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鑫
摘要:音樂情感對于器樂教學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器樂教學中注重情感的培養,能夠喚起人的潛在藝術系統,豐富情感。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器樂教學還是采用比較大眾化的教學模式,在注重技能訓練的同時,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在高職器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藝術氣質,引進全新的教學理念,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創設豐富的器樂教學情境,開展情感教學。
關鍵詞:器樂教學;音樂情感;培養方法
引言
音樂情感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了學生對器樂學習的興趣、接受程度,也與學生對相應知識和技巧的理解及掌握能力有著重大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音樂情感是影響學生能否學好器樂演奏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器樂教學中培養音樂情感十分有必要。
1 音樂情感概述
所謂音樂情感,是指人對音樂所產生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情感培養十分重要,器樂教學中也不例外。通常來說,器樂教學中的音樂情感可以劃分為審美情感和學習情感兩大類,前者主要是指學生對器樂的認知和理解,只有具備一定器樂認知基礎和鑒賞能力,才能形成相應的審美情感,否則反而會認為器樂是無端的噪音。而學習情感則主要指學生對學習器樂的態度和理解,是決定學生能否學好器樂的關鍵因素。
2 高職院校器樂教學中學生情感培養的策略
2.1提升教師的藝術氣質,開展情感教學
學生對于器樂的學習形式主要受教師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形式和藝術修養直接影響著學生對于器樂的駕馭方式。所以,在高職器樂教學中,教師要首先提高自身的藝術修為,提高音樂審美能力,才能在指導學生學習器樂時散發出自身的音樂魅力,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知。學生對于器樂演奏投入自己的情感后,學習效率將會有很大的提升,教師也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教師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應該首先對器樂所要表演的作品進行品鑒和欣賞,清楚作品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和能夠用到的演奏技巧,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怎樣的問題。在作品整體把握上,要引導學生從藝術的角度出發,加強學生對音樂美的體驗和情感與意識的培養,共同提升教師和學生的藝術素養。以古箏名曲《春江花月夜》為例,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這首曲子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對這支曲子的整體有比較準確的情感基調,然后教師給學生做示范。教師在彈奏過程中要注意表達出該曲所流露的情感,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既要注意其中的細節和技巧部分,也要側重其中的情感學習。這樣通過技巧和情感的雙重訓練,高效率地完成器樂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藝術修為。
2.2 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注重情感培養
在器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加以應用,從而充分強化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情感聯系。其中,情感體驗法是最簡單也最為有效的方法,值得各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普遍應用。所謂情感體驗,就是直接通過器樂演奏來讓學生體驗其中的情感,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第一感覺對器樂演奏做出理解。例如:在課程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先讓學生聽一段《F大調大圓舞曲》,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知識等對此進行分析和理解,同時讓學生體驗這段鋼琴曲中蘊含的情感。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再對其中的旋律、節奏、節拍等進行深入講解,并對其要表達的情感進行簡單分析,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強化學生審美情感。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該鋼琴曲的演奏技巧進行詳細講解和演示,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進行簡單演奏,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情感的培養。
2.3技情并重,人曲高度融合
演奏技巧是為音樂情感表達服務的,如果缺少演奏技巧的支持和幫助,再美的音樂也是缺乏生命力的,終究無法呈獻給聽眾,或是會給人一種缺乏脊梁的感覺。同樣,光有嫻熟的演奏技巧也是不夠的,技巧一旦脫離了情感就會變成機械的運動,或是純技巧的賣弄,演奏的樂曲也只能成為一堆干煸的音符,沒有任何內涵,缺乏藝術感染力,很難引起聽眾的共鳴。著名的二胡演奏家趙寒陽先生說過一句話:“一個優秀的二胡演奏家,琴和心會形成激烈的共鳴,演奏起來會充滿熱情,而如果二胡演奏者缺乏這樣的熱情,那么就只會單純的兩手機械運動,縱使技巧到位也無法打動觀眾,走進人心里”。真是一語中的,講述了器樂演奏中“技”與“情”的關系。因此,器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情”為主線貫穿器樂演奏的始終,只有掌握精湛的“技”,才能使樂曲的情感得到最大的升華,要將“技”和“情”完全地融入到一起,做到人與樂曲的高度融合。
2.4審美情感的培養
培養審美情感自然需要從審美入手,而且應當做到循序漸進。審美是建立在理解和一定知識層面上的,因此教師需要先從器樂演奏的基礎入手來對學生的審美情感加以培養。只有在學生充分掌握了器樂演奏的基礎技巧后,其才有可能透過形式去感悟音樂藝術的本質。否則就像空中樓閣一樣,過于虛幻。換句話說,器樂演奏的審美情感是以理論知識和實踐演奏為重要基礎的,脫離了這兩點來體驗音樂的情感,很容易被個人的主觀意識所誤導,就像不同的聽眾在聽器樂演奏作品時,往往是以自身喜好和意識進行評判。在學生具備了基礎知識和技巧的審美能力后,教師再致力于引導學生體驗器樂演奏要表達的情感,讓學生以自身所學來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進行體驗式、理論式、實踐式的全方位感受,從而準確感受音樂作品情感。
2.5聆聽的重要性
當人有了情感之后才會有演奏或唱歌的沖動。 當語言不足以表達人類內心的情感、滿足不了人類的表達欲望時,人們會通過音樂來表現情感。 在教學中,教師的啟發誘導是打開學生感受音樂的心靈的鑰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誘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通過聆聽,學生可以獲得更為豐富的審美體驗,從而獲得更多啟發。 當學生感知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時,學生就有了進一步表達好樂曲思想感情的演奏能力。
結語
總之,在器樂教學中,音樂情感的培養十分重要,其與演奏技巧的傳授一樣,是器樂教學不可或缺的基礎部分。與此同時,音樂情感和演奏技巧二者更是統一的整體,只有二者相互促進,共同作用,才能確保器樂教學的有效展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對音樂情感的培養加以高度重視,需要以身作則、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音樂情感培養和演奏技巧傳授相融合。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審美情感及學習情感加以重點培養,從而有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音樂情感。
參考文獻
[1]崔冬霞.淺論民族器樂教學中學生情感因素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7,(24):199.
[2]甘薇娜,李彥,李雁.在民族器樂教學中如何培養音樂情感[J].江西教育,201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