
(三)加強媒體文化交流,實現媒體事業多元化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有了更多的獲取信息的途徑,當今社會,人們通過網絡搜索等方式獲得信息內容已經變得普及。新舊媒體融合期間,要充分考慮人們的需求,在符合時代潮流的情況下對新舊媒體進行融合,以便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使新舊媒體能夠長遠發展[2]。新舊媒體的融合,有利于為網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平臺,使網絡工作者能夠拋開現實束縛,進行更為深入的文化交流,分享個人見解,從而推動文化交流,進而促進媒體事業的發展。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大數據背景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新媒體也出現了更多的形式,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能夠為傳統媒體注入生機與活力,同時還能夠促進媒體事業的發展。在新舊媒體融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發展形勢,符合時代潮流,在保證優勢的前提下,取長補短共同提升,進而為人們提供便捷的媒體傳播途徑,實現媒體事業的穩定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單丹.探究大數據背景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J].中國傳媒科技,2018(11).
[2]敖敏.探析大數據背景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對策[J].傳播力研究,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