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利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深入,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提倡,素質教育理念也逐漸深入到現代教學中。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對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中職學校不僅有職業教育,應該還有思想教育的部分。目前種種原因導致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本文從多個方面分析目前的音樂教育對中職生素質形成的重要性。
關鍵詞:音樂教育;素質教育;中職生
一、目前中職學校音樂課的現狀
中職學校由于培養人才的特性,一直以專業技能學習為主,以就業為目的。音樂課的考核難度又不如專業課大,沒有充分發揮音樂教學課程在陶冶學生情操,發展學生健康性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音樂教學相較于其他專業技能課不夠重視,認為音樂教育是學校教學副科。再加上有些中職高校的音樂課程老師思想觀念與教育理念落后,在音樂課上缺少對學生音樂素養的重點培養。因此導致音樂課程無人重視,音樂教育的現狀不斷惡化。
中職院校的學生一般年齡較小,多處為少年叛逆期,性格暴躁,自控能力差,而且因為中職院校學生相對于其他大學院校的學生,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導致在進行專業的音樂課程特別是需要一定文化基礎的課程時課堂教學效果不好,學生興趣不足。更有甚者膚淺認為在中職學校只要學習好的專業,學習到專業技術就能就業,音樂課只是一種副科,學與不學都沒有差別,因而忽略了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改變這種狀態,使音樂教育回歸正軌,更是所有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二、中職學校音樂教育對中職生素質形成的重要性
(一)音樂教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部分和內容,而且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作為中職教育的主體,每年向社會輸送大量的中、初級技術人才。而合格的中職生,能夠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一直都是教育的最終目標。音樂教育是一種飽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審美的教育和愛國主義的教育,它總是生動、直觀地詮釋著美,使人易于接受。同時,它包含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滿滿正能量的內涵,也可以使學生在感受美的能力的同時,心中的污濁被洗滌干凈,精神得以升華,完善精神人格,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樂教育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建康發展,提升自我修養
中職學校的學生基礎并沒有那么好,性格易變。中職學校可以借助音樂的魅力溫暖學生的心里,課堂上多讓學生多接觸一些正能量的藝術性較強的音樂作品,這可以讓學生感覺到音樂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例如聽一些能讓學生找到一種滿滿正能量的大合唱作品,而且無論從歌詞內容上還是曲調上,都能帶來正面的影響,慷慨激昂。大多數的學生都喜歡聆聽音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讓學生能夠發展自身特長的音樂活動,從中得到快樂,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打造完美的人格。
(三)音樂教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現代中職學生都具備非常明顯的特點,由于處于叛逆期,情緒易反復,意志易動搖,不夠獨立,性格不成熟,易受社會因素的影響,也容易受到誘惑。音樂教育因其獨特優勢,成為學生更好地與自然、與社會相互溝通的一種手段。音樂可以教會學生如何審美,如何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著音樂的美妙,愉悅身心增強自信,凈化自己的心靈,修身養性自強獨立,能拒絕生活中的各種誘惑,與人和平相處,更加能夠快速的融入集體。所以,在這一階段,學校應該通過音樂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他們為人處世的能力和集體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通過組織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集體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堅定的意志,為將來學生步入社會做好準備,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四)音樂教育可以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音樂的樂曲通常都旋律優美,歌詞通常都是對心境、對文明的完美詮釋,演唱與演奏時觀眾能夠讀懂歌者或者詞曲作者的情感美,表演者的姿態給人以形態、形體之美等等,這些美感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由此可見,通過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活躍學生的思想,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今后能夠蓬勃發展。
(五)音樂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的面對就業
職業學校因為自身特色,對學生有很高的職業技能要求。但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要求也逐漸嚴格。學生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還要有正視自身職業,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音樂教育自古以來,都在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音樂能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幫助人端正態度,還可以讓人們引起共鳴。對一個即將步入或者將要步入社會的畢業生來說,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融入集體是一個切實的問題。良好的音樂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還能讓學生擁有開朗的性格,為其將來適應復雜的社會關系奠定基礎。在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在,音樂教師理當努力把音樂課堂活躍起來,帶領大家進入音樂的世界,去發現美,感受這個世界,把音樂與專業結合到一起,讓音樂教育推動職業教育,讓素質教育理念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
三、結語
在當今的社會,一個人是否具備綜合素養關系著其未來發展。音樂教育在學生的素質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自信心,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升華自身的精神境界。學生選擇學校不僅僅只是學習理論知識,更要能夠學習到專業技能,在實踐中得以運用,并提高自己綜合能力。對于中職院校音樂老師來講,應該解放傳統思想,創新教學思維,想方設法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促進中職院校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中職學校教育中,音樂教育必須回歸到原來的位置,以此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讓教育事業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 王巖.中學音樂課堂新型教學模式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07.
[2] 王安國,吳斌.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