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同
摘? 要:語文是每個人在開始成為學生的時候所學的第一門學科,也是當今的教育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到了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在于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發展,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一種能力的發展,所以初中語文的教和學都是極為重要的,但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早已失去了其活力,并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現如今必須要開展關于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只有適合發展的教學方法,才可以達到語文教學教書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教學方法;初中語文;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093-01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是叛逆的,他們處于一種自我獨立意識開始出現的時候,所以覺得自己是對的,質疑精神開始出現,思維也比較叛逆,所以老師必須要用更加新穎的方式才可以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可以讓他們對于語文課堂產生信服,所以說教學方式的創新直接影響著整個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和課堂的質量。從如今的發展現狀來看,語文教學的確是存在著很多顯而易見的弊端,如果不及時的做出調整和改變,那么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大打折扣,語文的教學也會愈發倒退。
1.創新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學狀況的確是獲得了一些改進,但是初中的語文教學還是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使得課堂的活力下降,教學質量一直也得不到提高。老師依舊在扮演著主動傳播的角色,師生之間的交流依舊是一種單向的傳播,學生一股腦的接受著老師的講授,久而久之,個人的主動性逐漸消失,無論是否有表達欲,無論是否喜歡,在被動的接受過程當中,逐漸的產生厭煩,學習的主動性受到重創。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備課,按照知識點的順序進行逐一講解,一節課的時間下來,學生即使是遇到疑惑也沒有時間來進行一番獨立思考,初中生的思維發散較多,會經常性的產生質疑,但由于時間的限制,學生的創新想法沒有機會說出,這大大削弱了他們的自主創新意識。比如寫作課,老師明確的給出了行文規范,限制了學生才能的施展。當老師作為課堂主導者的時候,就必須要有更強的能力與之匹配,這樣才能做到對學生的指引,如果連老師自身的能力都不足的話,那么何談傳道授業解惑呢。
2.創新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途徑
(1)營造有活力的課堂氛圍。對于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來說,對課堂的興趣直接決定了他是否會繼續認真學習下去,當對某一門學科的興趣更大的時候,對這門課程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就越多,所以,對于課堂氣氛的營造便極為重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以學生更喜歡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比如對課文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圖片、音樂等方式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只有課堂真正的吸引學生,語文教學的質量才有望提高。
(2)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精神。在當今時代,創新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言,自主創新能力需要在學生時期就加以培養,這對日后走上工作崗位都是極為必要的,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開闊,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創新意識濃厚,所以,老師必須要做出合理的引導,切不可做出扼殺。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上,老師必須要多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老師也必須要及時對其做出肯定,對于閱讀和寫作,尊重學生的發散思維,不以考試要求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對于學生的答案做出合理的評判和引導,對其創新性的想法做出肯定。
(3)提高老師的專業素養。初中階段的學生還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所以老師必須要在這個過程當中做出積極的引導,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拋棄自己課堂主導的角色,但老師的地位仍舊是不可侵犯的,所以,在改革的過程中對于老師自身的素質便有了極高的要求,需要在其循循善誘之下激發出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主動性,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專門的引導,既把課堂還給學生,又引導他們積極的進行創新。
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是提升語文能力的黃金時期,對于文字能力、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等各方面都是一個大幅度的提升時期,但是現如今缺少活力的語文教學方法卻耽誤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枯燥的課堂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精神和自主思考能力被大幅度的限制,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成長都會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由此,語文教學方法是必須要得以改進的,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課堂學習的氛圍向活躍化發展,從而提升整個課堂的活力和語文教學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雷新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自主學習[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2):66-66
[2]歐陽小瓏,李維娜.初中古詩詞教學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09):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