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虹 張珉 陳冰瑤



摘 要:通過調研發現,目前營銷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考核已經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好“畢業最后一道關卡”的作用。導致這一現狀的癥結在于,幾乎所有高校的畢業考核均采用了畢業論文的形式,與營銷類專業更強調實踐技能的導向不符。
關鍵詞:營銷類專業 畢業考核 問題 對策
目前我國營銷類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考核方式基本都采用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形式。現代市場營銷奠基人菲利普科特勒認為:“市場營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很多市場活動所蘊含的內在機理已經走在了理論發展的前面”,故而營銷類屬于實踐性強于理論性的專業。從教學實踐來看,我國高校對于營銷類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要求基本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即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論文偏重于理論研究,從畢業考核方式的角度來說與實踐性教學改革要求不一致,難以綜合測試營銷專業畢業生的各項基本營銷技能。鑒于此,課題組通過問卷從供給側(畢業生)和需求側(企業)兩個維度開展調研,探尋目前畢業考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為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一、調研分析
1.對于畢業生的問卷調研情況分析
畢業生是畢業考核的對象,課題組于2019年4月至7月選取我校210名應屆畢業生和77家實習單位進行了問卷調研。問卷主要關注目前學校的畢業考核是否符合學生未來的發展需求,學生是否接受在畢業考核中加入更多的社會實踐,學生更偏向于哪種畢業考核方式,畢業論文是否該被代替以及畢業考核加入哪些考核指標等問題。調研問卷共發放210份,共回收調研問卷199份,有效率為94.76%,非常理想。部分調研結果如下:
(1)畢業生對畢業考核方式的滿意程度不高
從調研來看,只有37%的畢業生對目前的畢業考核方式表示滿意,說明從學生層面,有比較強烈的意愿對現有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另外一個值得思考的數據是有54.77%的畢業生對畢業考核方式表示無所謂。這也反映了很多學生的心態,只要能“混畢業”就行,對于采用什么樣的考核方式,他們感到無所謂。
(2)多數畢業生期望在考核方式中加入社會實踐考核
從調研結果看,接近74%的調研對象認為可以在畢業考核方式中加入社會實踐考核,以體現營銷類專業的實踐性。有32位同學認為不能接受,理由是社會實踐的成果的判斷標準難以衡量,可能會存在不公平性。
(3)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認為考核方式不應采用畢業論文的形式
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認為考核方式不應采用畢業論文的形式,只有34.67%的畢業生認為應該采用論文加答辯的形式,強烈表示不寫論文而采用其他方式的同學超過50%。究其原因,營銷類畢業生沒有經過系統的科研訓練,對于論文寫作比較茫然。加上經過1年時間的畢業實習主要從事市場實踐,而不是從事科學研究,雖然學生的實踐技能大幅提升,但難以在畢業論文中得以體現。
2.對于企業的問卷調研情況分析
企業是教學成果的檢驗者,課題組于2019年4月至7月通過畢業生向77家實習單位進行了問卷調研。調研問卷共發放77份,共回收調研問卷77份,有效率為100%。在問題“您認為我校營銷類專業實習生還需要進行哪些方面的培養?”(開放性問題)的回答中,認為溝通能力還需要培養的比例最高;在問題“ 您最看重營銷類實習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開放性問題)的回答中,看重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都是實踐能力的范疇,說明企業對于畢業生的實踐能力的需求要超過理論知識能力。
二、問題總結
1.營銷類專業畢業論文難以達到測試畢業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對于營銷類專業本科學生而言,不像研究生需要明確的專業研究方向,更強調課程的廣度而非深度。而畢業論文設計要求學生要選擇一個專業方向,選題時指導老師也強調需要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因此造成了目前教學上非專業化而考核要求上專業化的結果。從教學實踐來看,本科生通常沒有經過系統的科研訓練,對于畢業論文的寫作能力是比較有限的,寫畢業論文時也只能“為賦新詞強說愁”,很大程度上依賴指導老師的修改才能最終完成論文。
2.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要求較低
碩士畢業論文和博士畢業論文對于理論創新、文獻綜述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基本上要求較低,甚至部分高校只要求4,5千的文字量。在調研中很多同學都表示,只需幾天時間就能完成畢業論文寫作,質量不高但能達到畢業設計的要求,可以說畢業考核設計已經流于形式了。[1]
3.高校出于就業率的考慮不自覺地降低畢業論文的要求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人才市場的供給和需求都發生了變化,加之就業率對于高校的評估而言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導致部分高校對于本科生的畢業要求不斷降低,畢業考核的門檻也形同虛設。這樣的做法給大學生傳遞了一個極負面的信號,無論畢業考核的成績如何,都能順利畢業。[2]這也就是大學教育所謂的“嚴進寬出”,這種趨勢不利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也讓大學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三、對策建議
1.教育主管部門發揮政策引領作用
2004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只對碩士和博士有畢業寫作和答辯要求,對本科生并沒有相關規定。但對于高校的本科教育質量評估中,畢業論文是必查項。由于評估發揮著指揮棒的作用,高校要求畢業生必須完成畢業論文,才能順利畢業。因此,建議教育主管部門要根據學校層次、專業性質、學科門類對畢業考核的要求進行改革,以順應高等教育的時代發展。
2.運用好實習單位的第三方評價功能
以營銷類專業為例,可以將畢業考核的主體由高校轉移至畢業實習單位。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核。一是行為評價,主要考核畢業生實習期間的考勤、實習記錄等內容;二是能力評價,主要考核畢業生實習期間的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勤奮程度等內容;三是成果評價,主要考核畢業生實習期間的營銷成果。高校和實習單位可以共同制定相關的考核標準。
3.開展多種形式的畢業考核
目前我國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專業競賽,如“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創業計劃書大賽、中國大學生營銷技能大賽等等。這些競賽能綜合考評畢業生的創新能力和營銷技能,在這樣高水平的大賽中獲獎,是對學生能力的高度認可。所以,如果畢業生在高水平的比賽中獲獎,應該可以直接認定通過畢業考核。
總之,營銷類專業的學生如果僅僅考核理論水平,而忽視實踐技能,難以綜合評判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高校的教育質量。開展多種形式的畢業考核,一方面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能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從而促進專業、產業、行業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吳洪霞.獨立學院本科多元畢業考核形式的探索—基于當前單一畢業論文考核形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45):238-240.
[2]賓幕容.應用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科教文匯,2018(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