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鋒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活動日益普遍。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傳播具有爆炸性,我們可以迅速而廣泛地接觸外來的價值觀念、思想文化等。這能夠拓寬我們的視野,打開我們新的思維。但事物都是利弊共同體,對于以上交流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我們也容易受到外來不當思想文化觀念等的侵蝕。所以,我們要始終保持高度的思想覺悟,樹立自身正確的價值觀念,以抵抗外來不當文化的干擾。在日常學習中,思政課就是增加我們這方面知識的重要課程。作為教師,我們要對此充分認知,積極發揮課程作用,以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本文就將著眼于此,詳細分析高校要如何在共青團改革的背景下,借助團課來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共青團改革;高校思政課;團課;教學效果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動,所以我們要著力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這能為他們的學習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以指導他們深入實踐、積極作為。在高校的教學實踐中,思政課就是承擔思想政治教育重任的教學科目。作為教師,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情況,進行深入思考,以準確把握教學要點。然后我們要多研究新的教學方式,多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有效的知識講解。這樣,學生就能掌握相關內容,不斷積累起自身良好的思想素質。思政課的教學效果也就得以實現。就目前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現狀來說,教師普遍都是非常負責的,但教學效果依然還有不少提升空間。筆者在下文中將以共青團改革為背景,從理論的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問題來具體說明高校思政課如何利用團課來提高教學效果。
一、高校團課與大學生思政教育
共青團是黨的后備基地,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并且充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這樣高校團課就是共青團根據這些內容,開展的青年教育活動。這有著鮮明的政治教育屬性,能夠充分加強學生對于社會意識形態問題的理解,提高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他們就將以此出發,開展實踐活動,積極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也是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的思想政治理念,幫助他們認清意識形態的問題。他們學習的內容有著非常強的系統性。我們可以把團課學習視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團課學習在理論學習上有著很強的深刻性,它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從嚴治黨等。這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把握我國的政治發展主線。而大學思政的教材,把這些內容非常條理地整理為專題式。一般情況下,我們一個學期會學一個部分的內容。這樣團課與大學思政教學二者之間就是互相補充的,團課更具概括性,而大學思政課更細致化。團課為了配合大學思政課的教學效果,還經常性舉辦弘揚傳統道德、科技創新等相關活動。對此我們要不斷發揮團課的引導作用,將之與思政課相補充,進而增強大學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二、現階段我國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現狀分析
高校的思政教學研究活動發展繁榮,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這里面也有一些問題缺失存在。接下來,我們就將對此具體說明。
首先,教學內容枯燥。現在高校的思政課堂,普遍都是教師講的慷慨激昂,而學生昏昏欲睡的一種狀態。這主要是因為教師所講的內容過于枯燥,毫無趣味性可言。從教學內容上看,高校的思政教材編寫往往理論較多,像毛澤東思想一類的知識,都作為專題式,一學期學一個專題。這些內容本就深奧難懂,教師又為了還原理論,沒有將之聯系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上,如此學生找不到興趣點,自然不愿意聽課。
其次,教學模式僵硬。在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模式普遍都是教師主講式的。他們的上課流程非常固定,按照課本講內容,講完以后按教學檢查的要求給學生留置論文作業。學生上一次課就能預知以后一個學期的課,他們感受不到教學的魅力,學習效果自然不佳。這就是由教師的教學模式僵化導致的。
最后,實踐環節過于薄弱。思政作為理論的學習,應當與實踐相結合來進行理解,這樣學生學習的效果會更好。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高校教師并沒有給學生創造這樣的機會,他們參與實踐的力度不夠。這也極大地影響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三、高校團課提高思政教學效果的方法學習
在共青團改革的背景下,利用團課可有效增強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此將對相關內容進行具體表述。
第一,團課特別注重學習活動的創新。在共青團改革的背景下,團課更突出強調理論與實踐二者的結合。團課往往對青年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進行人文關懷,以引導他們在感悟中認同相關的價值理念。然后,團課還會鼓勵他們將之用于實踐。這樣,學生就能逐漸建立起自身的核心價值觀念。而且,團課還注意追蹤觀察他們的表現狀態,關注他們的心理發展。此外,團課還注意加強對學習方式的創新。他們利用互聯網積極搭建網絡學習平臺,如建立網上課堂等。這都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開展學習活動。
第二,團課的教學模式更靈活多樣。不同于大學思政課堂僵硬的教學模式,團課的教學模式是豐富多樣的。如常見的團課教學模式有討論式教學、辯論式教學、案例分析式教學等。這些方式能夠從多方面去觸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使他們在充分參與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教學的效果就得到了保障。而學生也會覺得課程有趣,愿意參與其中。這樣,他們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就進入了教學的良性循環之中。
第三,團課更加注意聯系實際。在團課的學習中,案例分析的應用很多。在案例講解中,教師往往會結合我們的生活經歷來舉對等的例子。這就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教師還可創設對應的情境,讓學生來模擬實踐,增強他們對思想理論的把握。
這些都是團課學習的優勢,大學思政教師可以參考這些內容,積極將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來提高大學思政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團課學習有著充分的優勢,它能夠保障學生思想政治相關內容學習的效果。對此,高校思政教師要認真觀察,結合共青團改革的背景,積極引進團課的教學優勢,以改進自身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學儉,王瑞芳.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創新發展試析高校思政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03).
[2]李紅波.共青團改革背景下高校思政課如何借助團課提升教學效果[N].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7).
[3]林毅,林成策.試析高校思政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N].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